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含有「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北當代藝博經營者縱然沒料,UBS也好,國際藝術圈也好,也不見得不希望台北藝壇能在全球大展鴻圖。但如果是我們自己官民畫地自限,故步自封,藝術家想要順風順水、八方來財,恐怕只能「放悲聲唱到老」嘍!
Thumbnail
今年五月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我在一幅 Soulages 的黑色畫前停了很久,也在 Ahmed Mater 的磁場裡看見了信仰與凝視的力量。一直沒時間把那段觀看寫下,如今才將它留在這裡:黑色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入口,讓光、觀看與自我緩緩浮現。
Thumbnail
氣泡水-avatar-img
2025/06/20
沙烏地阿拉伯藝術家的作品,真的讓人覺得很震憾,磁石"強力"的吸引著鐵粉,也深刻的詮釋著"狂熱"的意象。
真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0
氣泡水 您的感受很深刻,如我初次見到作品當下的震撼。💖 謝謝您的回饋。
繪畫本身就是視覺藝術,是更能刺激視覺感官的創作形式。因此,相較於其他創作形式,繪畫能更快吸引矚目,這是其優勢。 不過,雖然繪畫能夠很快地吸引人,但真正能讓作品沉澱在心靈的作品卻很少。從這個角度來看,繪畫也是一個很艱難的創作形式。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5/15
看起來不錯!
洪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5
普普文創 能同時看到那麼多厲害的畫作 值得~
2024年台北當代藝博隨著母親節落幕,照例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例行進香的我吃瓜之餘,循例也要扶著不疼的腰,站著說幾句話。 今年台北當代規模縮小,反映在參與家數和租用面積不言可喻。但相較去年,我比較喜歡今年之處,一是參與者比較願意發揮策展概念,二是去年充斥的潮萌藝術與動漫風大幅衰減。我去年還為了這短視
Thumbnail
5月10日我在PTT Space做「開箱台北當代」的現場直播時,The ArtNewspaper 的中國區主編兼亞洲區記者Lisa Movius 談到全球連鎖經營的藝博會時,略顯疲憊地說:「我不喜歡到哪個城市都看見同樣的大畫廊,展售一樣的藝術家,像是麥當勞。我不想到每個國家都吃麥當勞!」
Thumbnail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5月11日貴賓預展日、5月12~14日開放給大眾購票參觀。主辦方為Art Assembly、「 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 台北當代」是旗下首個藝博會品牌。今年一掃疫情連續干擾的陰霾,帶著90家畫廊回歸疫情前的盛況.
Thumbnail
今年二度強勢回歸登場,短短四天(2020.1.16~1.19)的展期中,以五大展區規畫及呈現,並輔以多場藝術家與資深產業人主講的座談、以及安排14場長度40分鐘的中/英文公眾導覽;讓這場藝術盛宴的參與者得以更聚焦、深入地充實並汲取當代藝術的潮流及養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