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0年,蘋果最終選擇放棄製造電動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彭博社報導,蘋果公司已正式終止其電動車計畫,即 Apple Car。此決定由蘋果首席營運長 Jeff Williams 和 Kevin Lynch 在內部宣布,他們自 2021 年以來一直領導著這個專案。

報告指出,蘋果公司的最高層管理人員在最近幾週內最終確定了這一決定,而這個專案在蘋果內部已經達到了“成敗關鍵點”,董事長 Tim Cook 也面臨著股東做出決定的壓力。

據了解,負責 Apple Car(又稱“ Project Titan”)的團隊擁有超過2,000名員工。在終止該專案的決定中,一些員工將轉移到由 John Giannandrea 領導的蘋果人工智慧團隊。

然而,這種機會並不適用於所有參與Apple Car專案的人,並且可能會有一定數量的裁員,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具體裁員人數。

raw-image

消息透露,蘋果於先前在內部公布了這一消息,令近2,000名參與該專案的員工感到驚訝。首席營運長 Jeff Williams 和負責這項工作的副總裁 Kevin Lynch 是共同做出這項決定的主要人物。

蘋果自 2014 年以來一直在研發某種電動車,然而,這個專案多年來經歷了無數的波折。起初,該公司的目標是推出一款完全自動駕駛、沒有方向盤或踏板的汽車,但近年來,這些雄心壯志隨著開發時間而降低。

在領導主管方面,Apple Car 專案曾由 Doug Field 領導,他最初於 2013 年從特斯拉加盟蘋果,後來回到蘋果,協助領導 Apple Car 項目,並也早在 2021 年 9 月轉投福特。

