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代洗腦手冊—師父就是這樣練成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1995年3月20日東京,初春,天氣晴

早上七點多的東京地鐵,此時正逢尖峰時刻,電車內擁擠不堪,上班族行色匆匆,沒有人注意到五位變裝男子正在各車站伺機而動。其中一位在七點四十八分進入一號車廂,該男子喃喃自語,雙手不斷來回摩擦,神色異常緊張。前方就是新御茶水站了,該男子突然起身,轉身拿傘用力地刺破腳邊的袋子。其餘分佈在各個車站的男子也一一戳破腳邊的袋子。

這時開始有乘客倒下,在電車內造成一陣恐慌,無色無味的沙林毒氣正在車廂肆虐,隨著乘客的走動飄向別的車廂,其餘乘客也無法倖免,最終造成14死6251傷的慘劇,此為震驚世界的奧姆真理教毒氣攻擊事件

raw-image


何謂洗腦

消息一出立刻驚動世界,奧姆真理教過去的惡行也一一浮出水面,本書列舉幾位教徒的入教過程,揭露其不為人知的內幕。像是洗腦的「逆向工程」,藉由拆解洗腦的慣用手法,破解其不為人知的一面。

作者苫米地英人為認知科學、電腦科學家,當年曾多次與奧姆真理教交手,協助許多教徒脫離教團,重獲自由。他對洗腦的定義是控制他人對價值觀的選擇,進而帶給自己利益


信仰的崩壞

奧姆真理教不同於一般的邪教,它的野心不僅在斂財與騙色。隨著教團人數不斷擴張,1990成立真理黨,為進軍政壇做準備。而後推出的日本香巴拉計畫更是「宏大」,欲取天皇而代之,成立一個政教合一的獨裁政權。毫無意外,這些計畫都以失敗告終,但也因此加速了恐怖活動的推動。

一開始奧姆真理教只是日本的新興宗教之一,把印度教、瑜伽、氣功等教義集合複製貼上,在泡沫經濟時期風靡一時。最初的宣傳重點為瑜伽和打坐,在一套練習之下許多教徒的身體狀況漸漸改善,口碑慢慢建立起來,有了一批死忠信徒。

接著麻原開始塑造其教主的「神通」,開始以「超能力」為號召,拍攝了一張他懸浮在半空中的照片,在技術造假資訊不普及的年代,這張照片起了很大的作用,信徒的人數開始暴增。

封鎖資訊是其慣用的手法之一,眾多信徒辭掉工作、離開家庭,切斷所有社會關係,他們盲目追隨教團、聽從上級指揮,過著百人規模的集體生活,完全與世隔絕,為洗腦創造一個絕佳的環境。

另外他們也運用恐懼支配,如有人試圖反抗時,就會被迫觀看血腥影片,並不時灌輸「如果拋棄這個信仰,就會下地獄」等觀念。許多信徒深信不疑,即便有人心生退意,也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離開。仍有一些執迷不誤的人在毒氣事件發生後,依舊堅定地認為這些全都是警方的陰謀。


raw-image


洗腦已深入日常生活

「洗腦是一種高科技的手段」

「我才不會被洗腦!」

大眾對於洗腦的誤解,認為它只存在於某些社會新聞中,是不法分子專用的工具,但事實上洗腦早就滲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作者指出,恐嚇及暗示性的廣告標語,就是一種洗腦的手法

例如醫美廣告渲染外貌焦慮,不斷誇大外表的重要,攻擊所有不符合「標準」的人,before、after之間「奇蹟」似的轉換,試圖灌輸大眾單一且呆板的審美,他們希望「未達標」的人會如過江之鯽地湧入診所,看著醫生在他臉上畫線,哪個地方要窄幾吋、哪些地方要再墊高,與流水線上的標準化流程如出一轍。

