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發生的事,待一段時日後,將所有情緒抽乾,真空後保存在記憶深處。即使當初深陷其中,現在看來不過是荒謬的鬧劇,將它們串起、風乾,品嚐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從前讀胡晴舫的辦公室,感觸不深,覺得就是單純的文學創作,畢竟哪有這麼多「神經失常」的人。但自從上班後,某些章節看起來愈發真實,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從她對角色的刻畫、嘲諷的力度,乃至意想不到的結局,再再呼應書中的第二章『辦公室是一座瘋人院』。
職場的勾心鬥角屢見不鮮,說來說去都是那幾套,雙面人、牆頭草、馬屁精與皇親國戚大亂鬥,職場果真如戰場。但至今還令記憶猶新的,是那些荒謬的人、事、物,一些無法解釋的行為、公司內部的不可說,共同構築了我的職場記憶。
前幾天聽朋友說起前公司的「怪談」,讓我想到一次詭異的實習經歷,雖然年代久遠,但某些細節現在想來仍覺得詭異。那是一家50年歷史的老公司,在傳統產業名氣不小。員工多半都在大陸廠,台灣總部大約二十人。辦公室位於市中心,交通方便,附近商辦大樓林立。 從各方面看,都是不錯的缺。
投完履歷,隔天便接到人資的面試通知。到公司樓下,那是一棟舊大樓,燈光昏暗,電梯裡燈泡忽明忽滅,活像香港恐怖電影中的場景。抵達六樓,公司在左側盡頭,辦公室整體還算新,所有東西井然有序,每個人的隔間也不小(那時還沒出社會只注意這些)。
與人資談了半個小時,中間問了些學校和比賽的事,其餘時間都在閒聊,算是相談甚歡。幾天後收到通知下禮拜一報到,高興之餘同時哀嘆暑假提早結束。點開附件一看,密密麻麻的公司規定與報到事項,想不到公司對實習生也如此「重視」。
目光掃到服儀規定,某條寫著只能穿裙子,為了這個再度與人資確認,她輕快地說「 對喔,一週五天都要穿」。心想,X的,我只有一件裙子,為了實習還要去買,殊不知更怪的事還在後頭。
週一去公司報到,人資帶著我介紹公司環境,順便和其他同事打招呼。繞場一周後,最後安排我在一個靠窗的位子入座。桌上有一些公司介紹和產品型錄,最下方是一本小冊子,封面沒有任何文字,像是影印店的產物。翻開來看,內容可以說是各種口號與肯定語大集合。
正納悶它的作用時,門口的鈴聲大作,嚇了一大跳。旁邊同事指著那本小冊子,示意我到前方廣場。待集合完畢後,所有人開始朗誦:「我XXX,今天要做個快樂的人,盡職盡責、勤勞本分………」。同事們認真的程度超乎我的想像,如同一群誦經的僧人,聲音在公司迴盪,透著一股古怪的氛圍。
但裡面的用詞始終讓我出戲,諸如「公司是我第二個家」、「我愛同事」等過時用語。唸完整整五頁,終於到下一個環節,同事們一一報告目前的工作進度,隔壁的男同事站得筆直,大聲說出今天目標。接著輪到我,我硬著頭皮,用正式的語調,套用模板的術語,講完一整段自我介紹,所有人和我點頭示意。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