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熹宗實錄》看天啟帝前期的治國方式和性格-以聖旨和上諭為中心-3.紅丸案(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紅丸案相對移宮案案情經過更為單純,但牽連人數較多,也始終爭論不休,畢竟牽扯到內臣和明光宗迅速崩逝的罪責,無人敢輕易放過。天啟皇帝原先想輕處便平息此事,但隨著此案成為君子小人之爭,終究無法拂逆群臣滔滔聲討的壓力,將主要人物分別重處。

一、事件經過:

明神宗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去世,太子朱常洛在料理了部分後事與延宕朝政後,於二十八日即位,時年將屆三十八歲,正值壯年。光宗任皇帝雖僅一月,卻為了收拾人心,尤其是當世上再復原的遼東邊防,他未待即位便立刻發內庫帑金一百萬兩犒賞邊軍,大量起用萬曆朝被廢謫官員,朝政倏忽一新。但接連經歷喪禮和即位大典等繁重禮儀,八月十日《明光宗實錄》便有身體狀況不佳,傳御醫診視的記載。八月十六日,光宗病情未見好轉,首輔方從哲上疏關切病情,光宗傳旨:「朕以頭目眩暈,四肢軟弱,不能動履。待宣御醫,召卿等來見。」看來已是臥病在床的狀態。二十二日方從哲再次上疏問安,並提及詢問醫官皇帝的健康狀況:「御膳減少,兼有痰喘。」似乎已有服藥的想法,方從哲提醒:「進藥一節,尤宜十分慎重。」二十三日召見群臣於病榻前,並命皇長子(後來的熹宗)出見群臣。八月二十六日,光宗已經病況加劇,已經入病危狀態,召集內閣首輔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克纘、給事中楊漣及其他重臣入見,說自己的病情是「在東宮感寒症調理未痊,值皇考、妣相繼大喪,典禮殷繁,悲傷勞苦,朕不進藥已兩旬餘。卿等大臣勿聽小臣言。」光宗自己的說法是在擔任父親太子時便已有風寒,未能治癒,年內因為父親神宗和神宗正室王皇后相繼去世,又參加許多繼位以來一系列之典儀,精神和健康打擊都不小,無正常服藥導致的結果。光宗的說詞是為了辯駁身體的狀況轉差,並非由於最近秉筆太監崔文昇所進藥方所致。

八月二十九日光宗再次召集群臣顧命,並言及自身後事,顯然已有最壞打算。當天他宣鴻臚寺寺丞李可灼進藥:

因問有鴻臚寺官進藥何在?輔臣奏鴻臚寺寺丞李可灼自云仙丹,臣等未敢輕信。上即命中使傳宣諸臣退出,可灼至,同進診視,具言病源及治法甚合。上喜,命進藥,諸臣復出,令李可灼與御醫各官商確未决。輔臣(劉)一燝言其鄉兩人同用此丸,一損一益,非萬全藥。禮臣(孫)如游言此大有關係,未可輕易。乳嫗至,上趣和藥,諸臣復入,可灼調藥進。上飲湯輒喘逆,藥進乃受,喜稱忠臣者再。諸臣出宮門外俟,少頃,中使傳聖體用藥後煖潤舒暢,思進飲膳,諸臣歡躍而退。可灼及御醫各官留,時日已午。比申末,可灼出,輔臣邀詢之,可灼言:上恐藥力歇,欲再進一丸,諸醫言不宜驟,傳趣益急,因再進訖。輔臣亟問藥後何狀,云:聖躬傳安如前。先是,可灼來閣門言有仙丹欲具本進,輔臣出所具問安揭中有進藥宜慎及不効傷害等語,遂諭之去。是日早,輔臣恭視寫篆 大行皇帝冊寶,兩內監在,云有鴻臚官李某在思善門具本進藥,輔臣應以難信,俄蒙召見,蓋可灼時從諸醫往來思善門中,使徧聞以達于上,其傳奏姓名得而問。 是日仍以問安,賜諸臣銀幣、燒割,可灼與焉。次日五鼓內,宣召急諸臣趣進,而龍馭以卯刻上賓矣,蓋九月一日也。

