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刈包漫談

2024/01/1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輾轉找到一段吃食介紹短片。據網頁說明,這道吃食在對岸叫「肉夾包」,「是福建晉江傳統婚宴上必備的麵點之一,也是當地有名的風味小吃」。這在台灣叫刈包,俗寫作「割包」。或「夾」或「刈」所指涉的不同動態,其實是同一面向不同角度的表述。

不過,短片裡呈現的比較像是餐館做法。台灣小吃攤未必能一條龍式從擀麵、揉捏麵團做起,滷煮五花肉也不一定有添加桂皮、八角、草果等講究。但滋味最大的區別還在台灣刈包所添放的糖粉、花生粉、香菜。至於這是提味、添味、怪味,或搶味,就隨各人所嗜了。我另外想起,北京烤鴨有鴨皮沾白糖的吃法;飯糰也有單加白糖粉的。

會搜尋到這段短片,是出於對嚴復的好奇。嚴復是福建侯官(今屬福州)人,和林紓是同鄉。嚴復早年留學歸國,經李鴻章調至天津北洋水師學堂任教,但限於財力,不得不獨自赴任。他在給一位同族兄長的信裡提到「足履津地,便思鄉不置」。而親眷赴津涉及的貲費困難,也寫得很明白:「蓋不特眼前支絀,川資難籌,即已後眷口來津,每月坐硬已須六十兩,加以添置家中人禦寒衣服,此時購置家私,皆須巨款,看來萬不能支,故以苶然終止,非得已也。」

古人寫懷鄉,有所謂蓴鱸之思,這大概是另一種形式的掌握了男人的胃就掌握了男人的心。嚴復同樣不能免俗,信裡說:「叔母、弟婦處如有吃食寄來,帶來為望」。我本來想查嚴復於故里吃食的偏嗜曾否見諸文字,結果就查到了肉夾包,算是廣義的福建口味。至於福州當地知名的魚丸、肉燕之類,台灣也有,只是現在肉燕或許較少見了。據說白糖粿也源於福州等地。我以前住台南的時候知道某處小攤製售白糖粿,偶爾會買來吃。

台灣早期漢人移民,以來自閩南地區為大宗,吃食的傳衍流變自在情理之中,儘管加花生粉什麼的就原居地口味而言或者有幾分在意料之外。我不清楚嚴復是否來過台灣,林紓倒是在台灣住過。但林紓的筆記著作似未見描寫當時台灣的吃食,卻有一些如〈凶宅〉、〈台灣蠱毒〉、〈殺人武〉等從篇名便可揣想是游移於紀實與窺奇之際的作品。

林紓有一則筆記提及左宗棠老年於街上「見人屑糯米為丸,糝以糖屑,用瓦器以火溫之」,歸家即命人購買,全然不顧後輩勸戒糯米不利老人腸胃。那時正值甲申馬江之役,左宗棠「督師由上游取道入閩,將以兵復臺灣」。左老先生喜食甜糯軟爛之物,想來白糖粿應該很合他的胃口,就不曉得台式刈包如何了(這或許是穿越劇好題材,可以取法日本拍過的織田信長與西餐料理人一類戲劇)。


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一月十九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28會員
165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