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藝識】一月份臺南藝文空間 展覽們 小覽 (絕對空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不知道大家到台南都會怎麼旅行?我幾乎每個月都會南下一次,因為台南有相較於其他縣市更多的藝術空間。靜靜待一個禮拜,不僅可以享受迷失在台南小巷的浪漫,也能欣賞藝術家的新作,相當值得。

作為賊藝識2024年的開篇,我也拋棄我過去堅持不寫懶人包的堅持,但還是用較多的文字來呈現我的偽攻略,幫助及提醒大家,臺南市區一月份有什麼值得欣賞的展覽!

✎﹏﹏﹏﹏﹏﹏

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展覽地點 Venue/ 絕對空間 (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205巷11號)

展覽日期 Dates/2024.01.13(Sat.)-2024.02.25(Sun.)

藝術家Artists|王若冰 Wang Ruobing、陳賽華灌 Chen Sai Hua Kuan

raw-image

如果喜歡論述與藝術品相契合的藝術空間,那就得來絕對空間,我一直很喜歡讀絕對空間展覽的論述(奇怪的人!?)這次是由兩位非臺南人,更非台灣人的藝術家 王若冰 、陳賽華灌 #駐村創作 的一系列作品。

raw-image



一推開門,便被空間中或單或雙的牙齒震驚,後來發現他們其實能動時,我又更為雀躍。不過來絕對空間這麼多次,還意外機械驅動的藝術,也大驚小怪了。由陳賽華灌所創作的作品,直接點了這個展覽的題名 #拾人牙穢 。

raw-image



牙齒被擺放的,或高或低而有層次,我們可以把這些牙齒想像成走來絕對空間,沿途所看到的任何嘴部場景。可能是溫柔的對話、可能是吃飯噘嘴,可能是互咬一口的爭吵,很生活,很大眾,但也可以很台南。

raw-image


往展場後方走,王若冰造訪傳統市場,蒐集廢棄菜葉,汲取它們的纖維所製作的書本,觸感相當特別。我也是之前做研究和策展才注意到 #纖維藝術 ,但用菜市場的廢料提取,讓我意想不到,更好奇藝術家在選擇菜葉纖維的過程,如何與在地攤商溝通?

raw-image


相較於若冰進入傳統市場,可能賽華的作品會被認為較無臺南感。然而,走在台南街頭,可能會發現不少小巷有過去的牙科診所招牌,而這些牙齒都來自於蒐集而來的齒模。從人身體嘴巴、到飲食的中端消費市場,用不同於過去美食的角度看舌尖上的台南,這就是駐村有意義的地方吧!

✎﹏﹏﹏﹏﹏﹏

~洪~水~再~氾~濫~ 土人探島

展覽地點 Venue/ 182artspace (台南市中西區新美街182號)

展覽日期 Dates/2023/12/23- 2024/01/28

藝術家Artists|沈庭華、周代焌、林彥翔、黃舜廷、廖昭豪


接著我們跨越民生路,沿著新美街往北大約兩個街區,就能抵達 182art space所在的街屋。因為是老街屋,別以為看完一進門黑漆漆的一件作品,就認為只有這樣,推開門,走進天井,再到後面的酒吧,那裏有樓梯讓你往上看其他的作品,很酷的空間感。

raw-image

一樓放著七分鐘的影像 #水淹誌 ,團隊將他們在濁水溪領域探訪,建廟過程與濁水溪難以抵擋的水力有關的廟宇,廟內的廟宇誌翻拍起來。用單頻道錄像回應了這次展覽的主題,但還沒說破探訪了哪些廟。

raw-image

當然,以紮實田野取勝的團隊,怎會不好好紀錄自己所造訪的廟宇有哪些。有地理背景的賊賊,看到濁水溪流域的老地圖興奮了起來,特別是看到自己當年在做雲林老戲院調查,專程繞去看的 #莿桐石敢當 。

