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是許多觀光客指名必訪的旅遊勝地,尤其搭小火車上山更是個難得的體驗,但是,其實目前阿里山林業鐵路本線,因為部分路段還在修復的緣故,只能從嘉義火車站搭到十字路站,之後就得轉搭接駁車,也就是無法全線通車,甚至這個情況已經長達15年之久。
究竟造成路線中斷這麼長時間的原因是什麼?修復工程何時通車?以及阿里山林鐵除了目前開放的路線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修復計畫呢?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UA2mkYbOWTw
阿里山的美麗風景,應該不用再花大篇幅來稱讚,光是阿里山的高海拔,就能一次看到台灣多樣的森林景觀,以及日出、雲海與神木,還有保存下來的林業歷史與鐵道特色,是許多鐵道迷由衷喜愛的元素之一,像是之前百年蒸汽火車復駛、或是檜木車廂試車時,都能吸引許多粉絲到現場拍照,偶爾也會有國外鐵道迷訪問團來訪。不過,不管是特別熱衷粉絲,還是一般偶爾到訪阿里山的遊客,看到目前的營運路線圖,心裡應該會出現一個問號,「怎麼沒辦法從嘉義,直接搭小火車到阿里山呢」,而要回答這個疑問,就不得不提到十多年前、導致阿里山鐵路多處毀損的重大災害。
2009年8月7日,對許多人來說,是個令人難以忘記的心痛時刻,當天晚間11點50分左右,莫拉克颱風中心正式在花蓮登陸,為台灣帶來相當劇烈的雨勢與強勁的風速,但其實在登陸前夕,有不少人對於颱風所帶來的降雨是相當期待的,因為幾個月前台灣都沒有太多的降雨,造成許多縣市開始出現缺水甚至乾旱問題,因此希望颱風帶來的雨水可以緩解危機。
不過莫拉克颱風登陸後,情況越來越不對勁,因為在沒有明顯的氣流導引,以及先天中央山脈的地形影響下,莫拉克颱風行走速度相當緩慢,甚至出現滯留情形,再加上颱風的不對稱形狀以及與西南氣流結合,讓台灣部分區域,出現了高強度與長延時的降雨型態,翻成白話文來說,就是雨下得又大又久,並且以台灣中部與南部山區最為嚴重,而在雨勢這麼劇烈的狀態下,災難來了。
莫拉克造成的災害,最基本的是多個縣市的河川暴漲、低窪地區出現淹水災情,不過這麼說有點殘忍,但淹水相較來說,已經算是相對輕微的災情,因為時間到了2009年8月9日,在莫拉克颱風雨下了好幾天後,發生了最令人難過、災情最慘重的狀況,就是當時位於高雄縣甲仙鄉的小林村,因為獻肚山走山、以及後續堰塞湖潰堤,整個部落9鄰到18鄰遭到洪水與土石流覆滅,總計失蹤與死亡人數來到470多位,而當時許多新聞媒體報導此事時,甚至用了「滅村」來形容這次的災難,回想那時候我還小,只記得當時雖然不管轉到哪個新聞台,都能看到新聞在報導這件事,但無法體會到嚴重性,直到長大後才知道這件事情的可怕。
除了小林村的慘況外,也有許多地區發生土石流、坡地崩塌、橋梁遭到沖斷、淹水淹了3天以上等等災情,範圍涵蓋了台東、 屏東、台南、雲林、彰化、台中、南投等縣市,尤其從歷年單一測站單日最大降雨量的數據統計來看,在颱風過後,當時排名的前十名有九名,都是莫拉克颱風所創下的紀錄,甚至有些地方是當地原本一年的總雨量,瞬間在這一兩天內下完,這已經不僅僅是暴雨這兩個字所能形容的情況。
當然,今天的影片主角嘉義,也包含在受災縣市內,其中又以靠近山區的地方為主,尤其以雨量統計來看,在莫拉克颱風侵襲的期間(統計6日0時至11日10時止p13),阿里山累計雨量來到約3060毫米,位居全台第一,讓地質原本就破碎風化嚴重的山脈,無法承受如此大水量的沖蝕,進而導致台18線阿里山公路多處路基毀損與崩塌,更讓阿里山風景區與沿線村落的交通、電力與電信中斷,甚至阿里山森林鐵路有多達421處損毀,包括多處隧道與橋樑全毀、部分路段嚴重走山。
依照莫拉克颱風對整體觀光業硬體設施的損失彙整表,光是阿里山風景區的損失金額,就來到約台幣3億多元,估算復建工程需要約10億多元。
而在災害發生後,修復作業就成為阿里山鐵路的重要工程,整個修復工作主要分成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2010年6月,森林遊樂區的祝山跟神木支線復駛,距離莫拉克風災已經過了快要一年,可見颱風對於整條路線所造成的損害有多嚴重。再來則是嘉義到奮起湖,並且在2014年1月復駛,距離莫拉克風災已經快5年多,而最後奮起湖到阿里山段則比較困難,尤其屏遮那路段因為崩塌面積,來到約130公頃,再加上當地地質條件複雜,工程難度相當高,最終決定以迂迴隧道的方式,避開大型崩塌區域,主要隧道工程,在2014年底完成,並且預定在2015年12月底,正式全線通車,而這個時間點,距離莫拉克颱風侵襲已經過超過6年。
不過儘管如此,這個好消息,在當時有許多新聞媒體熱烈報導,阿里山鐵路終於即將全線通車,但在大家熱烈的期盼下,卻再度有壞消息打破了全線通車的夢想,那就是杜鵑颱風來了,路又斷了。
2015年9月28日,杜鵑颱風中心在宜蘭南澳鄉登陸,登陸時的等級為強烈颱風,降雨範圍主要從登陸前的宜蘭與北部地區,登陸後轉移到玉山與阿里山等山區,雖然整體降雨量跟發生的災害,沒有前面提到的莫拉克颱風如此嚴重,但等到颱風過境後、相關人員巡視阿里山鐵路的軌道時,發現42號隧道附近,總計有約55公尺的路基流失與損壞,並且發現當下還有土石持續崩落中,當然,這時候還是用上帝視角看比較清楚,畢竟可以完整地看到路線損壞的前後對照圖。
