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釘插足底不自知!? 糖尿病足潰瘍治療不是只有截肢 拖越久才會截肢風險加倍!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鐵釘插足底不自知!? 糖尿病足潰瘍治療不是只有截肢 拖越久才會截肢風險加倍!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鐵釘插足底不自知!? 糖尿病足潰瘍治療不是只有截肢 拖越久才會截肢風險加倍!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糖尿病足潰瘍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困擾,但是很多患者會因為擔心需要手術,而不敢就醫治療。」嘉義基督教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方前量醫師指出,「其實,沒有及時就醫治療,糖尿病足傷口往往會潰爛、感染,拖得越久、截肢的風險越高!」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糖尿病就醫人數持續增加,2022年糖尿病就醫人數已達256萬人,其中20歲至未滿60歲約83.5萬人。方前量醫師說,如果沒有把血糖控制好,經過幾年後便可能出現神經病變、血管病變,而漸漸造成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潰瘍迷失要破解

糖尿病足潰瘍迷失要破解


非都會區的糖尿病足盛行率會比都會區高,在糖尿病患的一生中,可能有三、四成會遭遇糖尿病足潰瘍。方前量醫師說,大多數患者可能在經歷較輕微的糖尿病足潰瘍後,便曉得要好好照顧。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會因為家庭、工作的關係,而反覆發作。


「面對糖尿病足潰瘍,患者或家屬可能會有錯誤的迷思,認為接受手術會讓狀況更嚴重。」方前量醫師說,「正確的治療觀念是只要發現糖尿病足潰瘍,就應該及早請求專業醫師介入治療,才能避免進展為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或大範圍壞死,保住生活自理功能或維持工作能力。」


很多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還會擔心傷口感染而不敢洗澡、不敢沖水,這也是錯誤的觀念。方前量醫師說,其實患者可以使用乾淨的水沖澡,然後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再換藥包紮。如果不清洗乾淨,放任傷口周圍堆滿汙垢,感染風險反而會大幅上升。



幫助傷口進展,加快癒合速度


發現糖尿病足傷口感染時,一般都會做細菌培養,然後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方前量醫師說,如果有壞死的組織,便需要徹底清創,移除壞死、腐爛的組織。


在控制感染後,可以開始使用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方前量醫師指出,所有的傷口都會經歷發炎期、增生期、成熟期,而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能夠調節傷口處的M1/M2巨噬細胞,幫助傷口從發炎期進展至增生期,促進血管新生、纖維母細胞增生,加快傷口癒合速度。


幫助傷口進展,加快癒合速度

幫助傷口進展,加快癒合速度


使用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進行傷口照護的流程很簡單,只要先使用生理食鹽水把傷口清洗乾淨,再塗上薄薄的藥膏,然後就可以包紮。經過醫護人員的指導後,大多數患者與家屬都能夠順利完成。


方前量醫師分享,有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在這幾年間,因為糖尿病足潰瘍住院7、8次,每次都要清創、切除壞死的組織。最近患者再度住院,除了接受清創手術,也接受血管重建,打通狹窄的血管,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


為了方便患者照顧傷口,在控制感染後,便開始使用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方前量醫師說,患者的傷口很大,約7X3公分約半個手掌大,原本預估要傷口照護兩、三個月,不過使用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約2週後,患者的傷口便長出肉芽,並持續縮小,約4週後便差不多完全癒合,讓患者不用擔心截肢,也大幅提升生活機能、改善生活品質。


目前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已納入健保,如果符合健保給付條件,醫師便會協助申請使用。方前量醫師說,由於目前健保給付條件較嚴格,需要較嚴重的傷口才能使用。如果能在傷口較小時開始使用,幫助小傷口提早癒合,就可避免傷口惡化、感染,大幅降低截肢的風險。


 糖尿病足日常照護重點提醒


「曾經遇過一個糖尿病足患者,因為足底的傷口沒有癒合而來到門診。檢查發現傷口裡竟然有一支鐵釘,不曉得已經過了多少天。」方前量醫師提醒,「由於糖尿病患者後期容易肢體末稍感覺較遲鈍,請務必每天檢查足部。」


糖尿病足日常照護重點提醒

糖尿病足日常照護重點提醒


糖尿病足患者請穿著合腳、舒適、包覆的鞋襪,不要赤腳走路。洗澡前要測量水溫,避免燙傷。請以直線修剪趾甲。請不要吸菸或吸二手菸,避免足部血液循環惡化。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把血糖、血壓、血脂控制穩定,減少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方前量醫師說,如果發現傷口,請盡快就醫治療,該清創就清創、該住院就住院、該手術就手術。好好與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預後!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鐵釘插足底不自知!? 糖尿病足潰瘍治療不是只有截肢 拖越久才會截肢風險加倍!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7會員
716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僵直性脊椎炎的痛苦指數:到底有多痛?」,聽醫師分享更多僵直性脊椎炎的資訊。
2025/04/29
「僵直性脊椎炎的痛苦指數:到底有多痛?」,聽醫師分享更多僵直性脊椎炎的資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Thumbnail
分享一個癌症病人的故事,或許可以間接看出一些台灣醫療的照護問題。
Thumbnail
分享一個癌症病人的故事,或許可以間接看出一些台灣醫療的照護問題。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休息了幾天終於可以出院了,有一些功課回家要自律執行,痛與哀號也是必經過程。
Thumbnail
休息了幾天終於可以出院了,有一些功課回家要自律執行,痛與哀號也是必經過程。
Thumbnail
李醫師門診中,通過仔細觀察、詢問和檢查,能夠找出疼痛的根源並提供適當的治療方式。除了注射和手術外,還包括日常保健和復健原理。這篇文章介紹了李醫師在治療過程中的方法和態度。
Thumbnail
李醫師門診中,通過仔細觀察、詢問和檢查,能夠找出疼痛的根源並提供適當的治療方式。除了注射和手術外,還包括日常保健和復健原理。這篇文章介紹了李醫師在治療過程中的方法和態度。
Thumbnail
「糖尿病足潰瘍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困擾,但是很多患者會因為擔心需要手術,而不敢就醫治療。」方前量醫師指出,「其實,沒有及時就醫治療,糖尿病足傷口往往會潰爛、感染,拖得越久、截肢的風險越高!」
Thumbnail
「糖尿病足潰瘍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困擾,但是很多患者會因為擔心需要手術,而不敢就醫治療。」方前量醫師指出,「其實,沒有及時就醫治療,糖尿病足傷口往往會潰爛、感染,拖得越久、截肢的風險越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