瘦身廣告也是同樣的操作手法,不斷灌輸螢幕中纖瘦的女性才是「標準身材」,在狹隘的價值觀中贅肉是原罪、食慾也是,但只要購買他們家的產品,一切就會迎刃而解。

這樣的操作實際上就是一種洗腦手法

洗腦絕對不是特殊的儀式,也不僅限於特殊狀況才能施行,而是如家常便飯一般存在於日常生活中。


腦部的運作

大腦基底部有一套網狀活化系統RAS,會篩選出特定資訊,其餘資訊會被忽略掉。例如一名男子得知妻子懷孕後,他開始注意懷孕的相關事物,發覺生活週遭原來有這麼多孕婦。

但網狀活化系統RAS系統發揮得越頻繁,就越容易產生盲點,只篩選重要程度高的資訊,言下之意就是拋棄除此之外的資訊

最可怕的不是看似神秘的陰謀論,而是一些我們早就習以為常的洗腦手法。


讓人拒絕真相的方法

網狀活化系統是一把雙刃劍,凡是經它認定的重要資訊,人類的感官就會積極去收集,與此同時大腦便不再接收其他訊息。

對於洗腦者而言,只要把「這件事很重要」植入他人的腦海裡,當同一類信息被重複、不斷輸入大腦,該訊息可能會動搖聽著原本的想法。只要建立起足夠的信任度,訊息接收者就會深信不疑。

真的這麼簡單?事實可能比你想得更容易,各黨派的支持者、某宗教的信徒、某權威人士的支持者、甚至是沈迷追星的粉絲,這些人盲從的程度超乎想像,他們幾乎是無條件地相信、照單全收,更遑論查證。


raw-image



擅長學習的人更容易被洗腦

作者強調擅長學習的人,接受洗腦的反應較佳

因為洗腦和教育的方法完全相同,人在學習的時候,腦內會自然改變意識狀態,在此狀態下可以快速提升效率。他們擁有高度集中力超強的背誦能力,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性,容易讓人在反覆地灌輸被說服,進而成為最虔誠的信徒,同時也最難脫離控制。

奧姆真理教中信徒許多有理科、醫科背景,攤開名單:

林郁夫(慶應大學醫院部心臟外科專業)、遠藤誠一(京都大學醫學博士班)、土谷正實(筑波大學化學博士班)、中川智正(京都醫科大學醫學部畢業)、早川紀代秀(大阪大學工學研究所)、豊田亨(東大物理研究所)、端本悟(早稻田法學部)、林泰男(工學院大學)、廣瀨健一 (早稻田應用物理學科)、横山真人(東海大學應用物理學科)、新實智光(愛知大學法學部)、岡崎一明(山口縣立小野田工業高校計測科)土谷正實(筑波大學大學院有機物理系)、遠藤誠一(京都大學醫學系研究所攻讀博士)…….。

因此有媒體稱此次事件為「菁英團體的犯罪」

理性並沒有幫助他們明辨是非,反而成為作惡的最佳助力。他們被麻原描述的「理想國」所蠱惑,仿製槍械並成功合成沙林毒氣、參與事件策劃,是教主最得力的左右手。

日本催眠協會理事南裕先生曾說:「對東京大學學生施展催眠術,我從未失敗過。」


拒絕洗腦

為了避免輕信資訊的操作,必須自己成為資訊的使用者,能冷靜面對各種資訊,並具備直搗事件核心的能力。

《人心使用說明書》一書中提到,在面對傳銷組織或邪教時,有兩個決定因素決定哪些人更容易被洗腦

  1. 是否自願參加
  2. 組織所傳遞的訊息與參與者的自我概念是否密切相關

一般來說,容易被洗腦的訊息,通常與個人的核心自我概念相關,例如,對外表很在意的人,就容易陷入醫美相關的騙局;如果注重健康的人,就比較容易陷入保健品的騙局。所以老年人更容易陷入保健品騙局,因為他們最重視健康健康。如果遭逢經濟困頓,更要小心那些聲稱可以輕鬆賺大錢的組織,這也是為什麼經濟越不景氣,金融詐騙發生率越高