欸...我知道熊熊丟一張地圖,會有很多人完全不知道這是哪裡,所以先來標出幾個參照點,首先白色的路線是現在的台18線,阿里山林業鐵路就在台18線附近,車站部分包括十字路站、屏遮那站、二萬坪站、神木站、阿里山站、沼平站等等,整個路線則是長這個樣子,而往地圖西邊是嘉義市區、往東邊則是玉山主峰。
OK,那在知道整個相對位置後,黃色的這個區域,就是42號隧道鄰近的崩塌區域,那我們把地圖放大一點、時光回朔到杜鵑颱風侵襲前的2014年10月航照影像來看,可以看到這個白色的東東,就是原本預計2015年底通車的阿里山鐵路路線,其實從這裡也能發現,周圍有很多區域是沒有綠色植披覆蓋的,或許相當程度代表這裡的邊坡不太穩定。
再來時間快轉,切換到2015年10月的地圖,也就是杜鵑颱風離開後的影像,哦...好吧整個地圖有點變形,不過還是可以看到原本相當清楚的隧道,好大一部份已經完全消失。
不過這個真的變形太嚴重,我們再調整一下時間,噢有了,2016年7月,距離杜鵑颱風侵襲已經快一年多,但還是能清楚地看到有一大段隧道消失。
而且跟前一張2014年10月的影像相互對照,附近山區的裸露面積變大,還有下游的阿里山溪河道也明顯變寬、同時出現很多大小不一的碎石塊。
根據後續的調查,杜鵑颱風所帶來的大雨,造成這裡超過10萬立方公尺的岩塊土石崩落、進而砸毀隧道,同時從2015年10月,相關人員挺進到現場拍攝的圖片來看,分別是隧道上邊坡堆積大量的岩塊與巨石,造成隧道頂部結構出現裂痕,隧道中間則是因為邊坡崩塌而遭到沖毀、鐵軌則是明顯變形,以及隧道下方結構鋼筋裸露甚至消失等等情況,整條路線的狀況可說是非常糟糕,因此想當然的,原本預定2015年底通車的安排完全無法實現。
而在災害發生後,就是再度進入漫長的修復階段,畢竟阿里山林業鐵路不只是歷史悠久的特色、路線本身也具有登山火車各種特殊設計,更是世界上著名的登山鐵路,如果永久停駛,對於當地的產業跟經濟一定大受打擊,同時在路線沒有營運的情況下,也會加重阿里山公路的交通負荷。但是,要如何修復、採用什麼方式、要如何應對類似災害等等問題也必須考慮。
因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與研究後,總共出現了3種復建方案,分別有原地簡易修復、橋梁+隧道以及全隧道,每個方案又有多種不同的路線選擇,甚至還出現了這個終極比較表格,嗯...密密麻麻,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按暫停鍵看一下。
總之,最終經過專家學者討論,決定以全長約1106公尺的全隧道為主,並且整個路線相較於前一版的,整體往更東邊的方向移動,那從地圖來看會更清楚,首先這個是上一版被砸毀的路線,紅色的則是復建方案設計出來的新路線,可說是再度繞過整個崩塌區域。
而在路線決定後,最終就是依序經過了環評、文資審議等流程,並且取得原住民族部落的同意後,2021年1月正式動工,並且根據相關單位的最新貼文,最主要在2023年12月,完成了隧道本體工程,目前則是在進行鋼軌及枕木等鋪設,預計完成後就能辦理試車跟檢查,順利通過就能正式全線通車。
目前是預計2024年年中或是年底,也代表中斷已久的阿里山林業鐵路,總算迎來全線通車的曙光。
其實上面提到的種種過程,只是阿里山林業鐵路這好幾百年來、眾多故事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像是其實阿里山林業鐵路,在歷經莫拉克與杜鵑颱風的前後幾年中,歷經了2008年6月民營公司接手阿里山鐵路的經營,但中間卻傳出許多負面風波後,後續在2010年,相關單位收回自行管理,以及之後2013年交由台鐵代理經營後,2018年又再度回到專責機關手上,都讓許多人對於這些變動、抱持不同的看法。
而以營運路線來說,今天主要講到的路線,大部分只專注在林業鐵路的本線部分,如果把時間軸往後拉,在日本時期所營運的支線,數量與範圍更是驚人,但以目前來說,就只有林業鐵路本線、祝山線、神木線與沼平線有火車行駛。而其他大家比較關注的支線,應該就是眠月線了,但眠月線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過後,受損嚴重,再加上後續多次颱風的侵襲,到現在都還是停駛的狀態。
不過既然提到了,就當然有些消息,主要是在近期的建設計劃中,有看到相關單位預計從2025年開始,分三年進行眠月線1號明隧道至塔山站的路線修復工程,整個計畫預計會花費約2.45億元,看來是先前的眠月線修復可行性評估,有了一些結果。
而後續一樣還有規劃設計、文資審議、水保跟鄒族部落同意等程序需要進行,但不管如何,總算讓中斷已久的眠月線,有了一點明確的消息,可見自然災害對於阿里山林業鐵路的影響,有多麼巨大。當然,颱風來襲時,受到重創的不只有這條路線,像是莫拉克橫掃全台的過程中,同時也重創了南橫公路,而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UA2mkYbOW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