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嗎?
我覺得「有
」。
但他們不一定是不愛自己的小孩,可能是因為其他原因,但最終,孩子卻深受其害
……
我是在當了菜b導才確認此事😥……
基隆市東光國小顏安秀校長說:
「……孩子大了之後,Ta面對的社會挑戰會愈來愈多,可能來自同儕的、師長的、社團裡的伙伴、學校環境等,在這些歷練過程中,如果孩子有「重要他人」的陪伴,我覺得是很好的。
孩子這一生不會只有聽從父母的建議而已,在孩子慢慢長大,Ta的視野跟世界慢慢拓寬的時候,Ta如果有機會遇到一些好的同伴、好的同學、好的學長姐、好的前輩、好的師長、好的教練、好的指導者……這些人都有機會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
孩子身邊如果有重要他人,當Ta遇到挫折、難過,Ta不見得想回家跟父母講的時候,至少Ta還可以有一個可傾訴的地方。
Ta的重要他人如果是良善的、正向的,會給孩子相對好的陪伴跟好的建議,父母也可以比較放心。
『自控力』也需要來自社會連結,不只是家庭的支持跟陪伴而已,在自控力的鞏固跟持續的這條路上,當孩子愈長大的時候,Ta的社會連結是要愈成熟、穩定,才能幫助孩子在挫敗的時候,Ta可以重新再修復、再站起來,如果Ta身邊有重要他人陪伴Ta。」
☙ ❦ ❧
這幾年我常常在思考一件事,網路資訊愈發達,學校教育還有存的必要嗎?
各式各樣的案例和風向,也常吹得我不能自已,我不確定我的答案,或許這本來就是一題多選題?!
但聽到顏安秀校長的訪談後,我心中的曖昧不明突然清晰了!我相信仍有較適合在家自學的孩子,但整體而言,網路資訊愈發達,我個人認為學校教育愈不可取代,因為,學校裡才有活生生的人
。
學校能讓孩子更有機會
遇到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當然所謂的"重要",一定是能讓孩子變得更好的人,孩子可以跟Ta學到一些看法、學到一些態度、學到一些技能、或在無法喘息的家庭中可以到學校喘口氣等等,這些都是家庭或AI沒料到的,或沒法給的,因為這也有點像遠離(某種)同溫層,才能有機會遇到的。
因為學校教育,可以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透過有系統的學科知識教導,由淺入深地,訓練孩子們珍貴的大腦發育及累知學力;透過同儕團體的互動相處,由簡而繁地,訓練孩子們在出社會前習得良好的人際互動方法,及認識自己的獨特性。
所以,來上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