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對【我依然在此】無感?

為何我對【我依然在此】無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為何我對【我依然在此】無感?
(Ainda Estou Aqui ,2024)

raw-image


雖然:精良的巴西主旋律

 如果問我要怎麼形容這部電影,我會說這是個「沒有錯的作品」

raw-image


1. 文本精良

 從文本來看,【我依然在此】的故事很完整

 就是一個本來幸福美滿的家庭,因父親突然被極權政府帶走、從此失蹤,於是失去支柱的母親尤妮絲費南妲·托雷斯 飾),必須一肩扛維繫家庭的責任,同時還要一邊想辦法打聽父親下落。
 中間經歷了被政府監禁、家庭失和、失去經濟援助……等挑戰,最終他們挺過艱苦的日子,在25年後成功等到父親的平反。

raw-image

 其中包括:一家子前面整日唱歌歡笑、後面壓抑陰鬱的鋪陳與對比;母親目睹寵物身亡後,終於崩潰的人物狀態呈現;乃至於她自己也被關到監獄裡,或是到銀行領不出錢的現實困境描繪,每一段戲都恰如其分地達成了它在劇情中該有的效果,所有情感與訊息的傳達,也全都相當清楚、明確。

 你幾乎找不出哪段戲有講不好的地方,也想不出哪裡有改得更好的空間。

raw-image


2. 立場正確

 而在前述戲劇手法沒出紕漏的前提下,【我依然在此】的一切都幾乎是具有絕對「正當性」的!從作品性質、立場及創作意圖來看,本片正當到容不得我們以藝術標準去檢視它的成敗得失

raw-image


 第一,這是真人真事改編

 片中所有家庭成員的互動、他們遭遇的事件,乃至於人物的情感狀態與思想,全都可以用「人家那時就真的是這樣」來給予合理化。

 所以就算你不滿意本片的劇情鋪排或人物塑造,也難以用對待虛構作品的眼光來檢視創作者的寫法或拍法。
(除非你援引更多資料去反駁電影:真實情況不是這樣的)

raw-image


 第二「呼籲轉型正義」乃是站在絕對的道德制高點

 藝術作品如果主動選擇站在弱者那方,去給予受壓迫的小人物同情,那完全是正確的。它是「不用反省的」

 因此,你很難要求這種立場的作品,去進行更顛覆或更前衛的意識形態探索。

 你無法要求它「講得更全面」

raw-image


 第三,這是目前巴西社會需要的電影。

 目前巴西正值極右翼勢力再度抬頭,並試圖幫當年獨裁政權洗地的社會情境。因此,目前藝術家與人民再怎麼批判軍政府,都是不為過的。

 從這角度來看,與此社會背景相應的作品,其實就成了社會運動的一環了。因此它可以理所當然地偏袒某方、「不展現多方視角」

raw-image

 你一方面呢,會因為它藝術形式的簡單與核心意念的純粹,而找不到評論的著力點;另一方面,你如果想要求它更中立、格局更大,它(的支持者)都可以理直氣壯地回:「現在巴西社會就需要這樣的作品,巴西社會不需要中立跟大格局!」

 簡言之,你沒立場要求它「做得更多、更好」

(當然,除非你夠熟巴西電影,知道本片在同議題作品中,是否更優秀或更落後。但可惜我沒有那麼了解巴西電影,所以我繞不開上述文學批評的困境)

raw-image


但是:簡化而單調

 但是,即便這部電影藝術表現上沒失手,又符合當下的社會脈絡,我還是沒辦法喜歡它

raw-image

 它太簡單了。

 【我依然在此】是把一個國家歷史上的某段政治、社會動盪,簡化為政府單位對一個家庭的迫害;把這種政權與小人物家庭抗衡過程,又簡化為家庭內部的奮鬥與興衰;最後再把一整個家庭的命運起伏,簡化為一位母親的辛勤刻苦。

 這種「少談少錯」的說故事策略(我甚至認為是「算計」),哪怕是此刻同樣渴求轉型正義的台灣,拍出這麼一部作品,我都還是會嫌它「過時」

raw-image


1. 家庭戲設計

 首先,在故事前提方面,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屋內只有歡笑,大家成天唱歌跳舞、到海邊玩耍?這種人物形象與故事前提,我就無法買帳。

 一來是太假,二來是太無聊

 我就無法想像一家六口人,平常老媽不會罵小孩、兄弟姐妹間不會吵架的。

raw-image

 導演以往的代表作【中央車站】(Central do Brasil,1998)和【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Diarios de motocicleta,2004),都懂得靠人物的拌嘴、衝突,來增加自然的生活感趣味性。相較之下,【我依然在此】前面對「美好家庭」的描寫就顯得很樣板

 前面這種(為了歌頌小人物而)過度美化主角的寫法,就讓我之後完全都無法入戲了。

raw-image


 再來,角色發展方面,雖然【我依然在此】的主要人物數量,比導演的前兩部作品多了不只一倍,可是這麼多人物,卻沒有更豐富的角色互動和交鋒

 例如故事開頭,父親魯本斯賽爾頓·梅羅 飾)是暗中進行政治活動的前議員,而母親對於當前的軍政府統治,雖擔心,但還沒太多抗拒的想法。這兩個大人,是否能展現兩種不同立場的互動?

