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牌》:阿嘉莎.克莉絲蒂系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什麼是最精彩的推理小說?我相信這在許多人的心理當中一定會有一套相當的推論,認為歐系的懸疑推理最為好看,或者日式的本格推理以及新本格推理,雖然我對於推理小說的歷史目前先不贅述太多,畢竟知識只有九牛二毛,因此不勘一提,可能要等到我近期下足功夫研究推理小說的發展史時論述吧。

比起講求福爾摩斯的物證推理,這篇《底牌》阿嘉莎.克莉絲蒂講求了多結構性、篇幅的描寫、被害人、兇嫌等的背景描寫,提供了多視角的可看性,也是這個時期一二戰的時候看得出的推理小說的作品改變,多了更多的視角以及可看性。尤其是阿嘉莎.克莉絲蒂,被公認為「偵探小說女王」,在一戰的經歷時曾經到過藥房工作過,這對她日後的創作經歷大有引響,日後的小說當中屢次不鮮的出現她對於藥學劑品的運用,左右了她對於凶殺案的一門技巧。

阿嘉莎.克莉斯蒂是我目前讀下來娛樂性最高,節奏最為帶動人心,緊張感以及謎底高潮迭起的作家。尤其是這篇《底牌》筆下的偵探赫丘勒.白羅,擁有細膩的人心觀察力,以及自由穿梭的行動力,還有左右理性思索的「灰色腦細胞」。白羅的套話技巧在這篇《底牌》時我們就可以看出他的冷靜以及幽默,還有對於人性的觀察,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這又被稱作為心論推理。白羅也是靠著這個武器去做出陷阱,並且利用絲襪的數量只有多少,來套出其中一個嫌疑犯的動機,這點真的令人覺得相當創新又狡猾。

白羅設下的陷阱還不只這些,在被暗殺的現場是屬於開放式狀態的空間,任何被邀請參加的賓客(總共八人不加上被害者)都是可以進出的情形下,主辦者謝塔納卻被謀殺,當時正在進行橋牌這項競技博弈,場地分割為隔壁房四人和收藏室的房間四人,在收藏室的房間當中謝塔納被殺害,凶器為放在收藏室內的刀子。這樣子分開的設計完全就是由意如此的,彷彿把四名擁有可疑過去的四人隔開與隔壁房的四人進行兇手對決偵探的遊戲一樣,當初看到時只能覺得生性狡詐的謝塔納被人謀殺果然只能說此人太過調皮,對於風險上的思慮則是愚昧。

白羅在蘇格蘭場巴鬥主任協助下完成了第一次的偵訊,詢問的內容比起巴鬥主任那種警察公式性的你與被害者的認識,以及離開場地的次數這種公式性的詢問上,白羅在這方面則是看準了另外一條路線,選擇詢問打橋牌時的技巧誰比較好,並且請嫌疑犯各個分開說出,這個目的是為了依照打橋牌的模式來分析人格,比如說羅伯茨醫生在打橋牌第三盤時叫的點數特別高,甚至叫上了十三墩的大滿貫,而梅雷迪則是打的不錯,卻有的拘謹了點,洛里默夫人則是打牌的高手,爐火純青的純熟,在技巧上冷靜有規局,德斯派少校則是打得很穩。白羅從這些細節的事像當中進行分析,並且著手於人格,並且在以人格分析行為及動機,不得不說,以當時1963年《底牌》的辦案手法相當貼近現代,會注重人格側寫與分析,並且不會放過日常細節以及前後的過去關係,所以說白羅就算搬到現代劇場也不會輸給現在的電視劇偵探。

再來的劇情發展則是被白羅的思緒拖著走,讀者完全陷入了白羅的推理當中,彷彿在公佈四位顯疑犯時更本不會發覺哪個才是真兇,因為四個角色都各懷鬼胎,擁有可疑的過去,甚至都因為某些原因殺害過人,因此每個謀殺謝塔納的動機都十分充足,畢竟被害者可是掌握著某人的把柄。彷彿就像是疊加好幾層的乳酪塔,後面的味道更加濃勁,一幕一幕的懷疑劇情不斷地誘導讀者去相信就是那個人,絕對沒有錯,對於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深思熟慮以及寫作手法的技巧我實在是敬畏三分,完全沒有弱點(或者是我沒有看出)任何挑剔的點,想破頭都覺得好像很合理,這就是阿嘉莎.克莉絲蒂可以讓不同年齡層閱讀的原因,不會有過多阻礙閱讀的部分,而且擁有可以訓練思考的故事迴路。最終在這裡我要向大家傳教阿嘉莎.克莉絲蒂,希望因為本篇閱讀《底牌》的讀者擁有美好的沉浸視閱讀體驗,迎來懸疑劇場的美好夜晚。



