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荷蘭最讓我驕傲的就是我有事先請我朋友幫忙辦荷蘭的博物館卡(Museum Card),75歐元一張,但可以讓你在荷蘭大部分的博物館都可以免費暢遊,對我這種博物館控來說真的是物超所值,畢竟這裡隨便一張博物館票都要15歐以上,像梵谷博物館就要22歐元。可惜的是,我當初是先訂了梵谷的票,才知道有博物館卡的存在,因為我朋友那時候只有特別交代我要提早很多預約梵谷博物館,我這次去也不是什麼旅遊旺季,但我觀察下來,梵谷博物館至少要提早一週預約,而安尼之家大概提前兩三天就先預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了博物館當地多半建議去博物館前最好先在網上預約時段,你就選擇Museumkaart,然後再選擇日期與時間。時間段每個博物館劃分的各有不同,基本上就是入場時間選定後,可以一直待到閉館。為了避免遇到它館內人太多不讓你入場,我自己是知道安妮之家管得很嚴格,沒有看到有預約的電子文件,他連門都不放你進入。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景點選擇幾乎都是博物館的人,真的誠心推薦這張卡,但是他僅接受荷蘭當地銀行付費,且需要有荷蘭當地地址寄送,所以可以再去之前先跟住宿處商量,民宿業者蠻多都會幫忙處理。真的不行也可以到當地博物館櫃台辦理,會給你臨時的卡片,最多可以免費參訪五個博物館,正式卡片則會在五個工作天後再寄送給你。我自己最喜歡它的點除了省錢,就是它對我這種P人來說,可以非常彈性的調整行程,畢竟是免費入場,即使預約了行程臨時變卦也完全沒問題。
就在梵谷博物館隔壁,我猜應該很少觀光客會特別來這間博物館,一是因為博物館票不便宜,二是因為他是當代藝術館,對不熟悉當代藝術的人來說,展品會很難懂,就連我自己其實大部分的也都只是快速略過(一部分也是因為我是逛完梵谷才過去,其實腦子已經很累了,而且距離閉館時間僅剩一個多小時),主要是衝著馬列維奇、蒙德里安以及Alvar Alto的作品(夢回過去教授PPT)在逛,但對我這個曾經的建築系學生來說,這間博物館的建築物本身才是最大且最吸引我的展品,是我行前決定必去的景點之一。
我自己一直很喜歡古蹟翻修的建築,新舊結合是我個人特別喜歡的手法,但這對建築師來說是不容易的挑戰,在既有基礎上,究竟要如何把回憶保留延長建築生命,又融合入新時代的技術以及建築師個人風格。而且與新建建築不同,翻修作品一定會被拿來跟原作比較,要如何讓對舊有建築有一定程度上了解的人們,接受它這新的模樣,是設計上一大難關。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原始是於1895年由A.W. Weissman設計,經典的荷蘭文藝復興設計,紅磚建築,室內的巨大樓梯、開闊展廳、以及自然採光向來受到人們的喜愛。然而隨著博物館收藏量愈趨增加,市立博物館漸漸的跟不上同樣在博物館廣場上的其他博物館,展區顯得太小難以容納它精彩的收藏。在西元1938年,當時的館長利用白色粉刷,將原始略顯莊嚴的展館,變得乾淨輕鬆,希望將博物館變的平易近人融入生活。在這次2012年完成的由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主導的大型翻修,將這抹白更加延伸發展,彷彿巨型白色浴缸懸浮於紅磚色彩的城市中,將原始建築完整保存並包裹其中,彷彿將這大型展品收入展區。新的量體,也就是「浴缸」的部分是由纖維加強複合材料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所構成,一樓主體用柱子支撐起上方量體,由玻璃包圍外部,將新增量體提起於半空中,而圖書館等剩餘部分則放入地下,視覺上會感覺像是沒有接觸地面一般,可以看透底部。許多建築師在規劃這種巨型量體時,喜歡用這種手法,打造對比與衝突,雖大而輕,邀請大眾輕鬆的推開大門一同參與展覽。
關於內部展品,作為國際頂尖當代藝術館而言確實名不虛傳,很多名人作品都收錄其中。我自己收穫最多的部分大概就是他們的那種不畏創作的精神,很多人看不懂當代藝術,常常說:「我隨便拿張白紙就跟這些東西一樣,是藝術品了?」,但我自己對當代藝術的理解是要看他創作的過程與理念,我自己也是個半吊子,不是沒一樣都看得懂,但我很佩服的是他們對自己創作的那種堅定與信心。想起自己在建築系時,指導老師們總告訴我們 “Get your hands dirty first then we talk.”,不管想到什麼都要先做出來後才能拿出來討論,但當時我卻總是完美主義上身,總是瞻前顧後,想很久才開始動手,而動手後的結果又不如個人預想,接著就想把東西丟掉,眼不見為淨。可是就像我現在寫的這一篇篇文章,雖然文筆不盡人心,但有紀錄有做本身,其實就有涵括我當下的決心。沒有失敗沒有碰撞,永遠生不出火花,我想這就是為什麼藝術家每個都很有自我,對自己有信心,因為他們透過創作慢慢認識並明確個人的價值觀,漸漸的從影響自己,慢慢擴散到他人,形成一股堅韌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