評析【五月雪】—疏離的疏離,隱晦的隱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五月雪】—疏離的疏離,隱晦的隱晦
(Snow in Midsummer,2023)

raw-image

簡介

 很直觀地說,【五月雪】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但對於台灣觀眾而言,這同時也絕非一部平易近人的電影
 尤其是不熟悉導演張吉安創作歷程,並對馬來西亞社會歷史一無所知的人,本片可說是有著極不友善的過高觀賞門檻

raw-image

 本片故事講述1969年5月13日,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爆發了大批馬來人群眾攻擊華人的血腥暴動,女主角阿英父親哥哥命喪於屠殺之中,且與其他受害者一樣,遺體不知去向。在50多年以後,早已長大成人的阿英萬芳 飾),偶然得知在吉隆坡發現了一座「513事件」死者的亂葬崗,於是她便踏上了尋找父兄遺骸、化解多年創傷的旅程……

raw-image

距離之外的距離

 會說【五月雪】不易閱讀,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來自電影敘述「513事件」的視角

 即便那是一場死傷慘重、震驚全國的大規模暴亂,但張吉安從頭到尾都沒有在片中直接地呈現任何血腥、暴力場面,觀眾既不會在畫面少看任何一位傷者或死者,連血跡也甚少直接出現在視野之中

raw-image

 我們只能從畫外音那混雜了謾罵與慘叫的喧囂,以及阿英母女等人躲在粵劇戲台內縮瑟的身影,來「間接」地感受華人面對馬來人暴動時的害怕及無助

 這便已經讓觀眾對這個歷史事件產生了第一層的隔閡

raw-image


 當然,善用「畫面外的暴力」,然後透過聚焦主人翁細緻的情緒變化,來強化觀眾感受對那份恐懼徬徨的感同身受,理論上確實是一種高明的策略。

 然而在這種「已經看不到事件本身」的視角下,張吉安卻仍使用極度疏離的遠景有著諸多遮蔽的構圖讓觀眾無法入微地觀察演員的神情,甚至連要認清劇中人物的樣貌都相當困難,使得理應代表著小老百姓觀點(以對抗官方歷史敘事)的阿英福建仔鄭人碩 飾)等角色們,臉孔都十分模糊。

 這種疏遠的鏡頭語言,是電影給觀眾的第二層隔閡

raw-image


 兩層隔閡所造成的效果是,(台灣的)觀眾可能本來對「513事件」的前因後果,在電影含糊、飄渺的說明之下,已經相當有距離感了,結果還因看不清楚人物的長相及情緒表現,連要從個人情感層面去關心、同情片中角色都沒辦法

 畢竟遠遠地看著一個我們不太認識的人,聆聽著遠方發生的一場我們看不到也不明所以的事情,觀眾難以產生共鳴或認同感,一點也不奇怪。

raw-image

 從「作者風格」的角度來理解,導演張吉安延續了前作【南巫】(The Story of Southern Islet,2020)冷靜、帶有距離感的視覺風格。然而用這樣的拍法,在日常生活空間中,去注視一個因丈夫病倒而瀕臨崩潰的女人,觀眾仍然能進入那個情境,不至於感到失焦或疑惑;若是用在像【五月雪】這樣,人物更多、場景更複雜,且還極度考驗觀眾對特定社會、文化和歷史背景理解的電影上,冷調而疏離的鏡頭反而散發了一種「拒絕觀眾來理解、共情」的生硬艱澀

電影《南巫》劇照

電影《南巫》劇照

 要是從張吉安「用溫柔的一面詮釋歷史」的個人情感出發來理解本片的呈現視角,那麼我只能說,導演(在歷史再現手法上)的私心,讓不太熟悉馬來西亞歷史和「513事件」的觀眾,(暫時)很難從這部電影中獲得更多感觸或更深入的認識……

raw-image


在神權、政權與父權的國度裡,觀眾探幽索隱

 除了上述「敘事觀點」所帶來的疏離、不易理解外,本片的另一個進入門檻,則在於電影運用許多(觀眾不見得熟悉的)文化符號或歷史事件,去鋪墊劇情,並在文本中建構多層次的隱喻。但這些故事元素或情節,電影都沒有額外花時間去向觀眾多作解釋

raw-image

 例如:

