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楊東明的〈曹縣社倉序〉出自《山居功課》卷一,收於《北方王門集》,寫作於萬曆十八年(1590):
萬曆庚寅歲,予得告家居。日惟頓舍休精,潛心理窟,於一切世味澹如也。已而思道無窮達,山林豈遂無事,若閉戶養高,踽凉不偶,如善俗之義何?緬惟古社倉法,可被歲事緩急,而虞地濱河,產穀有限,厥心苦弗克遂也。爰念鄰封曹南甲邑民富,如光祿劉君玄崖,國子生袁君水南、扈君履中,奉祀生王君謙吾,皆尚德好施,且與余知交有素。於是以社倉事約之,諸君欣然如約,且屬余次第其事,以為永規。余乃列款如左,而復申告以為善之義。
夫人雖萬有不齊,實天地一氣所生。古人父母乾坤,胞與民物,疲癃殘疾鰥寡孤獨皆為兄弟顛連而無告,是合天下人本同一體也。人惟間以爾我,身外即為胡越,使有丘累陵積、粟紅貫朽置於無用之地,而視民之啼饑號寒、展轉溝壑者,舉漠然不動其中矣。夫重莫重於民命,急莫急於救民命,而況以紅朽無用濟其至重且急,則我無小損,人有大益,奚憚而不為哉?且夫惻隱之心,天地生生之心也,即人之所恃以立命者也。如遇可哀矜而念不少動,則此心之生生者滅矣。生生者滅,終亦必亡,又何論贏餘之貲乎!故夫積德行義,利人也,實自利也。世之好積者,唯恐不能收天下財悉歸之己,詎知聚者基夫散,而散者實為聚哉!
且語有之曰:「遭一蹶者得一便。」予又懲往事之艱矣。昔在戊子、己丑間,旱魃為虐,生民相食。向使所在郡邑各有社倉,存活寧可限量?惜也倡義無人,而儲蓄不備也。比歲以來,稍稍豐稔,乃又東征西討,警報相尋。萬一干戈不戢,中原雲擾,則佐軍餉、賑流移,需穀豈弗急哉!余故不揣綿薄,僭與諸君倡此義舉,儻有聞風興起者,則古常平倉等法可再見於今,而所裨益於世,當不淺尠矣。余乃序此以俟後之君子。
二、作者和寫作背景:
先前在呂坤的〈楊晉庵文集序〉和楊東明本身的〈援李見羅書〉已經介紹過楊東明的生平梗概,在此不再贅述。此文作於1590年,東明當時以禮科給事中身份,理由未知,可能是身體因素或對於朝政失望,當時正值國本之爭,也就是明神宗萬曆帝對於長子朱常洛遲遲未策立為太子,加上萬曆帝顯然寵信鄭貴妃所生次子朱常洵,朝廷上下對於皇帝的拖延態度感到不解和疑惑,紛紛上書催促早定國本,造成皇帝和朝臣間的不信任,亦是萬曆終年怠政的主要原因之一。楊東明在萬曆十七十年(1589)十月擔任禮科給事中,十一月即針對皇帝怠政,隔年一月和二月接續以國本未定和重視皇長子教育等問題上疏,皆未獲得萬曆帝的任何回應。可能是這種情況,導致東明心灰意冷,而告病回鄉,至萬曆二十一年七月才回京擔任吏科給事中,本文即撰寫於期間之1589年回鄉後。
三、內容分析:
本文為楊東明文集《山居功課》的第一卷〈世務〉的首篇,可見本人對此文之重視,亦是楊東明以鄉紳身份推動地方事務的起點。首段楊東明交待曹縣社倉推動的背景,在於當時賦閒在家,他不甘心如同他人一樣閉門著述或謝絕交際,豈不是白浪費時日?荀子曾說:「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這句話對於宋明以後奉行理學的士大夫影響甚大,使得在鄉仕紳紛紛推動各種慈善活動和組織,通常為鄉約、義田、義學和義倉最為常見。楊東明的家鄉為河南省歸德府虞城縣,具他所述虞城由於鄰近黃河河道,可能由於水災頻仍,農作產量不高,因此他擔心僅靠本地士人可能不成規模,因此聯絡同屬歸德府且不遠的曹縣仕紳,文中提到的人士多為中下層未有功名的士人,但可能家產殷實,熱心公益,且與東明有交情,因此一同以曹縣為主體創辦社倉,東明親自撰寫社倉的運作規則,由於篇幅,我沒有列入,大致內容重點是:
1.無特定的義倉,為借用私人倉庫貯存。
2.為避免糾紛,荒年先向官府報備賑濟,同官方一同發給。
3.隨時根據收成和貯存情況賣出和收買穀粒,避免敗壞。
4.推舉一家管理貯穀和管理事宜,並給予適當報酬。
可以看出楊東明的規約言簡意賅,如能奉行應能運作良好,且與官府密切合作。
中段為楊動明據此引申推動社倉的用意和作用,展顯傳統士大夫民胞物與的精神,配合作為晚明北方心學的殿軍身份,楊東明對於推動講學和社會慈善同樣積極,兩者相輔相成。東明在許多篇關於社倉、築堤和賑濟的文章中,多次將討論的焦點引導至心學的討論中,可見其相當強調社會實踐,否則其學問將流於空談。
末段又把話題拉回社倉本身,強調防患於未然的過程,東明所處的時代,正從富庶的萬曆前期,步入戰亂頻仍的中期,先是1592年的寧夏之役,1592-1598年兩次的朝鮮戰爭,1600播州之役,皆證實了東明的遠見。據文中所述1588-89河南省亦曾發生饑荒,日後1592年黃河水患造成的饑荒更是嚴重,東明將饑民的慘況製成《饑民圖說》上奏皇帝,最後得到皇帝下旨賑濟。東明預想了河南作為中國的心臟,萬一發生戰亂或饑荒,官府根本沒有資源可供運用,因此呼籲各地鄉紳帶頭組織義倉,未雨綢繆。
四、後話:
曹縣義倉是楊東明社會事業的起點,二次的仕途再次於幾年後短暫告終,在長達二十餘年的居鄉生涯中,東明除了作為一位學者,積極主持地方的講學活動外,還成立了同善會、廣仁會、敬老會,施粥、失眠襖築堤、助婚、義學和義田等事務亦不斷推動,他的幾位兄弟同樣積極響應。能有如此成就,除了楊氏本就是一方大族外,樂善好施,亦是體現他以講學和社會實踐為經世至民的理想,展現他自己的「知行合一」。在沈寂多年後,1620年隨著萬曆帝駕崩,繼位的光宗和熹宗父子大量起用東林人士,七十二歲的楊東明有了再次實踐理想的機會,儘管這次嘗試同樣以悲劇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