歸根究底,為何會被他人洗腦?一部分原因在於迷失自我。作者所指的自我,與核心自我概念相關,也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及想做的事,沒有清楚的目標,身處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容易被帶偏。偏聽偏信為大忌同時喜歡跟風、隨大流的人,也容易被他人洗腦

另外,多給自己考慮的時間,強力推銷或洗腦通常會傳遞一種壓迫的訊息,「過了這個村兒,沒這個店兒」,「現在不決定之後可能就沒了」,要不就是採人海戰術給聽者壓力,迫使你當下做出決定。一些人可能會在這種情況下,稀裡糊塗地買了一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或是被天花亂墜的話術所惑,加入來路不明的(傳銷)組織。最重要的是不要當下做決定給自己一點緩衝時間,方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avatar-img
89會員
50內容數
無論時代如何變換,歷史的巨輪它不曾停歇,它所展現的是一個時代的記憶,有時遠比小說更精彩。這裡定期為您摘錄一個歷史片段,為您講述一段動人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4/03
2
謝謝分享!
2
日冕-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2
1
❦ 莊小昕 不客氣~覺得這是挺有趣的主題,但又有點沈重。
1
日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高壓成為常態的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的職場、復雜的人際關係、萬物齊漲的大環境。所有人如同一個失去卸壓閥的壓力鍋,時刻經歷著情緒波動,一不留神,負面情緒如暴風般席捲而至。許多人外在的武裝看似牢不可破,但卻禁不起絲毫觸碰,可能會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間點潰堤。
2023對我來說是特別的一年,可以說是重新啟動、砍掉重練的狀態。在這個時間點回顧2023,算是對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一種反思,記錄去年的一些重要變化。 變與不變 2023變動不斷又充滿挑戰,但某些變化是緩慢且細微的,在忙碌的生活這幾乎無法察覺。第一次感受與往年大不相同的時間點,是聽到誠品熄燈
在討厭的人面前「隱身」之餘,又不會得罪人,社群媒體解決了真實社交所作不到的「快意人生」。自由的發言的同時,也可保持部分隱私。在虛擬世界拉上一道又一道的封鎖線,形成一個封閉的場域,天天浸泡在同溫層的糖水裡,思維也越發固化。
在生活中融入這三種情緒,就能幫助我們更快達成目標、對抗孤獨還有改善健康。我們的世界正在快速改變,從前在職場制霸的技能和策略,到今天未必適用。必須重新思考社會互動與情緒本質的重要性,才能在追求個人目標、改善身心健康的同時,在瞬息萬變的職場有一席之地。
何謂獨立思考?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獨立思考就是擁有自己的觀點,在自己的認知系統中做出判斷。但本書的兩位作者-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則給出另一條思路: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桑塔格以土星來描述憂鬱的特質,這不僅是對於人物的剖析,也是她的自我投射。摩羯座的她自帶土星氣質,評論風格犀利,帶有她深刻的洞見,僅用寥寥數語,藝術家們鮮明的形象就躍然紙上。
在高壓成為常態的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的職場、復雜的人際關係、萬物齊漲的大環境。所有人如同一個失去卸壓閥的壓力鍋,時刻經歷著情緒波動,一不留神,負面情緒如暴風般席捲而至。許多人外在的武裝看似牢不可破,但卻禁不起絲毫觸碰,可能會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間點潰堤。
2023對我來說是特別的一年,可以說是重新啟動、砍掉重練的狀態。在這個時間點回顧2023,算是對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一種反思,記錄去年的一些重要變化。 變與不變 2023變動不斷又充滿挑戰,但某些變化是緩慢且細微的,在忙碌的生活這幾乎無法察覺。第一次感受與往年大不相同的時間點,是聽到誠品熄燈