以上為《明光宗實錄》的記載,僅就《實錄》記載上看,光宗去世主要是因為長久風寒未能根治,以及短時間數月內典禮繁多,過於勞累和中斷服藥而去世。是否有崔文昇和李可灼進藥的因素加速其死因,未有確鑿證據,而且進藥和服藥始終是光宗皇帝本人的意思,日後其子天啟皇帝始終扣緊此論點回應群臣的上奏。野史和《明史》則給出更荒誕的解釋:《明史》<方從哲傳>記:「鄭貴妃以前福王故,懼帝銜之,進珠玉及侍姬八人啖帝。」顯然認為縱慾是光宗死之一。光宗的真正死因已經難以確定,但一月便去世太過突然,許多官員都再三強調應該追查兇的罪責責,其中直指進藥的崔文昇和李可灼。

avatar-img
8會員
42內容數
簡單介紹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組織架構和職掌,略有涉及實際政治運作中的角色,亦會包括幾篇番外談明代的官員任用、考核和退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淵閣 的其他內容
移宮案和紅丸案與萬曆年間的梃擊案並列為明末三大案,其中移宮案涉及天啟帝本身的即位過程,紅丸案則事關其父泰昌帝的一月暴卒的真正死因,是熹宗繼位首要需處理的政治問題,亦貫穿整個天啟朝的政治紛爭。天啟帝為表明自身立場,多次降下敕諭表達自身的立場,以下藉由《明熹宗實錄》的記載,梳理熹宗對移宮案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為明朝最後第二位君主,為明光宗泰昌帝(1582-1620)長子,明思宗崇禎帝(1611-1644)長兄。他在傳統正史《明史》敘述中評價極差,這多半是由於黃宗羲及其後學之東林史觀所致。將根據《明實錄》和相關史料呈現出一個不太一樣的天啟皇帝,本篇是前言及皇家職
上次介紹了呂坤為其好友楊東明文集寫的序,這次通過楊東明本人的一篇題本,來介紹萬曆中期一場牽動朝野的重大政治案件李材(號見羅)案,看看這位名揚一時的「小王陽明」
前言: 呂坤(1536-1618)的全集是我接觸明史的起點,是第一本完整讀畢的明人文集,其學術和政治成就也是我最推崇的明代人物之一。以下的這篇序文是呂坤為其好友兼親家楊東明(1548-1624)所寫,充分表達了呂坤的實學思想,並很好地捕捉到了楊氏生平和思想的幾個閃光點,是篇相當優秀的序文。
移宮案和紅丸案與萬曆年間的梃擊案並列為明末三大案,其中移宮案涉及天啟帝本身的即位過程,紅丸案則事關其父泰昌帝的一月暴卒的真正死因,是熹宗繼位首要需處理的政治問題,亦貫穿整個天啟朝的政治紛爭。天啟帝為表明自身立場,多次降下敕諭表達自身的立場,以下藉由《明熹宗實錄》的記載,梳理熹宗對移宮案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為明朝最後第二位君主,為明光宗泰昌帝(1582-1620)長子,明思宗崇禎帝(1611-1644)長兄。他在傳統正史《明史》敘述中評價極差,這多半是由於黃宗羲及其後學之東林史觀所致。將根據《明實錄》和相關史料呈現出一個不太一樣的天啟皇帝,本篇是前言及皇家職
上次介紹了呂坤為其好友楊東明文集寫的序,這次通過楊東明本人的一篇題本,來介紹萬曆中期一場牽動朝野的重大政治案件李材(號見羅)案,看看這位名揚一時的「小王陽明」
前言: 呂坤(1536-1618)的全集是我接觸明史的起點,是第一本完整讀畢的明人文集,其學術和政治成就也是我最推崇的明代人物之一。以下的這篇序文是呂坤為其好友兼親家楊東明(1548-1624)所寫,充分表達了呂坤的實學思想,並很好地捕捉到了楊氏生平和思想的幾個閃光點,是篇相當優秀的序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 《唐朝詭事錄之西行》上架應該有一個禮拜了,不過我忙著玩【天地劫:幽城再臨】,還有看書整理訪綱,就一直沒有點開來看,今天中午終於忙裡偷閒,把第一個案子看完。
Thumbnail
