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改革挑起台派覺醒:關於青鳥的自我質疑與論證】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

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即便用反送中、美麗島、六四的例子來論辯有過於偏剖;但現實卻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事實(註解一):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註二)、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註三)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當我思忖這個問題時,同時也必須不斷抱持著遲疑的態度:比方我們是否也是這片土地迫害者?(註四)又或者在這個前提下讓我所主張的台獨又成為一種空泛不正當的立場(註五),甚至在台灣恐將被這不斷靠攏的中國勢力所併吞時…身為小國並以台獨/華獨繼續抗衡著的我們有天也會成為另一個香港呢?(註六)很抱歉我們的民主先進英雄們,臺灣現在甚至還處在一個模糊的邊陲、並不斷受迫而走向倒退,如此偌大的焦慮我卻無法到盡結論。(註七)


然而談到這我還是要話癆的詭辯下去:每一次學運都是一次覺醒時刻,也正因如此我們不斷將歷史事實與現狀並行討論,那在一切癥結點明朗化之後,我堅信辯證是我們所能辨析出臺灣未來的方法。希望仍在、意志猶存,相信這段民主之路有你有我就還有機會,只要我們願意發聲,無論是透過什麼形式爭取,那民主運動就會持續下去。


此外覺醒時代是資訊迸發出來的結果,無論是退草或是任何時機點加入成為草的人,每一團塊都會有各自需要釐清的觀點(過去反服貿黑箱是我們民意伸張的一次)而歷史之中又不乏出現各種政治爭議退黨退水的賢達,既已事實前提下,覺醒世代從政黨、人民對於公共事務各方面的探討都將從他們認知的觀點判讀自己的選擇,因此本次國會改革應是再一次民主興亡的交會時刻,而人民如何辯證與選擇,是據以力爭或是輿論譁然,覺醒世代的自由心證確實也映照著民主制部分多數權益代表主流民意的展現途徑,除了更多人覺醒、意識到問題嚴重性而有所認知並選擇站聲表態等等參與,當前以覺醒談起一個民主制度與之掛鉤的公民參與度這同時也是民意展現的關鍵 。我們不能就這麼算了🥺


註一:香港反送中經歷中共暴力壓制失敗、民主化運動自美麗島事件結束過去威權體制下對於二二八/白色恐怖/戒嚴等一黨獨大問題;甚至中國六四,應是我們面對威權下所需引以為戒的問題。

延伸: 香港逐漸中國化或將稀釋新舊香港人的意識型態,而不苟於中國體制的群類,在情勢下顯然保持緘默(或逃亡)是否也與國台辦近年軟硬兼施的態度有關,亦即留島不留人/武統/分治等論述。


註二:台灣民主與爭取民主先進的主張沒有白費,即便他們在槍口上,卻仍頑抗面對白色恐怖、二二八、戒嚴,甚是發起集會、創黨更面對被消失威嚇而自美麗島案推翻過去暴政。


註三:境外威脅擴及至我們在台獨/華獨的時空背景認知錯亂牽連的因素很多:教育/資訊導致滑坡謬誤、認知不足或前因後果的資訊導致落差,這層層罣礙倘若無從討論,而形同差集的民意又如何迸發思考空間,亦即隨著同溫層相仿,逐漸傾向單一資訊的癥結點顯難無法比較出差異並找出突破口,而回到這片土地的認同問題,如千禧嬰兒潮等不同世代轉替有所出現認知斷層,倘若沒有歷史背景與以依託、我們又如何探討轉型與修正的可能? 民主與我們的關係甚微,原委則是彼此總是相望著,而受限於自身的我卻已無法辨析台獨、華獨、統派及自身主正當性,而在這些主張之外,我仍畏卻自己正樹立著敵人。

延伸:獨立性與正當性的論述成為一種桎梏

台灣現行法制問題(甚至沿用部分中國憲法:比方台灣省),便需要進行憲法修正(如同部分所稱之為政治遺毒) 不過台灣由於多種政治/經濟/外交脅迫問題,要聲稱台灣/中華台北/中華民國都有所困難,之所以用台灣/中華民國相互依存來論述(同時,我們也不乏存在認同台灣歸屬於中國的的聲音),即便我們冀望實現華獨/台獨的主張,而既存的台獨去留問題卻都需要一個更具體的論證鞏固我們自身。


註四:我們既已是這片土地的加害者與迫害者:如是沒有人是局外人的原民問題(容我無限擴張),從台灣經歷日軍皇民化戰敗解體、國民政府戰逃侵台(強佔),到底當前的台灣人是漢人/偷渡來的那一群、平地化(平埔族)亦或者是以領土主體性為意識形態的主張認定台灣是一個國家,在前沿下的我似乎都成為原民主人的迫害者(我無法將理想訴諸社會,又因多方問題寸步難行、無從申討,形同過度失、消費價值)


註五:台灣歷史論證空間的空泛、制度架空,這些缺乏知識、論述、資訊正當性的問題顯然也是台灣主張自身是一個國家的癥結點(也是我詬病的地方)


註六:台灣被併吞是小國不希望的結果,但若我們不繼續為民主抗爭而犧牲經濟,孤立無援的我們勢必淪落成為下一個香港。而台灣經濟/技術顯然是我們能夠與之抗衡的其一方式(除了民主外的實質競爭力;但不是唯一)。


註七:民主英雄走向垂老仍未看到台灣獨立是現狀窒礙難行的事實(與台灣先進看齊是我意志與感慟),我們也積極尋找突破口,但在我們還不放棄的努力下,民主運動就還會繼續;而倘若連我們都選擇緘默,等於我們放棄發聲,顯然也會讓民主不了了之,倒退成為一個被剝奪自由的國。



39會員
91內容數
生活的哭悲與無常,就用一杯酒水惜別你的的放蕩時光,今天的你還好嗎?本專題是由所製作的【哭悲無常】專題,以廣播及短文集形式,重新詮釋電影中的文化符碼;包括文化與公共的討論範疇,藉由影像語言的解構,提出我們對當代文化的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