在討厭的人面前「隱身」之餘,又不會得罪人,社群媒體解決了真實社交所作不到的「快意人生」。自由的發言的同時,也可保持部分隱私。在虛擬世界拉上一道又一道的封鎖線,形成一個封閉的場域,天天浸泡在同溫層的糖水裡,思維也越發固化。
在生活中融入這三種情緒,就能幫助我們更快達成目標、對抗孤獨還有改善健康。我們的世界正在快速改變,從前在職場制霸的技能和策略,到今天未必適用。必須重新思考社會互動與情緒本質的重要性,才能在追求個人目標、改善身心健康的同時,在瞬息萬變的職場有一席之地。
何謂獨立思考?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獨立思考就是擁有自己的觀點,在自己的認知系統中做出判斷。但本書的兩位作者-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則給出另一條思路: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桑塔格以土星來描述憂鬱的特質,這不僅是對於人物的剖析,也是她的自我投射。摩羯座的她自帶土星氣質,評論風格犀利,帶有她深刻的洞見,僅用寥寥數語,藝術家們鮮明的形象就躍然紙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從唯識論角度出發,探討獨處焦慮,並以數據分析方式闡述如何透過覺察與調動第八識(潛意識)來轉化負面情緒,找回內在平靜。
Thumbnail
【惡意杜蘇拉】by 戈鞅 -現代、都市、商戰、豪門、懸疑、群像劇 -人性的美好,是惡與善的總和 -篇幅:105章,4番外 / 字數:344,735字 -評分:5.0 / 5.0
Thumbnail
無限賽局的力量:重新定義人生與工作的成功法則 🌟 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人們不斷被推動著向前、向上競爭,思緒總放在想贏得比賽、站上金字塔頂端,卻常常因為達到設定目標後的空虛而失去動力。究竟,我們該如何找到一種持久的驅動力來實現人生的真正價值?這就需要我們轉換思維......
Thumbnail
關於短篇小說《聖羅罕市電車夜話》第10話〈人間垃圾的歸宿〉的二三事──
Thumbnail
安全/人權?隱形的監視vs.神祕的「二處」……Day 7,案情急轉直下!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關於短篇小說《聖羅罕市電車夜話》第4話〈車廂末座的乍然凝眸〉的二三事──
Thumbnail
當我踏進火車站的大門,期待著一趟平靜的旅程,卻在那裡遭遇了一段令人心酸又無奈的經歷。在火車站前,我被一些充滿異味的流浪漢盯著,他們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其中一些人顯示出明顯的精神異常症狀,相信在這被騷擾的,一定不只是我。 他們破爛的衣物和憔悴的面容,或臥在街邊牆角,或似遊魂自言自語,彷彿是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從唯識論角度出發,探討獨處焦慮,並以數據分析方式闡述如何透過覺察與調動第八識(潛意識)來轉化負面情緒,找回內在平靜。
Thumbnail
【惡意杜蘇拉】by 戈鞅 -現代、都市、商戰、豪門、懸疑、群像劇 -人性的美好,是惡與善的總和 -篇幅:105章,4番外 / 字數:344,735字 -評分:5.0 / 5.0
Thumbnail
無限賽局的力量:重新定義人生與工作的成功法則 🌟 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人們不斷被推動著向前、向上競爭,思緒總放在想贏得比賽、站上金字塔頂端,卻常常因為達到設定目標後的空虛而失去動力。究竟,我們該如何找到一種持久的驅動力來實現人生的真正價值?這就需要我們轉換思維......
Thumbnail
關於短篇小說《聖羅罕市電車夜話》第10話〈人間垃圾的歸宿〉的二三事──
Thumbnail
安全/人權?隱形的監視vs.神祕的「二處」……Day 7,案情急轉直下!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關於短篇小說《聖羅罕市電車夜話》第4話〈車廂末座的乍然凝眸〉的二三事──
Thumbnail
當我踏進火車站的大門,期待著一趟平靜的旅程,卻在那裡遭遇了一段令人心酸又無奈的經歷。在火車站前,我被一些充滿異味的流浪漢盯著,他們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其中一些人顯示出明顯的精神異常症狀,相信在這被騷擾的,一定不只是我。 他們破爛的衣物和憔悴的面容,或臥在街邊牆角,或似遊魂自言自語,彷彿是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