 你必須要知道《玄壇伏虎》素來被認為粵劇劇目中煞氣最重、最容易招來厄運的破台戲這一傳統戲曲知識,才會明白,電影開頭時,阿英的哥哥跑去空無觀眾的戲台前看《玄壇伏虎》,其實是預示著他後來在暴動中難逃一劫的下場,同時也才能弄清楚,哥哥為何會被認為太調皮、難以管教,而被父親俞宏榮 飾)帶去求神明「拿督公」保佑、任當養子。

raw-image

 你必須要知道,早期許多華人移民,因沒有出生證明文件,加上語言不通、難以與馬來人主掌的政府機關有效溝通,於是他們無法獲得代表正式公民身分的「藍登記」身分證,只能持有近似居留證的「紅登記」,當個沒有任何權力及保障、甚至備受公家機關歧視刁難的二等公民。然後才能看懂,為何電影要特地拍出,福建仔的妹妹發現他身分證上竟塗著藍墨水的橋段,以及在暴亂發生後,他因擔心自己「非公民」的身分惹上麻煩,而不敢外出尋找母親的內心無奈。

raw-image

 又或者,你得知道所謂的「娘惹」是指華人馬來人通婚後產生的混血後裔,才看得懂阿英的母親陳俐杏 飾)讓阿英就讀馬來人學校(而非選擇華人學校)背後,蘊含著「種族融合、共存」的期許,或是阿英父親看不起娘惹血統的母親、看到她們穿娘惹服飾就罵的歧視心理。

raw-image

 上述專有名詞,觀眾必須要懂它們所代表的文化意涵,才能夠較為清晰地理解某些故事脈絡或角色行為,但這些重要資訊及背景知識,電影裡都完全沒有交代,所以不熟悉馬來西亞社會文化的觀眾,很多時候甚至連角色們「在幹嘛」「為什麼要做那些事」都一時之間無法搞清楚

raw-image

 若如此,那麼觀眾就更難從上述那些元素、情節去進一步地去解讀出,導演張吉安在其中放入的隱喻,以及這些隱喻之間的遙相呼應,也就是:

 華人馬來西亞,因族群身分而遭受到主流社會及各種政策的打壓、差別待遇。這種馬來西亞政府霸道、不合理的宰制,就宛如「拿督公要求阿英哥哥伏首屈從」「公務員對小百姓的強硬、不體貼」「丈夫對妻子的頤指氣使、粗暴管束」。種種看似彼此無關的故事細節,其實都指向了華人馬來人之間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並不斷圍繞這一主題發展。

raw-image

 這些關於馬來西亞社會神權政權父權等各層面的隱喻,雖不是多複雜、困難的文學設計,然而在前述「歷史敘事隱晦」「背景知識不足」的考驗之下,要觀眾解讀出這些言外之意,基本上就是強人所難。

 你完全可以想像,要是有個創作者,作品中老是拿一些你根本不清楚為何物的東西,要間接地去代表另一件你也不是很懂的事,那閱讀起來肯定會超痛苦的。而一般沒特別作功課的觀眾去看【五月雪】,就是會容易有相同的痛苦。

raw-image

結論

 總而言之,無論是藝術手法,還是歷史社會意義,這部講述馬來西亞(近乎禁忌話題的)「513事件」的電影,仍有其價值和可看性;在背景知識夠充足的情況下,或許還會很喜歡導演若即若離、虛實交錯的表現形式。

 但要是對那段歷史一無所知,也不認識張吉安的話,那麼在觀看本片之前,可還真的須要去把導演的所有訪談、座談、花絮影片都全部看一看,作好功課,才比較能獲得良好的觀影體驗吧?

