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聽過「坎普風」嗎?是什麼樣的一種展演風格,跳脫出了另一種時尚層次,甚至在2019 作為有著時尚界奧斯卡之稱的Met Gala的核心主題。坎普風(Camp)是一種將使觀者感到荒謬滑稽作為作品迷人與否評判標準的藝術感受。「Camp」一詞來源於法語中的俚語「se camper」,意為「以誇張的方式展現」。坎普也有帶有女性氣息或同性戀色彩的涵義,更是在《牛津英語辭典》中被定義為豪華鋪張的、誇張的、戲劇化的等印象。1964年,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她的著作《坎普日記》中,將她對坎普的定義解釋為「對非自然之物、藝術技巧、誇張造型的熱愛」,如此大膽迷人的時尚風格,正是跳脫出不同於平時社會風氣等拘束的最佳寫照。
坎普風格的演繹,更是涉及了許多不同領域。談到藝術史上,回到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1527年羅馬城遭到洗劫,文藝復興全盛期不復。此後的半個多世紀,手法主義藝術興起,其特徵便是脫離了文藝復興的和諧之美,其強調構思上的複雜,重視技術上的質量,是坎普風格的早期體現。而電影方面,坎普風更是逐漸成為電影常用的手段。有些電影本意嚴肅,卻因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坎普的氣質,增添了樂趣甚至用誇張的手法體現了社會風氣。許多音樂人,也在自己的作品或是表演中,融入坎普風的元素,例如Madonna、Lady Gaga等歐美歌手,除了讓自身的特色及記憶點更加鮮明,更是在無形當中鼓勵更多人勇敢做自己,承襲了坎普風格的正面意向。我認為坎普風的在許多領域都有著卓越的貢獻及影響力,在傳統社會意識的思考下,人們身上有了更多的框架及思想界限,而坎普風則是在這些背景因素下拉出了更鮮明的對比層次,讓社會風氣更加自由奔放,有更多不同的展現方式。
坎普風在時尚界的影響力更是不容小覷,2019Met Gala 更以此發佈了主題,「敢曝:時尚筆記」(Camp: Notes on Fashion)。這樣的美學難以明確定義,用色大膽、版型設計突出,妝容詭譎多變都可能是設計師所運用的巧思。著名饒舌女歌手Cardi B曾在Met Gala 拖著巨大的紅色裙擺,總共 3 萬條羽毛的大禮服,是由 35 位工作人員花了2 千小時完成的巨作。鮮豔的紅色,巨大的裙擺設計,絕對是坎普風演繹中的佳作。
Gucci在 2018 秋冬義大利米蘭時裝周的秀場上展現了與眾不同的審美和創意,讓模特捧著自己的「頭顱」走秀,由義大利的一間工作室耗時 6 個月製成的超逼真仿真人頭。2019 Met Gala 慈善晚宴上飾演小丑的傑瑞德·雷托也上演了同樣的舉動。我認為這樣的作法,雖然和身著誇張的大禮服相比,第一直覺感受震撼強度較小,但是在仔細看出模特兒衣服上的細節,再加上如此逼真的人頭,便會開始不自覺的深入其中,不只欣賞設計師的工藝,也更想研究人頭的做工及細節,這樣的演繹風格獨樹一幟也更巨辨識度。
這套雌雄同體的服裝,我認為也是將坎普風展現的淋漓盡致,揉合誇大、華麗以及不同性別氣質等元素,在紅毯上也能吸人眼球,若是將禮服裙擺加上更多點綴,在西裝部分加強墊肩,如此以來男性的陽剛及女性的柔美之對比也會更鮮明。
當我開始慢慢了解坎普風後,才發現他是如此的令人著迷,平時的我腦中總會有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而我也相信許多人也是如此,在生活中時常有突如其來的靈感或想法想表達,但是在各種框架的約束下未能放肆地去完成,而正是有了這樣的一個潮流出現才能讓我們有機會去徹底實踐。坎普風是偏向抽象的一種美學概念,因此每個人對於這樣一種美學形式的解讀及詮釋不盡相同,也正因如此才能在各種千奇百怪的靈感中找尋樂趣。在我心中的坎普之最,它或許浮誇、反骨、非典型或惡趣味,但忠於自我、不畏懼世俗眼光的個人態度,我相信是所有人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