raw-image


在黑漆的展場中,一個人看展,看見擺在中間的神像,一開始雖然不知所以然,但卻帶給觀者一股安心的力量。雖然團隊安排可能指向這個木作新 #神像 ,為洪水來臨與廟宇關係的一個 指向,也是冰冷紅外線所象徵的洪水能浸淫的物件。


raw-image

用 #紅外線裝置 讓水的高度能被關注感知,這點滿奇想的,尤其是看到神像作品身上布滿紅痕的時候。展場,除了神像、另一名為 #厭勝物 的單頻道錄像外,還有這塊以大理石所做,紅外線經過代表著 #水痕 的作品。

raw-image

#後石頭 應該是裡面最具奇想的作品,他不僅在展場裡最神秘的後角落,他所具有的後現代意識也不能被忽略。如此神聖,卻又如此能被解構,用棉繩與紅外線綁在其上的洪水傳說,讓這段濁水溪歷史更讓觀者想一探究竟。










 




雖然依舊隨風所欲在行旅中,也依舊嘗試不同面向的書寫與創作:旅行、地方、音樂、影劇、藝術、展覽、舞蹈,歡迎👏私訊或mail邀約 合作邀約:thethiefofplaces@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yin.volume 1 exhibition》展覽心得分享,結合藝術、音樂、網路文化與性別議題,探討「陰」的意涵。文章涵蓋展覽作品介紹、策展理念反思及個人觀點。
Thumbnail
很難得,能夠看到來自亞洲這麼多藝術家,不同媒材的雕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藝術與 #物 之間的關係,甚至直搗物的本質命題。最終,每件作品都在物件(作品)之所以存在,與人類、世界,環境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2024 Palafang 花蓮跳浪藝術節以「星球爆裂觀測站」為主題,結合藝術創作與在地文化,探討花蓮地震後的土地與生命韌性。展覽作品多元,包含裝置藝術、繪畫、攝影等,藝術家們透過不同角度詮釋地震、斷層、土地與人之間的關係,引發觀者對花蓮土地的重新思考。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展覽#無相形所呈現的多元族群故事和身份認同。通過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了在身份認同和族群記憶中,每個個體獨特的生命旅程,以及互動與反思的空間。文章涉及不同藝術家的作品,重點圍繞社會設計、身體、性別與身份的探討,強調觀者與藝術作品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新竹美術館展覽「沐手爾爾」,著重於藝術作品與觀眾之間的互動,討論了策展人陳漢聲的藝術理念與參展藝術家的作品。這些展覽不僅呈現藝術創作,也反映當地文化與自然環境,為觀眾提供深刻的藝術體驗。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yin.volume 1 exhibition》展覽心得分享,結合藝術、音樂、網路文化與性別議題,探討「陰」的意涵。文章涵蓋展覽作品介紹、策展理念反思及個人觀點。
Thumbnail
很難得,能夠看到來自亞洲這麼多藝術家,不同媒材的雕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藝術與 #物 之間的關係,甚至直搗物的本質命題。最終,每件作品都在物件(作品)之所以存在,與人類、世界,環境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2024 Palafang 花蓮跳浪藝術節以「星球爆裂觀測站」為主題,結合藝術創作與在地文化,探討花蓮地震後的土地與生命韌性。展覽作品多元,包含裝置藝術、繪畫、攝影等,藝術家們透過不同角度詮釋地震、斷層、土地與人之間的關係,引發觀者對花蓮土地的重新思考。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展覽#無相形所呈現的多元族群故事和身份認同。通過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了在身份認同和族群記憶中,每個個體獨特的生命旅程,以及互動與反思的空間。文章涉及不同藝術家的作品,重點圍繞社會設計、身體、性別與身份的探討,強調觀者與藝術作品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新竹美術館展覽「沐手爾爾」,著重於藝術作品與觀眾之間的互動,討論了策展人陳漢聲的藝術理念與參展藝術家的作品。這些展覽不僅呈現藝術創作,也反映當地文化與自然環境,為觀眾提供深刻的藝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