內容總結
底牌
5
/5
此專題與日本彌生時代那麼古遠的時代無關,只是單純「彌生」包含了三月的意義,冬天完結,草木新生的日子,聽起來非常正向陽光,某種意義上來說要說是單純或許也是,只是以主題性來說算不上什麼,也可以解釋成跨越了新的時代,超出了新的一年。本專題主要介紹著一些日常淺談還有書評,可以當成broadcast來收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義妹生活》由作者三河Ghost所創作,一開始以媒體混合的形式進行小說化。也就是說,一開始時是在youtube這個平台當作媒介,請聲優來扮演進行廣播劇的形式創作,而廣播劇的劇情與小說兩者好像有不同的玩味之處,頻道方面我會放在下方的連結處,之後有興趣的話可供觀看。 劇情概要: 劇情講述主角淺野悠太
5/5義妹生活
作者伊麗莎白.柯斯托娃在這本小說說撰寫裏頭肯定下了很多巧思與歷史背景,加上深思熟慮的縝密嚴謹的知料去帶出這部小說富有的味道。謎團與謎團之間的縈繞,書信的往返之間,不斷地去重複過去的記憶,這一部分可能會令一部分的人看得很混亂,在故事裡頭,總共分成了三個視角,首先是現在時間點為女兒的視角,撰寫的部分三個
發行於《月刊BIG GANGAN》的一部充滿大人戀愛的作品。在個人的閱歷經驗當中雖然並不能說有多麼豐富,戀愛漫畫的部分可能就少了一點。但是,我敢打賭這部《在超市後門抽菸的兩人》絕對可以打動各個年齡層(應該只有到十六歲至四十五歲區間)的青少年與中年人們,作者地主老師原先已經連載了一部《六靈天城市輪迴區
5/5在超市後門抽菸的兩人
屠龍者布倫希爾德的故事概要述說著人類攻打著名為「伊甸」的小島,據說是由神所創造,賜給動物們的樂園,人類無法觸及的聖地。就在某日砲火的轟擊之下,貪婪的人類為了獲得「伊甸」的碩果,卻也令慾望跟著艦艇沉淪。原因是這座島嶼的守護者「龍」所造成的,它們是神派下來的守護者,為了不讓汙穢的人類靠近「伊甸」。
5/5屠龍者布倫希爾德
根據自達夫尼.杜穆里埃的小說所改編,導演、監製由亞佛烈德.希區考克被喻作為「緊張大師」所執導。故事的開頭相當引人入勝,當初看的時候花了將近一分鐘的群鳥飛舞的片頭畫面,撥放著各種工作人員名單,隨後進入了主軸,以這個一分鐘的開頭與標題下,就帶動了人類對於「鳥」這種物種的疑問與懸疑,就算不知道本片為核心的
由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家庭劇長片,片名取自歌手鄧麗君1987年發表的單曲《別離的預感》中(别れの予感)中的一句歌詞。整部戲以是枝裕和擅長的日常節奏拍出的畫面,充斥著日本集合住宅等樣貌,並沒有如同大都會般繁雜喧騰,而是以靜謐為背影淡淡的透出返鄉般的悲傷與懷情感。故事的主角篠田良多時隔了一年返鄉回到清瀨市
《義妹生活》由作者三河Ghost所創作,一開始以媒體混合的形式進行小說化。也就是說,一開始時是在youtube這個平台當作媒介,請聲優來扮演進行廣播劇的形式創作,而廣播劇的劇情與小說兩者好像有不同的玩味之處,頻道方面我會放在下方的連結處,之後有興趣的話可供觀看。 劇情概要: 劇情講述主角淺野悠太
5/5義妹生活
作者伊麗莎白.柯斯托娃在這本小說說撰寫裏頭肯定下了很多巧思與歷史背景,加上深思熟慮的縝密嚴謹的知料去帶出這部小說富有的味道。謎團與謎團之間的縈繞,書信的往返之間,不斷地去重複過去的記憶,這一部分可能會令一部分的人看得很混亂,在故事裡頭,總共分成了三個視角,首先是現在時間點為女兒的視角,撰寫的部分三個
發行於《月刊BIG GANGAN》的一部充滿大人戀愛的作品。在個人的閱歷經驗當中雖然並不能說有多麼豐富,戀愛漫畫的部分可能就少了一點。但是,我敢打賭這部《在超市後門抽菸的兩人》絕對可以打動各個年齡層(應該只有到十六歲至四十五歲區間)的青少年與中年人們,作者地主老師原先已經連載了一部《六靈天城市輪迴區
