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熹宗實錄》看天啟帝前期的治國方式和性格-以聖旨和上諭為中心-3.紅丸案(1)

2023/12/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紅丸案相對移宮案案情經過更為單純,但牽連人數較多,也始終爭論不休,畢竟牽扯到內臣和明光宗迅速崩逝的罪責,無人敢輕易放過。天啟皇帝原先想輕處便平息此事,但隨著此案成為君子小人之爭,終究無法拂逆群臣滔滔聲討的壓力,將主要人物分別重處。

一、事件經過:

明神宗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去世,太子朱常洛在料理了部分後事與延宕朝政後,於二十八日即位,時年將屆三十八歲,正值壯年。光宗任皇帝雖僅一月,卻為了收拾人心,尤其是當世上再復原的遼東邊防,他未待即位便立刻發內庫帑金一百萬兩犒賞邊軍,大量起用萬曆朝被廢謫官員,朝政倏忽一新。但接連經歷喪禮和即位大典等繁重禮儀,八月十日《明光宗實錄》便有身體狀況不佳,傳御醫診視的記載。八月十六日,光宗病情未見好轉,首輔方從哲上疏關切病情,光宗傳旨:「朕以頭目眩暈,四肢軟弱,不能動履。待宣御醫,召卿等來見。」看來已是臥病在床的狀態。二十二日方從哲再次上疏問安,並提及詢問醫官皇帝的健康狀況:「御膳減少,兼有痰喘。」似乎已有服藥的想法,方從哲提醒:「進藥一節,尤宜十分慎重。」二十三日召見群臣於病榻前,並命皇長子(後來的熹宗)出見群臣。八月二十六日,光宗已經病況加劇,已經入病危狀態,召集內閣首輔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克纘、給事中楊漣及其他重臣入見,說自己的病情是「在東宮感寒症調理未痊,值皇考、妣相繼大喪,典禮殷繁,悲傷勞苦,朕不進藥已兩旬餘。卿等大臣勿聽小臣言。」光宗自己的說法是在擔任父親太子時便已有風寒,未能治癒,年內因為父親神宗和神宗正室王皇后相繼去世,又參加許多繼位以來一系列之典儀,精神和健康打擊都不小,無正常服藥導致的結果。光宗的說詞是為了辯駁身體的狀況轉差,並非由於最近秉筆太監崔文昇所進藥方所致。

八月二十九日光宗再次召集群臣顧命,並言及自身後事,顯然已有最壞打算。當天他宣鴻臚寺寺丞李可灼進藥:

因問有鴻臚寺官進藥何在?輔臣奏鴻臚寺寺丞李可灼自云仙丹,臣等未敢輕信。上即命中使傳宣諸臣退出,可灼至,同進診視,具言病源及治法甚合。上喜,命進藥,諸臣復出,令李可灼與御醫各官商確未决。輔臣(劉)一燝言其鄉兩人同用此丸,一損一益,非萬全藥。禮臣(孫)如游言此大有關係,未可輕易。乳嫗至,上趣和藥,諸臣復入,可灼調藥進。上飲湯輒喘逆,藥進乃受,喜稱忠臣者再。諸臣出宮門外俟,少頃,中使傳聖體用藥後煖潤舒暢,思進飲膳,諸臣歡躍而退。可灼及御醫各官留,時日已午。比申末,可灼出,輔臣邀詢之,可灼言:上恐藥力歇,欲再進一丸,諸醫言不宜驟,傳趣益急,因再進訖。輔臣亟問藥後何狀,云:聖躬傳安如前。先是,可灼來閣門言有仙丹欲具本進,輔臣出所具問安揭中有進藥宜慎及不効傷害等語,遂諭之去。是日早,輔臣恭視寫篆 大行皇帝冊寶,兩內監在,云有鴻臚官李某在思善門具本進藥,輔臣應以難信,俄蒙召見,蓋可灼時從諸醫往來思善門中,使徧聞以達于上,其傳奏姓名得而問。 是日仍以問安,賜諸臣銀幣、燒割,可灼與焉。次日五鼓內,宣召急諸臣趣進,而龍馭以卯刻上賓矣,蓋九月一日也。

以上為《明光宗實錄》的記載,僅就《實錄》記載上看,光宗去世主要是因為長久風寒未能根治,以及短時間數月內典禮繁多,過於勞累和中斷服藥而去世。是否有崔文昇和李可灼進藥的因素加速其死因,未有確鑿證據,而且進藥和服藥始終是光宗皇帝本人的意思,日後其子天啟皇帝始終扣緊此論點回應群臣的上奏。野史和《明史》則給出更荒誕的解釋:《明史》<方從哲傳>記:「鄭貴妃以前福王故,懼帝銜之,進珠玉及侍姬八人啖帝。」顯然認為縱慾是光宗死之一。光宗的真正死因已經難以確定,但一月便去世太過突然,許多官員都再三強調應該追查兇的罪責責,其中直指進藥的崔文昇和李可灼。

7會員
36內容數
簡單介紹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組織架構和職掌,略有涉及實際政治運作中的角色,亦會包括幾篇番外談明代的官員任用、考核和退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