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那些悲慘的現實和殘忍的殺戮套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台灣,但透過閱讀朱宥勳的《以下證言將全被否認》,確實幫助我在想像這方面的事件時更有畫面。
《以下證言將全被否認》並不像是「一般」的小說,用較長的篇幅去寫一個完整的故事,反而像是用五篇從不同敘事者角度寫的報導,但這五種角度的敘事讓讀者能夠站在多個立場去想像如果自己處於戰爭中的模樣,也再次將戰時的黑暗和戰後的混亂用相當清楚的文字架構勾勒出來。其中,《何日君再來》和《南方的消息》兩篇是我相對比較喜歡的故事。
有一點年紀的讀者應該都聽過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這首歌,在金門讀書的我也透過北山播音牆再次理解到當年國共內戰時,國民黨是如何用音樂和香甜柔軟的廣播執行心戰的,所以當我讀到這篇隱喻滿滿的文章時,腦海中不斷重複播放著那首何日君再來,讀到「戰後」的共軍老兵因為各種原因留在台灣當「新國民」,因為身份而格格不入,懷念著往日軍中故友的故事,更直接聯想到國共內戰結束之後的外省兵們因為各種原因被「困」在島內,我想作者是想用類似的架構幫這個時代的讀者用更貼近的方式去想像台海戰爭的「發生」、「進行」和「後續」吧?畢竟如果真的發生戰爭,哪些聽起來已經很古老的故事,都會再次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另一篇《南方的消息》則是藏了《異域》這個作品在裡頭。我雖然沒有讀過《異域》,但是電影卻看了好幾次,雖然內容因為年代久遠已經不記得多少,但電影裡的角色總是灰頭土臉,臉色慘淡的畫面在我心中卻留下了一點陰影。在我小時候,很流行軍人電影,大部分的電影如《報告班長》系列,都把當兵拍的太勵志、太正向,導致小小年紀的我人生第一個志向是當軍人,對於穿著迷彩服保衛國家這件事非常嚮往。
直到我第一次看完《異域》這部電影,讓我整個人對於「報效國家」這件事幻滅。
而《南方的消息》這個故事延續著《異域》的故事背景,講述著在這片地區的人們努力讀書為的就是到台灣去闖出一片天,畢竟對這片地區的人來說台灣還是他們心裡的中華民國,而主角也是順著這個思路來到台灣從事政治工作,一路成為政治中心的幕後人物,當台海戰爭爆發前夕,主角意外和失聯多年的老朋友聯繫上,雖然早已知道他選擇和自己完全相反的道路,到中國的某個當家人物底下做事,但兩個理因不相為謀的人因為兒時的情意和各自政治利益再次連絡上,也成為了台海戰爭中的兩個重要角色。
我很喜歡《南方的消息》裡採用幕僚的視角去寫整個戰爭過程中的台海關係,因為通常在戰爭作品裡我們能看到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因為戰爭家破人亡、因為戰爭流離失所卻根本不知曉戰爭的意義。然而在本篇故事之中很直接地寫出引發戰爭的原因,雖然很殘酷但卻極為合理,那就是因為上位者的個人政治利益而發動戰爭。
當然,故事的最終埋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彩蛋」,這使得這篇故事的豐富性大為提升,在描寫人和人之間的情感的部分,整本書中作者只有在本篇故事特別有著墨,不知道是否是刻意為之,但總之我相當喜歡在混亂時代的真摯情感,因此《南方的消息》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而作者也以這篇文章得到了第三屆葉石濤文學獎的短篇小說文學獎,真是實至名歸!
總體上而言,《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是一本特殊而有趣的戰爭小說,五篇故事加上特殊的序以及後記大該花了我不到兩個小時的閱讀時間,但是故事裡面埋的彩蛋和隱喻卻是讓我在整本閱讀完畢之後再多次翻回某幾個橋段反覆確認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如果對歷史或文學有興趣的讀者閱讀起來會相當過癮,雖然這不是一本傳統的長篇小說,但是整體的閱讀體驗是很順暢,而且令人得到滿足的!
選擇在二二八紀念日當天寫這篇文,其實目的也是希望台灣人能夠始終記得島嶼上曾經發生過的、因為戰爭所帶來後續的一些傷痛和遺憾。上一次發生在和台灣最相關的戰爭距今已經快八十年,近幾代台灣人甚至幾乎沒有感受過自由被箝制、活在被政府監視的恐懼之下,然而歷史是一部不斷重演的小說,如果我們只活在美好無慮的小世界裡,等到哪天回頭才發現自己又要被時代的洪水淹滅了,那或許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