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式各樣的商品市場中,
能源市場有很多獨有的特徵,
尤其是電力市場的運作,
讓我感覺特別有趣。
-
1. 電力作為能量傳遞的媒介,無法做出差異化、也沒有品質標準。南美洲的一度電與中亞的一度電,本質完全相同,也沒有純度問題。
2. 電力是即時性的商品,供給與需求需要瞬時滿足,無法延遲,否則後果就是停電。
3. 各國的電力市場各異其趣,尤其在電業自由化的過程中,有很多過渡機制與地區性措施,衍生出很多有趣的問題。
4. 為了扶植再生能源,各國皆端出不同的牛肉,這些津貼、減稅、或碳交易政策複雜又精彩。
這門能源經濟學是學程必修之一,
從簡單的市場供需理論熱身,
討論壟斷、寡占、完美競爭的特性。
-
主菜就是能源市場的運作機制,
包含了能源市場的進程與轉折、
煤油氣市場的地域特性。
-
接續一連串精彩的質問與解答:
我們怎麼導入市場機制,分拆發電(Generator)、輸電(TSO)、配電(DSO)業者任務,這麼做為何能發揮效益、促成良性競爭。
如何結合科技(FCR, aFRR, mFRR)與交易市場層面(derivative, day-ahead, intraday)加強電網的穩定性。
-
電網能穩定運作後,政府為了扶植能源產業,推出 Green support schemes 菜單,其中又細分成裝置容量與發電量的獎勵機制、另外還有津貼、節稅、擔保聯貸的手法,最後用投標方式決定贏家。
-
那電網操作者如何彌平成本,解決壅塞問題呢?
我們需要一個獨立的電業監管單位,彌平各種稅費、補助金額、電價等等的爭議,有什麼利弊或歧視問題也是考量因素之一。
-
新興的碳費碳稅市場又是另一大主題,
目標是實現外部成本內部化,又分成配額制與市場交易制的兩套方法,各自有不同的參與風險與文化因素。
-
最後提到消費者行為,理性的消費者面對電價調整有什麼反應,又有什麼正面或負面效果呢?
-
我的感想是,能源市場裡所使用的各項工具都十分合理,也容易理解,卻總讓人有”原來如此”的讚嘆。很多的制度,其實在台灣就曾見識過,但也是在這堂課後,才清楚它的發展脈絡、理論依據。
-
驚訝歐洲自由市場的同時,也發現台灣其實並未偏離自由化浪潮,我們有很多拼裝的政策,複雜卻又 Somehow make sense,這是市井小民不容易感受到的。
-
主題涵蓋:
Marginal Cost, Marginal Profit,
Monopoly, Perfect Completition,
Coal, Petroleum, Natural Gas Market,
Load Duration Curve, Equilibrium,
Generator/TSO/DSO, Derivative/Day-ahead/Intraday Market,
Capacity Market, Energy-only market, FCR/aFRR/mFRR,
EU Market Opening in Electricity,
Renewable Energy Support Schemes,
Tariff, Premium, Quotas, Certificate, Tendering,
Network Regulation, Tariff Principle,
Internalize Externalities,
Tax, Subsidy, Standard, Quotas,
Energy Demand, Price Elasticity, Rebound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