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眠月線野營挑戰 石猴車站、廁所已崩塌(2024)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2024年1月8日~1月10日,我和朋友參與了學校的壯遊計畫。

我們是三位同為來自臺北、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大學生,同樣熱愛旅行以及大自然的女孩。本次壯遊,我們選擇阿里山眠月線。

眠月線是一段具有豐富歷史和獨特風光的鐵路路線,真的很值得來!

特別注意的是「石猴車站已封閉,廁所已崩塌,僅有活水源(應該是山泉水),有些微雜質」不過可以紮營在石猴觀景台,詳情可以從旁邊目錄點選石猴車站。

本篇篇幅攏長,可以從目錄點選所需資訊!


前言

「壯遊,是測量心中的遠方在哪裡。」

這次選擇眠月線,不僅僅是被它的美與神秘的歷史氛圍吸引,更是因為對自我挑戰的渴望。眠月線位於高海拔山區,需要我們三位重裝上山、自己搭建營地,克服高度的恐懼,並攀岩穿越坍塌的路段。相信過程將充滿挑戰,然而,正是這些挑戰讓我們變得更勇敢,使我們踏出舒適圈。這次探險,我們想要離開長期居住的都市、長期生活的校園,走入山林,用五官、用心去體會與感受自然之美。


交通

大推薦台灣好行~不管是從嘉義火車站或是嘉義高鐵站都可以搭乘!

我們這次從嘉義火車站搭乘7:10班次的車,約9:40抵達。

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班次是會抵達奮起湖,有些不會,要去奮起湖的朋友要注意看清楚!

台灣好行路徑:嘉義火車站、頂六國小、吳鳳廟、觸口遊客中心、愛情大草原、觸口、龍美、隙頂(二延平步道)、巃頭坪、石棹、(奮起湖)、十字村、青年活動中心、阿里山

而票價的部分我刷學生證是105元(嘉義火車站-阿里山)

另外當然可以選擇自行開車或包車,不過這次買門票時發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會有入園門票優惠喔~

特別注意:台灣好行車票可於全家購票或是上車刷悠遊卡(若購票可以確保有位子坐)

2024/1/10攝,當天發現跟網路上班次不一樣,有兩班車取消了。

2024/1/10攝,當天發現跟網路上班次不一樣,有兩班車取消了。

搭乘台灣好行上山啦

搭乘台灣好行上山啦


本次行程規劃

這次我們是阿里山玩3天2夜

第一天

搭乘07:10的台灣好行B線從嘉義火車站出發-抵達阿里山森林遊樂園區-從阿里山車站搭乘小火車沼平線至沼平車站(車票100元 車程約6分鐘)-開始走眠月線步道(沼平車站到石猴車站約9km)-在石猴觀景台紮營

第二天

眠月線旅行-周圍晃晃-阿里山民宿

第三天

祝山日出-二延平步道-回台北

時間安排得很充裕,慢慢欣賞阿里山風景。


關於眠月線

大部分的山友會選擇一早出發,當日來回(走到石猴車站後沿路折返),也有選擇2天1夜(或3天2夜)在眠月線內紮營的

我們這次是選擇2天1夜紮營(通常紮營選擇在塔山車站或是石猴車站),不過個人推薦當日來回,不然負重走要上上下下的塔山步道很累,而且阿里山凌晨很冷!

簡介

眠月線是一段具有豐富歷史和獨特風光的鐵路路線。它位於台灣阿里山地區,起點為阿里山新站,終點則是石猴站。眠月線的形成和規劃源於日本政府在台灣林業的發展需求。它起初是為了運輸砍伐的林木而建造的重要鐵路路線,它為當時林業的發展提供了相當大的便利。隨著樹木砍伐殆盡,這條鐵路也跟著失去其功能。1983年,為了觀光需求,眠月線開始使用蒸汽火車載客,這在當時掀起了一陣遊憩風潮。然而,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以及2009年的八八水災對該鐵路路線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其相關單位決定停止運營、暫不修復。儘管如此,眠月線仍保留著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和風景魅力,成為了回溯台灣林業史不可或缺的路徑。