耗費了近 10 年的計畫,如今只能胎死腹中,數十億美元研發資金也付諸東流。

#Apple #AppleCar #MYEV #買電動車 #美國隊長MYEV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ama的沙龍
0會員
21內容數
Gam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6
(圖/特斯拉) 2024年,台灣電動車市場迎來蓬勃發展,全年度銷量達到37,964輛,較去年的24,479輛成長超過五成,市場占有率也從5.1%提升至8.3%。隨著各品牌積極推出新車款,2025年電動車市占率突破10%指日可待。 12月電動車銷售概況:年末促銷助攻銷量提升 12月份,台
Thumbnail
2025/02/26
(圖/特斯拉) 2024年,台灣電動車市場迎來蓬勃發展,全年度銷量達到37,964輛,較去年的24,479輛成長超過五成,市場占有率也從5.1%提升至8.3%。隨著各品牌積極推出新車款,2025年電動車市占率突破10%指日可待。 12月電動車銷售概況:年末促銷助攻銷量提升 12月份,台
Thumbnail
2025/02/17
林姓男子凌晨開車在國道上,限速每小時110公里,他卻高速行駛達158公里,遭測速照相機拍下。示意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聯合報/ 記者袁志豪 林姓男子凌晨開車在國道上,限速每小時110公里,他卻高速行駛達158公里,台南市交通局開罰12000元、吊扣牌照6個月;林提訴訟表示當時小腿抽筋才會超速,並非
Thumbnail
2025/02/17
林姓男子凌晨開車在國道上,限速每小時110公里,他卻高速行駛達158公里,遭測速照相機拍下。示意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聯合報/ 記者袁志豪 林姓男子凌晨開車在國道上,限速每小時110公里,他卻高速行駛達158公里,台南市交通局開罰12000元、吊扣牌照6個月;林提訴訟表示當時小腿抽筋才會超速,並非
Thumbnail
2024/10/24
(圖/ X@xAI) 近日,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xAI 宣布,正式開放其 Grok 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程式介面(API),使開發者能夠利用該技術打造各類應用程式與功能。此消息在馬斯克因政治活動和 SpaceX 的火箭創新而備受矚目之際發布,顯示出他對 AI 領域的持續投入。
Thumbnail
2024/10/24
(圖/ X@xAI) 近日,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xAI 宣布,正式開放其 Grok 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程式介面(API),使開發者能夠利用該技術打造各類應用程式與功能。此消息在馬斯克因政治活動和 SpaceX 的火箭創新而備受矚目之際發布,顯示出他對 AI 領域的持續投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好好回味為什麼川普就任前要有恐慌節奏 這樣多數投資人就會在半信半疑中的市場節奏開始犯錯 1月就是融資大減一路減到年後都還在怕川普關稅 投資環境決定"交易的選擇"
Thumbnail
好好回味為什麼川普就任前要有恐慌節奏 這樣多數投資人就會在半信半疑中的市場節奏開始犯錯 1月就是融資大減一路減到年後都還在怕川普關稅 投資環境決定"交易的選擇"
Thumbnail
企業20年甲級聯賽女排從去年的五隊降到四隊,老實講開季前看到這樣的訊息實在很失望。有興趣的人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一個球迷痛心疾首的呼喊 企業19年女排的成績和結果,讓人覺得彷彿看到了排球環境的曙光,越來越有競爭力,也不再是一隊獨大(台電),或學生聯賽一校獨大(師大)的情形;台電、人纖、鯨華、超
Thumbnail
企業20年甲級聯賽女排從去年的五隊降到四隊,老實講開季前看到這樣的訊息實在很失望。有興趣的人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一個球迷痛心疾首的呼喊 企業19年女排的成績和結果,讓人覺得彷彿看到了排球環境的曙光,越來越有競爭力,也不再是一隊獨大(台電),或學生聯賽一校獨大(師大)的情形;台電、人纖、鯨華、超
Thumbnail
原本做各縣市捷運進度主題,大概都會保持一年的間隔,讓資訊不會這麼重複,想不到上次上傳彰化捷運沒幾天,當中幾條路線就釋出重大消息。不過沒問題的,今天就來更新彰化捷運的規劃進度,尤其依照不同區域的發展,不僅有路線被提升為核心路線,同時先前彰化的升格議題,在人口下滑的情況下,會不會對捷運推動造成影響呢?
Thumbnail
原本做各縣市捷運進度主題,大概都會保持一年的間隔,讓資訊不會這麼重複,想不到上次上傳彰化捷運沒幾天,當中幾條路線就釋出重大消息。不過沒問題的,今天就來更新彰化捷運的規劃進度,尤其依照不同區域的發展,不僅有路線被提升為核心路線,同時先前彰化的升格議題,在人口下滑的情況下,會不會對捷運推動造成影響呢?
Thumbnail
現在的人們對於AI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期待。文章提到了蘋果放棄汽車產業,而大陸又衝向電動車產業的情況。除了探討對消費者端的貢獻外,作者也提到了對AI的觀察和看法,以及對蘋果作為提供平臺者的期望。文章以蘋果和AI的關係為主軸,介紹了AI在消費者端的潛在收益和貢獻。
Thumbnail
現在的人們對於AI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期待。文章提到了蘋果放棄汽車產業,而大陸又衝向電動車產業的情況。除了探討對消費者端的貢獻外,作者也提到了對AI的觀察和看法,以及對蘋果作為提供平臺者的期望。文章以蘋果和AI的關係為主軸,介紹了AI在消費者端的潛在收益和貢獻。
Thumbnail
已投入數百萬美元資金、至今為止也研發近 10 年的 Apple Car 計畫最終仍胎死腹中! 根據(2/28)彭博社的報導指出蘋果高層已在本週二(2/27)宣布取消所有 Apple Car 計畫, 近 2,000 人的研發團隊也就此解散,轉移到蘋果的 AI 部門研究生成式 AI 項目。 最
Thumbnail
已投入數百萬美元資金、至今為止也研發近 10 年的 Apple Car 計畫最終仍胎死腹中! 根據(2/28)彭博社的報導指出蘋果高層已在本週二(2/27)宣布取消所有 Apple Car 計畫, 近 2,000 人的研發團隊也就此解散,轉移到蘋果的 AI 部門研究生成式 AI 項目。 最
Thumbnail
🌪️蘋果AAPL最近風波不斷,第一季被股神減少持股,投資人紛紛擔心股價是否受到心理賣壓影響,後來還好,💊公司推出了庫藏庫計畫,高達1100億元,股價徹底地由空翻多回神,立刻站回年線上。 在電動車計畫停損停止後,😱市場再傳出Micro LED也即將要關閉,對蘋果的產品線組合造成影響。
Thumbnail
🌪️蘋果AAPL最近風波不斷,第一季被股神減少持股,投資人紛紛擔心股價是否受到心理賣壓影響,後來還好,💊公司推出了庫藏庫計畫,高達1100億元,股價徹底地由空翻多回神,立刻站回年線上。 在電動車計畫停損停止後,😱市場再傳出Micro LED也即將要關閉,對蘋果的產品線組合造成影響。
Thumbnail
蘋果取消長達十年的電動車專案反映了對其優先事項的策略重新評估,考慮到市場動態、技術挑戰、監管環境、財務考慮和競爭格局。 另一條關於嬰兒潮世代對電動車興趣下降的報告告訴我們:電動車價格過高、在極端氣候中不可靠、以及嬰兒潮世代對綠色未來的需求不如意。這些是電動車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Thumbnail
蘋果取消長達十年的電動車專案反映了對其優先事項的策略重新評估,考慮到市場動態、技術挑戰、監管環境、財務考慮和競爭格局。 另一條關於嬰兒潮世代對電動車興趣下降的報告告訴我們:電動車價格過高、在極端氣候中不可靠、以及嬰兒潮世代對綠色未來的需求不如意。這些是電動車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