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有多愛茶系列2

英國人有多愛茶系列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cuppa #2

說到英國人有多愛茶

from  Ontario Regiment Museum

from Ontario Regiment Museum

就必須要提到世界大戰
這種危急存亡、生死關頭的時刻
更能感受到英國人的愛茶感


英國陸軍的戰車近70年來一直有裝備「車載電熱器(B.V.)」 (其他國家後來才跟上)

「車載電熱器」是什麼?

就是戰車裡可以加熱食物和燒水泡茶的裝置

from wikipedia

from wikipedia

 from Ontario Regiment Museum

from Ontario Regiment Museum


過去戰車裡沒辦法煮水
所以士兵要休息,都必須爬到戰車外面
休息對英國人來說,泡茶尤其重要
但重點是在戰車外煮熱水 人車分離這段時間很容易被敵人發現
然後被攻擊= =

A soldier with the 2/7th Middlesex Regiment shares a cup of tea with an American infantryman.

A soldier with the 2/7th Middlesex Regiment shares a cup of tea with an American infantryman.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

德國納粹的戰車王牌過去曾單槍匹馬
一台戰車深入英軍據點摧毀14輛戰車
造成英國軍隊慘重傷亡

原因就是當時英國軍人都在喝早茶...

The British Army in North Africa 1942: a mobile tea canteen in the forward area, July 31, 1942.

The British Army in North Africa 1942: a mobile tea canteen in the forward area, July 31, 1942.


所以英國陸軍不斷研究和改良
推出了車載電熱器
讓士兵可以在戰車裡好好泡茶+休息 (也解決車內吃飯的問題)
大大降低死傷機率之外
還成功提高整體士氣
成為英國戰車必備的設備!

from war history online website

from war history online website


據說美國曾推出一台新型戰車
當美國人滔滔不絕講著這台新戰車有多強時
英國軍官只問了「裡面有沒有B.V.?」
美國人說沒有
英國軍官丟下一句「沒有?這坦克真垃圾」
就頭也不回的走了

不管這故事是不是真的

可以確定的是,英國人對茶是真愛…

from war history online website

from war history online website



avatar-img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的沙龍
316會員
51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