申請

特別注意:眠月線入山前須申請(有限定人數,會進行抽籤)

入山記得至林務局提出申請

(區域類型:自然保留區,選擇區域:臺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園區)

我們入園時警衛提醒我們一定要印下來~

眠月線入山前要申請

眠月線入山前要申請


上山裝備

我們這次帶了:
頭燈、手電筒、帳篷、睡墊、睡袋、保暖衣物、暖暖包、衛生紙、瓦斯、鍋具、食物、乾糧、小桌子(石猴觀景台有石桌)、椅子(石猴觀景台有椅子)、登山杖(路不會很難走但多一個支撐可以較省力)

raw-image

路線

我們這次上山是走塔山步道再接到鐵路上,下山是直接沿著鐵路走回沼平車站

塔山步道要上上下下

塔山步道要上上下下

沿著鐵道走就可以了

沿著鐵道走就可以了

左側是往眠月線,右側是往祝山線(看日出的)我們在旅途中認識一位很棒的朋友

左側是往眠月線,右側是往祝山線(看日出的)我們在旅途中認識一位很棒的朋友


路況(24個鐵橋+14個隧道+大崩塌)

坍塌處

離開塔山步道後走一段就會看到第一明隧道,而那邊就是坍塌處。坍塌處設有繩索、鐵鍊及相關輔助工具,手腳並用慢慢行走不會很可怕(不要往下看就不可怕了)

第一號明隧道

第一號明隧道

raw-image

眠月線總共有14個隧道,24個鐵橋

隧道

第二號隨道很長,中間有隧道坍塌,要爬過去碎石頭,如果有帶攝影器材的話可以在入隧道前先收,記得要戴頭燈及川登山鞋或防水鞋以免滑倒。

其他隧道都算好走!

第二號隧道坍塌

第二號隧道坍塌

眠月線總共有14個隧道

眠月線總共有14個隧道

鐵橋

印象中第10號鐵橋後就是高空的,剛開始走每一步都需要勇氣,不過後面就越走越順越走越快還可以欣賞風景了

高空鐵橋,這人真的大心臟呀

高空鐵橋,這人真的大心臟呀

raw-image
raw-image

廁所

強烈建議在沼平車站上廁所!進入眠月線後唯一可以沖水的廁所是後半段的眠月車站(工作站那邊),告示牌說兩週會打掃一次。如果真的忍不住只能隨地解放了

塔山車站雖然有標記廁所處,但那是茅坑,真的是蠻可怕的~

石猴車站的廁所已經坍塌,那邊也有設置毛坑。

我們很珍惜這個有馬桶的廁所,可以沖水,也有水可以洗手

我們很珍惜這個有馬桶的廁所,可以沖水,也有水可以洗手


石猴車站

水源處

先說明最重要的水源處,在第22號鐵橋跟第23號鐵橋中間有一個活水源,那邊是靠近石猴車站唯一的水源(應該是山泉水,有些微雜質,我們當下是拿湯匙挖掉,燒過之後拿來煮麵跟濃湯)

要紮營的話可以在這把水裝滿,石猴車站那邊沒有水源喔!

水源處

水源處

可以從這個木板辨識,附近有很多草叢,在木板附近就是水源處

可以從這個木板辨識,附近有很多草叢,在木板附近就是水源處

紮營位置

因為石猴車站崩塌,告示牌上標示已封閉,請勿進入。所以我們在石猴觀景台紮營。

當天有另一組山友一起,觀景台不大,可以容納的帳篷也不多。

凌晨很冷,一定要做好保暖,我們三個都冷到睡不著~

這邊很適合扎營

這邊很適合扎營

觀景台有小桌椅,挺方便的

觀景台有小桌椅,挺方便的

廁所坍塌無法使用

廁所坍塌無法使用

看到多處坍塌後挺震撼的

看到多處坍塌後挺震撼的

為了不破壞大自然,我們將牙膏水帶走

為了不破壞大自然,我們將牙膏水帶走

我們猜這是以前的椅子

我們猜這是以前的椅子

raw-image
摸起來跟家具一樣

摸起來跟家具一樣

自己背上山很有成就感

自己背上山很有成就感


祝山日出

下山後在民宿好好洗澡及睡覺,隔天一早我們就從阿里山車站搭祝山線到祝山站看日出啦!(單趟150元,可以搭上去走下來,也可以都搭火車)