raw-image

 又或者,撇除出國留學的大姐,剩下四個性格不太一樣的孩子,對於家庭的巨大變故,有沒有想法與感受的差異?
 後面有段孩子成年後的回顧,其實姐弟二人接受「父親不會回來了」之事實的時刻是不一樣的,那麼兩種不同心態的孩子,怎麼看不出更明顯的不同反應?
 觀眾對這四、五個孩子的印象,都是模糊、破碎的,電影完全沒有樹立起他們完整的形象。

raw-image


 接著,劇情鋪排方面,這一家的故事,還有很多(若作為劇情片)很有潛力發展成更精彩故事的元素。

raw-image

 像是劇情中後段,主角一家因經濟無法負擔,最終搬離首都後,其實這一家是寄人籬下了;而且在這時期,兒子還因意外而癱瘓了。也是在此時,母親決心去讀書深造、拿學位。這邊應該是整個家庭最艱辛、母親最苦的時期,但電影反而不講,只是在事後蜻蜓點水地提幾句帶過而已

 上述這些,真要寫都可以寫成更具情緒張力的情節。雖然我能理解它不延伸太多旁枝末節,是希望將主線聚焦於「此家庭受政治迫害之苦、渴求轉型正義」的主題;但它不用這些事來加強觀眾的情感認同,電影現有的情節對我來說又很疏離,因此這部片便錯失了感動我的機會。

raw-image


2. 政治思想傳達

 從「政治議題片」的角度來看,本片的藝術形式如此平舖直述、如此樸實價值觀更是直白而單一。由於全片都幾乎將所有筆墨放在了單一人物身上了,因此電影缺乏了對更宏觀的政治、社會之描寫,乃至於意識形態的傳遞與辯證

 這會是2020年代的我們需要看到的政治題材電影嗎?

 小人物被政治迫害了很可憐,這是句「正確的廢話」。因此觀眾期待一部切入角度更新鮮批判力道更犀利,或思考方向更不一樣的作品,應該不為過吧?

raw-image

 瞧瞧大家講到爛掉的納粹題材電影,如今已經有【索爾之子】(Saul fia,2015)、【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2023)這類表現手法五花八門的作品了;韓國關於威權時期的描繪,也有【南山的部長們】(남산의부장들,2020)這類政府爪牙視角,或從「死老百姓」出發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택시운전사,2017)等各種視角。

raw-image

 如此再回來看【我依然在此】,關於「政治」的思考是一點都沒談,觀點極其單調「家庭」戲碼又不夠精彩,我真的是很難為這部電影的表現感到驚奇。

(然而,這也是【我依然在此】最狡猾的地方:它可以用自己的政治主題,來主流價值社會話題熱度,賺取大眾認同;可若有人想挑它思想深度或社會關懷視野的淺薄狹隘,它又可以用「我是家庭片」來當擋箭牌)

raw-image


p.s.

 導演幾部代表作看下來,發現了他創作的一個特點:

 【中央車站】只有前面在車站裡;

 【摩托車日記】到中段摩托車就報廢、送走了;

 【我依然在此】到後來主角一家也搬家、不在這裡了。

raw-image

#AindaEstouAqui #ImStillHere
導演 #WalterSalles
編劇 #MuriloHauser #HeitorLorega
原作 #MarceloRubensPaiva
主演 #FernandaTorres #SeltonMello
#GuilhermeSilveira #ValentinaHerszage #LuizaKosovski #BarbaraLuz #CoraMora
#FernandaMontenegro #AntonioSaboia #MarjorieEstiano
攝影 #AdrianTeijido
剪輯 #AffonsoGonçalves
配樂 #WarrenEllis


延伸閱讀:

【中央車站】—與千萬人擦肩,只為一次一往情深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9134885562503&set=a.1374754535891722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簡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7553292387329&set=a.1729456767088162


【殘酷的溫柔】—醜陋的國家,醜陋的人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6710452471613&set=a.1729456767088162


【南山的部長們】-韓國政治驚悚片頂標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31885432287449&set=a.1729456767088162


【12.12:首爾之春】-孤將無力可回天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33354795473846&set=a.1729456767088162

內容總結
我依然在此
2
/5
avatar-img
宥影評的沙龍
90會員
155內容數
電影評論,是成為觀眾與讀者的一雙天眼,去看那些平常看不見、看不清的細節與脈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宥影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社會批判的力道與層次,都弱得令人失望。
3/5新幹線驚爆倒數
在這場注定失敗的抗爭中,他們拼命也要保存下來的,就是音樂。
4/5罪人
來到車站,是因為有想要前往的目的地;寄信,正是因為有人值得掛記,值得自己獻上祈願。
5/5中央車站
社會批判的力道與層次,都弱得令人失望。
3/5新幹線驚爆倒數
在這場注定失敗的抗爭中,他們拼命也要保存下來的,就是音樂。
4/5罪人
來到車站,是因為有想要前往的目的地;寄信,正是因為有人值得掛記,值得自己獻上祈願。
5/5中央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