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能致勝』(下)

2024/01/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延續先前的討論,本書剩餘的章節列舉相當多的實例來說明「贏在起跑點」的想法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

越專業或是越追求高效率,反而會扼殺創新的可能性。

我也認同在突破自我界限時,往往是低效率的行為,因為在接觸陌生的領域時,剛開始往往都是把時間花在探索方向上面,連方向都還不確定,又何來高效率可言?

同理,當我們都還不了解自己時,又怎麼談個人的長期規劃呢?

這點其實我頗有共鳴,在求學以及工作的路上,不斷地改變追尋的目標,每次都以為這是我一生想做的事,但事實並非如此;所以我不斷地花時間探索,看起來效率非常的低,卻無法避免。

關於「過度專業化」這議題,我還真碰過一個實際案例,某個設備公司要開發半導體的機台,卻一直無法提高良率,當時所有研發人員都認定是靜電的問題,因此所有的思考方向都圍繞在「消除靜電」上打轉,也請來全台對靜電有研究的教授及專家,研究了一年多,但最後都無法提高良率。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最後竟然是業務出身的總經理解決了這個問題;某天他有事到研發單位,順便想激勵大家的士氣,看到在做實驗的設備時,偶然提了一句「怎麼某處的結構設計好像跟他在別間公司機台上看到的不同」。

就是這「內行門外漢思維」的疑問句,才把研發人員的思路從「靜電消除」引導回「結構設計」上,最後竟然就解決了困擾大家一年多的良率問題。

我雖然沒有參與這個專案開發,但從開始發生問題、到尋求專家教授協助,整個過程我都有所耳聞,只是沒想到是非研發單位的人一語道破關鍵因素。

當時只覺得很有趣,怎麼一群專心搞研發的工程師還比不上做業務的老總,現在看到本書的觀點,才了解到這並非偶然,在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 一個人知道越多內部細節,做的判斷越極端。
了解自己,比了解專業知識更重要。
  • 知識經濟創造了對「發想新概念與創造新知的壓倒性需求」。
  • 任何人在放手一搏前,都應該先訂好放棄的條件;重要的竅門是,能了解轉變只是單純的無法堅持,還是敏銳地察覺有更符合的選項。
  • 為了堅持而堅持,反而會成為阻礙;問題在於人會為「沉沒成本謬誤」所擾,一旦投入時間或金錢就不肯放棄,不想感到白費。
繞路,有助於找到自己的路。
  • 只要一個人保持開放心態,就會從每個嶄新的經驗中學到東西;多數成功人士,都是繞了圈子才解鎖成就。
  • 我們以為自己一成不變的特質,其實已發生劇烈轉變,像是會讓自己開心的事、安全感、成功、誠實等的核心價值;對於假期、音樂、嗜好、甚至朋友的偏好也會隨著時間改變。
  • 到了中年,一致性和謹慎程度會越來越高,比較不具好奇心、開放心態、創意也減少,較不易發生暴力犯罪,也較有機會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
  • 我們不應該問一個人是否堅定勇敢,反而應該問他們,什麼時候會展現出勇敢的一面;如果把一個人丟進適合他們的環境,那他們就更可能發憤圖強,從外表來看就是有毅力的人。
  • 一個非得親手嘗試才知道自己有何能耐的人,放手一搏就是解鎖個人才華的鑰匙。
  • 內行門外漢思維:跳脫出問題本身的專業框架,從其他不相關的領域經驗中尋求解決方法。
  • 過度專業化,讓我們鑽牛角尖、陷入死胡同;問題越是跟個人專業無關,成功解決的可能性就越高。
  • 專家製造的資訊越多,好奇心旺盛的半吊子就越有機會集結垂手可得,卻分散的資訊,貢獻一己之力。
只追求高效率,突破的機會只會微乎其微;突破界限的嘗試,必須保持低效率。
  • 創新的系統應有意識地保持廣度和極低的效率。
  • 真正的科學發現,通常是由無法預測和預料到的小發現所觸發,但卻有越來越多科學家被要求即時提供證據,證明研究成果能具有應用性。
  • 當你在突破界限時,很多時候都只是在嘗試,而這也是效率極低的事情;舉例來說,離開辦公室吃午餐很沒有效率,但通常那是反思和建立連結的最佳時間。
  • 在這個越來越需要超級專業化的系統中,如何獲取和培養跨界的能力,並體驗多樣化和探索跨學科領域:在你尚未了解自己之前,是否就已經決定好你要做的事?
  • 不要認為會落於人後,你該比較的是今日與昨日的自己,而非那些與你截然不同的年輕人。
  • 蜿蜒曲折的思維與個人經歷是力量的泉源,而「贏在起跑點」這件事被過度高估了。
閱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得別人經驗,培養閱讀能力,一生受益。但要記住,別只讓自己的大腦永遠處於「輸入狀態」,要適當地「輸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輸入,再利用寫作輸出,就像「費曼學習法」說的一樣,教授到別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是領悟了這門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