raw-image

#五月雪 #SnowInMidsummer
導演、編劇、配樂 #張吉安
主演 #萬芳 #陳俐杏 #蔡寶珠 #鄭人碩 #俞宏榮 #王竣
配樂 #余家和
攝影 #許之駿
剪輯 #吳愛珍
#金馬獎 #金馬60
得獎 #最佳音效
提名 #最佳劇情片 #最佳導演 #最佳改編劇本 #最佳女配角 #最佳攝影 #最佳造型設計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延伸閱讀:

【南巫】-到了何處何方,我們才是歸人,不再是過客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374754535891722/4186205858079895/


【你是豬】-最深的仇恨,也是最深的傷痕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374754535891722/3791402447560240/


【悲情城市】-從「疏離」到「切身」的絕望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374754535891722/6274103325956794/


遲遲沒來的「及時雨」-【無聲】中的何仙姑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374754535891722/3724289940938158/

內容總結
五月雪
4
/5
avatar-img
87會員
134內容數
電影評論,是成為觀眾與讀者的一雙天眼,去看那些平常看不見、看不清的細節與脈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宥影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歷史上關於拿破崙的史料或故事夠多了,真的有必要再多這麼一部什麼都講不清楚的流水帳嗎?
2/5拿破崙
導演並不希望觀眾在自己的電影中找到簡單的結論,更不希望人們就此滿足於「女性勝利」的結局。
5/5Barbie芭比
原來如今倖存下來、已健康長大的自己,就是給昨日那仍不知所措、對未來感到絕望的自己的希望。
觀眾看電影時的困惑、無法進入,同時也就是林文清與林家對當下社會的疏離,更是台灣老百姓與歷史真相、民族創傷的距離感。
除非電影裡所有笑點都厲害到可以忽略所有過於簡化之處,否則永遠得思考如何在搞笑的同時經營人物厚度。
導演就是透過三位主角的經歷,來扣問:「我們為什麼要在這裡拍電影?」
歷史上關於拿破崙的史料或故事夠多了,真的有必要再多這麼一部什麼都講不清楚的流水帳嗎?
2/5拿破崙
導演並不希望觀眾在自己的電影中找到簡單的結論,更不希望人們就此滿足於「女性勝利」的結局。
5/5Barbie芭比
原來如今倖存下來、已健康長大的自己,就是給昨日那仍不知所措、對未來感到絕望的自己的希望。
觀眾看電影時的困惑、無法進入,同時也就是林文清與林家對當下社會的疏離,更是台灣老百姓與歷史真相、民族創傷的距離感。
除非電影裡所有笑點都厲害到可以忽略所有過於簡化之處,否則永遠得思考如何在搞笑的同時經營人物厚度。
導演就是透過三位主角的經歷,來扣問:「我們為什麼要在這裡拍電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阿茂啊,他終究是倪莉女兒的生父。家暴或出軌當然都很可惡,但罪不至死。他其實也應當獲得公道。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五月雪》以馬來西亞沉重的種族血腥衝突事件的「513事件」為主題,非常非常好奇,香港是真的特意安排5月上映嗎?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芬里爾與飛燕草的序章,主角閔燕剛出差從國外回來便得知兄長閔泰遇害的噩耗。 頓時失去依靠,外加上媒體大肆宣揚報導。 各方面的壓力都像炸彈一樣無情精神轟炸...剛出差回來的閔燕該如何是好? 狼煙已點燃,戰爭序曲正式開始...
Thumbnail
看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內心有一種深沉不見底的悲哀! 電影是改編自轟動整個日本社會的1988年東京西巢鴨兒童遺棄事件,描述被母親遺棄的同母異父四兄妹如何自立自生。 影片一開頭:母親為了不被新房東驅趕,將最小的兩個孩子「裝進行李箱」偷渡進公寓 ;傍晚時大哥明再去車站接二姊京子回家。接著一家
Thumbnail
距離上一本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作品已經有半年之久了,那是當時趁著電影上映之前就想搶先閱讀,卻在看完電影後驚覺被劇組虛晃一招的《萬聖節派對》,然而這齣電影,也堂堂邀請了馬來西亞拿督楊紫瓊也進去攪和了一陣子,增加了卡司名單的豐富度之外,其實整體安排還算可圈可點,相較於白羅第二次登場的《尼羅河謀殺案》來說,根