5/5在超市後門抽菸的兩人
屠龍者布倫希爾德的故事概要述說著人類攻打著名為「伊甸」的小島,據說是由神所創造,賜給動物們的樂園,人類無法觸及的聖地。就在某日砲火的轟擊之下,貪婪的人類為了獲得「伊甸」的碩果,卻也令慾望跟著艦艇沉淪。原因是這座島嶼的守護者「龍」所造成的,它們是神派下來的守護者,為了不讓汙穢的人類靠近「伊甸」。
5/5屠龍者布倫希爾德
根據自達夫尼.杜穆里埃的小說所改編,導演、監製由亞佛烈德.希區考克被喻作為「緊張大師」所執導。故事的開頭相當引人入勝,當初看的時候花了將近一分鐘的群鳥飛舞的片頭畫面,撥放著各種工作人員名單,隨後進入了主軸,以這個一分鐘的開頭與標題下,就帶動了人類對於「鳥」這種物種的疑問與懸疑,就算不知道本片為核心的
由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家庭劇長片,片名取自歌手鄧麗君1987年發表的單曲《別離的預感》中(别れの予感)中的一句歌詞。整部戲以是枝裕和擅長的日常節奏拍出的畫面,充斥著日本集合住宅等樣貌,並沒有如同大都會般繁雜喧騰,而是以靜謐為背影淡淡的透出返鄉般的悲傷與懷情感。故事的主角篠田良多時隔了一年返鄉回到清瀨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原文撰於2013/08/03,已經是十年前的文章了,小時候看過幾本克莉絲蒂推理小說,大學時在學校圖書館看完了整套克莉絲蒂,這篇是在寫我與謀殺天后的初識、也推薦幾本我認為很精采的作品。
Thumbnail
小說作品的有趣之處就是永遠都可以在老梗裡面創新,這也是我很佩服作家的地方。每翻譯一本小說,都會有新的體悟,不管是對人生還是對語言都一樣。 我會特別記起來的單字,不見得是什麼難字,而是我想到不同的處理方式,或者是單純我沒遇過的單字或表達方式。總之就是記錄下來,讓大家參考參考囉。
Thumbnail
在這位推理天后的筆下,我總能感受到角色們完整的生命力。尤其《一個都不留》這部作品更是如此,彷彿能親眼目睹各個主角躍然紙上,宛如欣賞了一場令人拍案叫絕的舞台劇,欲罷不能! 而阿嘉莎.克莉絲蒂那樣使人想一本接一本續讀不斷的魅力,我想是身為推理迷的我與眾人皆有目共睹的。
Thumbnail
最近readmoo狂推《阿嘉莎.克莉絲蒂:謀殺天后與她的未解之謎》,因為因為腦波弱,看到有打折就買回來,看完後很有感,就找了最近翻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 》來看,一片在Netflix找到,一片在Disney+找到,過了一週充實的阿嘉莎.克莉絲蒂閱聽週。 小時候看了很多克莉絲蒂的小說
Thumbnail
網上串流影視風行之後,各種影劇百花齊放,帶給我們休閒時取之不盡的娛樂。我從小愛讀偵探小說,從啓蒙的福爾摩斯到亞森羅頻,接著是通俗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都是從英國開始的推理探案。有了串流Stream之後,偵探推理影集更是目不暇接;
Thumbnail
《13.67》是一部由六個獨立的中篇本格推理故事組成的作品。每一個故事都涉及一大反轉,最後一個故事甚至大反轉到第一個故事,作者更認為微觀之下本作是本格推理,宏觀下卻是寫實派的社會作品。閱讀本書除了可享受懸疑推理之樂外,也可以長知識。
Thumbnail
大家若注意到我的書單,不難發現我偏愛偵探、懸疑和推理這些類型小說。 其實自小學開始,我就對這些故事十分著迷,也許是我那股強烈的好奇心(八卦🙊)令我對解謎遊戲無法抗拒。儘管是虛構故事也好,真相大白的感覺就是痛快。
Thumbnail
