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大選逼近,而柯文哲在不久前提到他認為2024總統不應僅是滿口政治理想的角色,而是能面對問題的領袖。因為臺灣充斥著太多被選擇性忽視的「灰犀牛」,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的話,必會造成嚴重影響。他也進一步分享「灰犀牛」有哪些,並提出處理的方向,為臺灣未來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值得深思的視角。
※影片來源 : 柯P老實說
柯文哲提出了「黑天鵝」與「灰犀牛」理論並指出臺灣目前正面臨許多被忽視的「灰犀牛」,這些問題明明是可以預見的潛在危機,卻未受到足夠重視和處理,他對這種現象感到十分困惑,也呼籲下一任總統不應該像現在這樣繼續逃避問題!
柯文哲明確指出了台灣目前最明顯卻又未得到改善的三大問題:
根據教育部的預估,未來10年臺灣可能減少近9萬名大一新生,導致許多大學面臨新生大幅減少的危機。
公立大學因學費較低、資源充足,幾乎不受影響,然而在學生減少最嚴重的學校中,私立科大佔了前七名。去年最慘的六所學校新生人數不足百人,許多學系甚至被迫停招。這個現象需要政府、教育機構以及相關方共同努力,確保教育體系能夠保持穩定並可持續發展。
延伸閱讀 : 柯文哲政績一覽,改變成真!
柯文哲指出,勞保會面臨破產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口結構的變化,如果人口結構呈現金字塔形,意味著有更多人正在工作、繳納保險費,相對於領取保險金的人數較少,這樣的情況下勞保就不會出現財務問題。然而,目前臺灣的人口結構已經變成倒三角形,即老年人口較多,而年輕人口相對減少。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最後一層的年齡層繼續往前推進,就會造成領取保險金的人數增加,而繳納保險費的人數減少,這樣的情況就可能導致勞保面臨財務困難甚至破產的風險。
柯文哲指出,健保費用難以控制的原因在於其設計上存在問題。健保制度的規定是醫生處理的病例越多,醫療機構就可以獲得越多的賠償,這導致如果醫生使用簡單且較為低成本的方法來治療病人,他們就無法賺取足夠的收入。
在這樣的規定下,醫生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可能會傾向於進行高價值的檢查和治療,這可能導致病人經歷痛苦並面臨更高的醫療費用。因此,他認為現行的健保制度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並對醫療體系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柯文哲指出全民健康保險法第44、45條明確規定實施健保制度時,應當包括家醫、分級、轉診以及論人計酬等措施。然而,這些規定至今從未真正實行過。那是否是政府在這方面帶頭犯法呢?
健保制度的健全運作需要上述規定的落實,以確保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然而,長期以來未能實現這些法令要求,可能導致健保體系運作不夠高效,也可能影響到病人的就醫體驗。
延伸閱讀:台灣健保制度出問題?柯文哲醫療政策 一次整理給你看
身為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柯文哲認為2024總統應該具備的態度是:「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他也進一步分享了FMEA(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的使用方法以及他在擔任臺北市長期間用來處理問題的方式,這些方法體現了他在面對問題時的實際態度及應對策略。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用於評估可能的失效模式以及可能的解決方,這種方法包括將問題按照類別列出,然後根據重要性和緊急性對每個問題評分(1至4分),最後按照分數的高低排序處理順序,以確定風險並優先考慮需要解決的問題。
FMEA在不同領域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工程、醫療和製造等領域,以確保系統和流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透過這種系統性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潛在風險,提升作業效率並確保品質。
柯文哲在演講中分享了他在擔任臺北市長時的做法,以類似掛號的方式處理市政事務。這項獨特的做法不只讓他解決了許多棘手問題,也只有身為醫生的他能夠想到。只要局處出現問題,就可以在早上7:30時進行掛號,這套掛號系統根據緊急程度分為兩種模式,即預約門診和急診。
這套掛號系統不僅有助於提高行政效率,也讓市民和局處能夠快速溝通解決問題,緊急狀況下更能迅速作出應對,保障市政運作的迅速和靈活性。
延伸閱讀:柯文哲政治理念:面對3件問題,2024年讓百姓過更好的生活!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Fred Gibbons教授向柯文哲提到,在臺灣新創公司要取得成功並不容易,因為臺灣在國家戰略上犯了錯誤,過於關注如何提高成功率,而忽略去建立一個容許失敗的環境的重要性。
他們的觀點指出,若我們能夠營造一個寬容失敗的氛圍,就像「沙盒理論」一樣,讓創業者敢於嘗試和創新,無論成敗,都能夠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這種轉變有助於培育更多有潛力的新創企業,推動台灣在創新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在談到引進新系統的議題上,柯文哲分享了他自己的經驗。當時他正在推動全面E化和智慧校園的改革,於是決定在學校內引入智慧販賣機,然而這個提案引起了相當大的反彈。他解釋,問題的原因在於他一開始就嘗試全面實施新系統,導致只有極少數人對這個想法表示願意接受。
這種方式引起了強烈的抵觸情緒,因為大部分人對於突如其來的改變感到不安。他從這個經驗中得到教訓,於是決定再之後要引進新系統時都會遵守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引進新系統時先詢問是否有人自願參與合作,這些人可以被視為「革命樣板」,在推動新系統時,如果能夠找到一些願意主動參與並支持改變的個體,他們可以示範出新系統的好處和效果,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提供寶貴的反饋,並且在試辦完後進行修正。
第二階段是通過修正試辦過後的新系統,並在早期參與者取得正面效益後,其他人能夠更容易理解並接受這些改變,這時候便可以讓想加入的人加入。
在這個階段,柯文哲的方法是以開放的態度向大家說明即將推動的新系統,他強調雖然早期參與者已經獲得了正面效益,但是對於不想參加的人來說,並不會被強制要求參與。
到了最後一個階段,當反對者的比例已經壓得很低,就可以板起臉宣布全面實施新系統。在此之前,他已經透過早期參與者的積極效益和修正後的改進方案,營造出對新系統的廣泛支持和認同。
延伸閱讀 : 【美國之音】柯文哲訪美:真正的民主國家就該擁有新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