祝山日出

祝山日出

raw-image

二延平步道

下山的路上我們一樣搭台灣好行,我們在隙頂(二延平步道)站下車,走了一小段步道。二延平步道單趟大約一小時多,需爬樓梯,同路折返。

特別注意:台灣好行班次不多,一定要看好時刻表!

只能說真的很美,但那天身體不舒服久沒有拍什麼照片了:(

raw-image

最後我們就下山啦!

這趟旅程是我們三個第一次野營,是一個很棒的挑戰~旅途中也遇到很多很友善的山友

走在鐵路上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真的很美好~之後如果我們有剪出影片再把連結補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魚一直走的沙龍
6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松林書局這場「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新書發表講座,以阿里山森林鐵路為動脈 串流阿里山的脈動講座,吳明翰老師,把鏡頭下的故事分享,經過六年的時間,記錄著當代阿里山林鐵,人文情懷,非常期待,阿里山林鐵自從莫拉克颱風造成嚴重毀損,復建之路漫長,杜鵑颱風又來攪亂,全線通車之日延宕,挺過全台有感
Thumbnail
松林書局這場「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新書發表講座,以阿里山森林鐵路為動脈 串流阿里山的脈動講座,吳明翰老師,把鏡頭下的故事分享,經過六年的時間,記錄著當代阿里山林鐵,人文情懷,非常期待,阿里山林鐵自從莫拉克颱風造成嚴重毀損,復建之路漫長,杜鵑颱風又來攪亂,全線通車之日延宕,挺過全台有感
Thumbnail
🛤️D1 3.2公里,爬升340M,約1.5小時 這趟旅程讓我第一次看到銀河,我們幾個人沒有腳架,跪在地板上為了要拍星空,雖然有點好笑,不過使得旅程印象深刻。印象深刻的當然還有同伴6+0跳水兩次。 協作餐使得爬山輕鬆,但全自理多了感動多了笑聲,而且平均200元就吃都不完,讓我們還有早早餐吃。
Thumbnail
🛤️D1 3.2公里,爬升340M,約1.5小時 這趟旅程讓我第一次看到銀河,我們幾個人沒有腳架,跪在地板上為了要拍星空,雖然有點好笑,不過使得旅程印象深刻。印象深刻的當然還有同伴6+0跳水兩次。 協作餐使得爬山輕鬆,但全自理多了感動多了笑聲,而且平均200元就吃都不完,讓我們還有早早餐吃。
Thumbnail
20240323-24 3月份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橫爬山,預計走完二星“關山嶺山.塔關山“ 由於登山口停車位不多,加上梅山口管制到早上7點才放行,除非預約接駁,否則 自行開車前往的話,建議要提早到梅山口前排隊等放行。 於是週六凌晨1點在全隊沒睡的狀況下從台北出發。 6:43 準時抵達梅
Thumbnail
20240323-24 3月份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橫爬山,預計走完二星“關山嶺山.塔關山“ 由於登山口停車位不多,加上梅山口管制到早上7點才放行,除非預約接駁,否則 自行開車前往的話,建議要提早到梅山口前排隊等放行。 於是週六凌晨1點在全隊沒睡的狀況下從台北出發。 6:43 準時抵達梅
Thumbnail