Thumbnail
桃林鎮發生一宗命案,少女被殺害後棄屍在桃花樹下。十四年前,同樣的地點與命案現場布置,受害者是記者李海燕的好友丁小泉,而李海燕的父親被指為凶手,在獄中畏罪自殺。背負著回憶枷鎖的李海燕,回到桃林鎮,與同樣帶著傷痕的丁小泉初戀男友-刑警宋東年一起尋找真相。但是,記憶一旦解封,恐懼、悲傷、痛苦也將伴隨而來。
Thumbnail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張吉安繼《南巫》後,以《五月雪》帶來大馬「513事件」的另類詮釋,將當地華人移民帶去的「大戲」(歌仔戲)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自然也少不了招牌的魔幻演出手法,呈現了漢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奇妙揉合體,以及對馬來大國主義的探索,拿下六十屆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相當有意思。
Thumbnail
看过电影《熔炉》的都会被里面学生霸凌事件震惊到令人发指,孤苦伶仃的孩子们就只能活在任由人们宰割的地狱世界里。而在世界上无时无刻都有这种悲剧不断上演。《美国田园下的罪恶》就是这样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1965年美国印地安那州,十六岁的西尔维娅和妹妹珍妮的父母外出打工,她们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阿茂啊,他終究是倪莉女兒的生父。家暴或出軌當然都很可惡,但罪不至死。他其實也應當獲得公道。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五月雪》以馬來西亞沉重的種族血腥衝突事件的「513事件」為主題,非常非常好奇,香港是真的特意安排5月上映嗎?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芬里爾與飛燕草的序章,主角閔燕剛出差從國外回來便得知兄長閔泰遇害的噩耗。 頓時失去依靠,外加上媒體大肆宣揚報導。 各方面的壓力都像炸彈一樣無情精神轟炸...剛出差回來的閔燕該如何是好? 狼煙已點燃,戰爭序曲正式開始...
Thumbnail
看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內心有一種深沉不見底的悲哀! 電影是改編自轟動整個日本社會的1988年東京西巢鴨兒童遺棄事件,描述被母親遺棄的同母異父四兄妹如何自立自生。 影片一開頭:母親為了不被新房東驅趕,將最小的兩個孩子「裝進行李箱」偷渡進公寓 ;傍晚時大哥明再去車站接二姊京子回家。接著一家
Thumbnail
距離上一本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作品已經有半年之久了,那是當時趁著電影上映之前就想搶先閱讀,卻在看完電影後驚覺被劇組虛晃一招的《萬聖節派對》,然而這齣電影,也堂堂邀請了馬來西亞拿督楊紫瓊也進去攪和了一陣子,增加了卡司名單的豐富度之外,其實整體安排還算可圈可點,相較於白羅第二次登場的《尼羅河謀殺案》來說,根
Thumbnail
桃林鎮發生一宗命案,少女被殺害後棄屍在桃花樹下。十四年前,同樣的地點與命案現場布置,受害者是記者李海燕的好友丁小泉,而李海燕的父親被指為凶手,在獄中畏罪自殺。背負著回憶枷鎖的李海燕,回到桃林鎮,與同樣帶著傷痕的丁小泉初戀男友-刑警宋東年一起尋找真相。但是,記憶一旦解封,恐懼、悲傷、痛苦也將伴隨而來。
Thumbnail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張吉安繼《南巫》後,以《五月雪》帶來大馬「513事件」的另類詮釋,將當地華人移民帶去的「大戲」(歌仔戲)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自然也少不了招牌的魔幻演出手法,呈現了漢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奇妙揉合體,以及對馬來大國主義的探索,拿下六十屆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相當有意思。
Thumbnail
看过电影《熔炉》的都会被里面学生霸凌事件震惊到令人发指,孤苦伶仃的孩子们就只能活在任由人们宰割的地狱世界里。而在世界上无时无刻都有这种悲剧不断上演。《美国田园下的罪恶》就是这样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1965年美国印地安那州,十六岁的西尔维娅和妹妹珍妮的父母外出打工,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