#阿加莎是誰# 原名阿加莎·克裏斯蒂,是20世紀全球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偵探小說作家,被譽為“偵探小說之母”。 她的作品不僅在文學領域具有極高的成就,還在戲劇、電影、電視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特殊設定推理」這稱呼過去一年在華文推理圈越來越廣泛,出現不少相關文章、講座、專訪等延續相關討論,更已有人開始直接用來討論華文推理作品。 特殊設定推理的故事必然超現實,且每部作品的架空規則都不一樣。那麼,有沒有一套共通準則去評價這些作品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原文撰於2013/08/03,已經是十年前的文章了,小時候看過幾本克莉絲蒂推理小說,大學時在學校圖書館看完了整套克莉絲蒂,這篇是在寫我與謀殺天后的初識、也推薦幾本我認為很精采的作品。
Thumbnail
小說作品的有趣之處就是永遠都可以在老梗裡面創新,這也是我很佩服作家的地方。每翻譯一本小說,都會有新的體悟,不管是對人生還是對語言都一樣。 我會特別記起來的單字,不見得是什麼難字,而是我想到不同的處理方式,或者是單純我沒遇過的單字或表達方式。總之就是記錄下來,讓大家參考參考囉。
Thumbnail
在這位推理天后的筆下,我總能感受到角色們完整的生命力。尤其《一個都不留》這部作品更是如此,彷彿能親眼目睹各個主角躍然紙上,宛如欣賞了一場令人拍案叫絕的舞台劇,欲罷不能! 而阿嘉莎.克莉絲蒂那樣使人想一本接一本續讀不斷的魅力,我想是身為推理迷的我與眾人皆有目共睹的。
Thumbnail
最近readmoo狂推《阿嘉莎.克莉絲蒂:謀殺天后與她的未解之謎》,因為因為腦波弱,看到有打折就買回來,看完後很有感,就找了最近翻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 》來看,一片在Netflix找到,一片在Disney+找到,過了一週充實的阿嘉莎.克莉絲蒂閱聽週。 小時候看了很多克莉絲蒂的小說
Thumbnail
網上串流影視風行之後,各種影劇百花齊放,帶給我們休閒時取之不盡的娛樂。我從小愛讀偵探小說,從啓蒙的福爾摩斯到亞森羅頻,接著是通俗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都是從英國開始的推理探案。有了串流Stream之後,偵探推理影集更是目不暇接;
Thumbnail
《13.67》是一部由六個獨立的中篇本格推理故事組成的作品。每一個故事都涉及一大反轉,最後一個故事甚至大反轉到第一個故事,作者更認為微觀之下本作是本格推理,宏觀下卻是寫實派的社會作品。閱讀本書除了可享受懸疑推理之樂外,也可以長知識。
Thumbnail
大家若注意到我的書單,不難發現我偏愛偵探、懸疑和推理這些類型小說。 其實自小學開始,我就對這些故事十分著迷,也許是我那股強烈的好奇心(八卦🙊)令我對解謎遊戲無法抗拒。儘管是虛構故事也好,真相大白的感覺就是痛快。
Thumbnail
#阿加莎是誰# 原名阿加莎·克裏斯蒂,是20世紀全球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偵探小說作家,被譽為“偵探小說之母”。 她的作品不僅在文學領域具有極高的成就,還在戲劇、電影、電視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特殊設定推理」這稱呼過去一年在華文推理圈越來越廣泛,出現不少相關文章、講座、專訪等延續相關討論,更已有人開始直接用來討論華文推理作品。 特殊設定推理的故事必然超現實,且每部作品的架空規則都不一樣。那麼,有沒有一套共通準則去評價這些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