阿里山,是許多觀光客指名必訪的旅遊勝地,尤其搭小火車上山更是個難得的體驗,但是,其實目前阿里山林業鐵路本線,因為部分路段還在修復的緣故,只能從嘉義火車站搭到十字路站,之後就得轉搭接駁車,也就是無法全線通車,甚至這個情況已經長達15年之久。
Thumbnail
阿里山,是許多觀光客指名必訪的旅遊勝地,尤其搭小火車上山更是個難得的體驗,但是,其實目前阿里山林業鐵路本線,因為部分路段還在修復的緣故,只能從嘉義火車站搭到十字路站,之後就得轉搭接駁車,也就是無法全線通車,甚至這個情況已經長達15年之久。
Thumbnail
20210514 山行-塔塔加 從太陽多到滿出來的月光山腳下 直奔塔塔加停車場迎接夥伴們歸來 蜿蜒的阿里山公路是午後雲霧的遊戲場 而猴群跟帝雉如常在路邊晃蕩
Thumbnail
20210514 山行-塔塔加 從太陽多到滿出來的月光山腳下 直奔塔塔加停車場迎接夥伴們歸來 蜿蜒的阿里山公路是午後雲霧的遊戲場 而猴群跟帝雉如常在路邊晃蕩
Thumbnail
我不是鐵道迷,但是迷戀探尋這塊土地上的各種面向,搭嘉義林鐵造訪阿里山,是我一直期待的小旅行。
Thumbnail
我不是鐵道迷,但是迷戀探尋這塊土地上的各種面向,搭嘉義林鐵造訪阿里山,是我一直期待的小旅行。
Thumbnail
續上篇 由於我們到的時間已經非常晚了,幾乎所有的餐廳都已經關門,唯有旅館後轉角一家較為偏僻的角落還有一家餐館還開著。我們一群人浩浩蕩蕩的過去,看見一個小女孩從坡邊的樓梯走了下來,還蹦蹦跳跳的哼著歌,看起來十分開心。 但是,山上、還是晚上,怎麼會有獨自一人的小女孩?外向親人的橙子就上前了。 「妹
Thumbnail
續上篇 由於我們到的時間已經非常晚了,幾乎所有的餐廳都已經關門,唯有旅館後轉角一家較為偏僻的角落還有一家餐館還開著。我們一群人浩浩蕩蕩的過去,看見一個小女孩從坡邊的樓梯走了下來,還蹦蹦跳跳的哼著歌,看起來十分開心。 但是,山上、還是晚上,怎麼會有獨自一人的小女孩?外向親人的橙子就上前了。 「妹
Thumbnail
2024年1月8日~1月10日,我和朋友參與了學校的壯遊計畫。 我們是三位同為來自臺北、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大學生,同樣熱愛旅行以及大自然的女孩。本次壯遊,我們選擇阿里山眠月線。 眠月線是一段具有豐富歷史和獨特風光的鐵路路線,真的很值得來!
Thumbnail
2024年1月8日~1月10日,我和朋友參與了學校的壯遊計畫。 我們是三位同為來自臺北、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大學生,同樣熱愛旅行以及大自然的女孩。本次壯遊,我們選擇阿里山眠月線。 眠月線是一段具有豐富歷史和獨特風光的鐵路路線,真的很值得來!
Thumbnail
眠月線算是中南部地區的一個網美打卡景點了,只要注重好自己的落腳處,高度起伏變化不大,雖然路途長了點,但初心者都可以簡單走完並且拍許多好漂漂的照片。 因為跟朋友們的時間對不上,花了一個多月準備,有些登山客會選擇2天1夜的眠月線行程,並在路線中途野營,因為晚上還能看到星空,不過依照目前的資訊來看,
Thumbnail
眠月線算是中南部地區的一個網美打卡景點了,只要注重好自己的落腳處,高度起伏變化不大,雖然路途長了點,但初心者都可以簡單走完並且拍許多好漂漂的照片。 因為跟朋友們的時間對不上,花了一個多月準備,有些登山客會選擇2天1夜的眠月線行程,並在路線中途野營,因為晚上還能看到星空,不過依照目前的資訊來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