魔皇晦藏派遣十亟魔使,於皇城中劫奪了剛誕生的天命皇子,這事道門早已掌握,然於皇城中卻正為遺失皇子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一派臣工完全不明究竟。
元朝時,中國曾入侵日本,結果發生了神風。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 失去政權三百年還發生大政奉還。
遼東戰役作為晚明最後三十年最重要的戰役,投入龐大的資源、人力和兵力,卻屢次喪失疆土,不只造就了許多英雄和傳奇,亦釀成不少悲劇,其中佟卜年案是許多案例的典型縮影,亦是天啟帝強勢介入司法的代表。
Thumbnail
李世民連番遭到打擊,終於下定決心爭取天子之位。 同時,齊王李元吉也展開了行動……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Thumbnail
在變動的時局,心不亂才是正解。所以,我開始看了大明風華,這是繼大明王朝1566,又一部好劇... 校長遴選的大戰略,九年前的經驗,在歷史的巨輪輾壓下,已經成為自己獨一無二的養分。有了這份老天爺得天獨厚的大禮,自己不怕任何的結果... 反觀他人,心有顧忌,便如燈下黑,有心人士,便有可乘之機...
三、熊廷弼再任經略: 熊廷弼重新就職經略後,隨即準備收復殘局,除設法支援尚負隅頑抗的東山礦徒等地方勢力外,當務之急便是增強兵力,重新建立包圍網和戰守權責,其指導方針便是所謂「三方布置」說。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明朝和滿州的戰爭從萬曆末年延續到亡國前夕共二十餘年,裡面可以講的主題實在太多,因此我以在天啟朝時間內比較有趣的以下三個議題為主,凸顯熹宗皇帝在處理遼東問題上的態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 《唐朝詭事錄之西行》上架應該有一個禮拜了,不過我忙著玩【天地劫:幽城再臨】,還有看書整理訪綱,就一直沒有點開來看,今天中午終於忙裡偷閒,把第一個案子看完。
Thumbnail
魔皇晦藏派遣十亟魔使,於皇城中劫奪了剛誕生的天命皇子,這事道門早已掌握,然於皇城中卻正為遺失皇子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一派臣工完全不明究竟。
元朝時,中國曾入侵日本,結果發生了神風。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 失去政權三百年還發生大政奉還。
遼東戰役作為晚明最後三十年最重要的戰役,投入龐大的資源、人力和兵力,卻屢次喪失疆土,不只造就了許多英雄和傳奇,亦釀成不少悲劇,其中佟卜年案是許多案例的典型縮影,亦是天啟帝強勢介入司法的代表。
Thumbnail
李世民連番遭到打擊,終於下定決心爭取天子之位。 同時,齊王李元吉也展開了行動……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Thumbnail
在變動的時局,心不亂才是正解。所以,我開始看了大明風華,這是繼大明王朝1566,又一部好劇... 校長遴選的大戰略,九年前的經驗,在歷史的巨輪輾壓下,已經成為自己獨一無二的養分。有了這份老天爺得天獨厚的大禮,自己不怕任何的結果... 反觀他人,心有顧忌,便如燈下黑,有心人士,便有可乘之機...
三、熊廷弼再任經略: 熊廷弼重新就職經略後,隨即準備收復殘局,除設法支援尚負隅頑抗的東山礦徒等地方勢力外,當務之急便是增強兵力,重新建立包圍網和戰守權責,其指導方針便是所謂「三方布置」說。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明朝和滿州的戰爭從萬曆末年延續到亡國前夕共二十餘年,裡面可以講的主題實在太多,因此我以在天啟朝時間內比較有趣的以下三個議題為主,凸顯熹宗皇帝在處理遼東問題上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