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光+東北雪國紀行 EP2—奧日光、會津若松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同氣象預報所言,是日陰雨連綿,無法到陽台小坐欣賞湖景,甚是可惜。

煙雨迷濛的中禪寺湖

煙雨迷濛的中禪寺湖

起身泡個溫泉,我們前往餐廳吃早餐。湖上苑早餐有和式跟洋式的選擇,我們各選其一:洋式餐點味道不錯,但品項較為一般;和式餐食較令人驚艷。

即便奧日光已有不少積雪,連綿的雨勢也讓積雪都結成了粗粒的碎冰,撐傘的狀況下更加窒礙難行。

我們走到華嚴瀑布入口處觀望,此時的瀑布僅存三條細流,跟夏天壯盛的水勢真是天差地遠,加上細雨帶來的迷濛感,果斷放棄付費搭電梯到溪谷底近看瀑布的念頭。

華嚴瀑布稀少的水量

華嚴瀑布稀少的水量

雨中漫步戰場原

搭乘公車到湯元溫泉,原定一路向下,走到菖蒲之濱吃烤魚。可惜計畫趕不上變化,湯元溫泉到戰場原的棧道冬季封閉,只能再搭車到「光德入口」才能接上往戰場原的人行步道。

戰場原乃是神話中二荒山神與赤城山神爭鬥的地點,為大片的自然濕原。濕原中的植物草根為了抵擋高漲的水位,根部隆起,看起來就像是和尚的頭一樣,故有「谷地坊主」之名。連綿的球狀隆起,搭配遼闊的濕原景色與冬末的枯樹,蕭索寂寥,卻又帶有異世界般的神秘。

細雨不斷,步道被積雪掩埋,偶爾還會出現滑溜的冰堆。周遭人煙罕至,要不是滴答的雨聲擾亂了寂靜的空氣,應該能夠享受純然無聲的靜謐。

走在濕滑的步道上需要無比專注,簡單吃點乾糧回復體力,我們繼續往龍頭瀑布前進。此時已無木棧道,僅剩冰雪覆蓋的泥土小徑,濕滑的下坡讓我們舉步維艱,即便抵達瀑布旁,也很難移動到岸邊拍照,可惜了這一片美景。

好不容易走回柏油路面,我們決定遠離一不小心就會摔個四腳朝天的土路,搭公車回到中禪寺湖,在小咖啡店吃午餐回溫。待身體暖和起來後,便到附近的二荒山神社中宮祠參拜。

中宮祠位於中禪寺湖北岸,在二荒山本社與奧宮之間,故名中宮。此時神樂殿與拜殿不巧都在整修,看不到原本的樣貌。本殿旁有通往男體山頂奧宮的登拜口,入口緊閉,五月時(5/5-10/25)才會開放遊客入山。

男體山有「關東第一名峰」之譽,古稱二荒山,亦名補陀洛山(意為觀音淨土)。山頂海拔2486公尺,約四公里長的路程,可眺望中禪寺湖的美景。也許哪天開放時再來登山以及參拜奧宮。

門扉緊閉的奧宮登拜口

門扉緊閉的奧宮登拜口

到湖上苑取回行李,我們搭車回東武日光站前住一晚。隔天要離開日光,往福島縣前進。

會津地區吉祥物─紅牛(赤べこ)

這天又起了個大早,搭乘東武鐵道的特急列車Revaty前往會津地區。

此班車會經過鬼怒川溫泉沿線,昔日櫛比鱗次的溫泉飯店,今日一半成為廢墟,令人唏噓。

在峽谷和隧道間穿梭,終於抵達會津若松。甫一下車,月台上即可見到會津地區著名吉祥物─紅牛(赤べこ)。

事實上,紅牛的發源地不在會津若松,而是在更西邊的會津柳津。傳說1611年柳津的古剎圓藏寺因慶長三陸地震而倒塌,當時有一群紅牛出現,協助人們搬運木材,重建寺廟大殿,紅牛因而成為此地的幸運象徵,也廣泛製成工藝品,用以辟邪、驅疫,以及祈願順利。

現在福島縣的會津地區隨處可見這隻可愛逗趣的吉祥物,它最大的特色就是頭部連結身體之處加了重錘,用手一推就會搖頭晃腦。看著這童趣的吉祥物,煩惱似乎也隨之離去,忍不住買了眾多週邊產品帶回家。

田季野輪箱飯─木製飯盒裡的好味道

寄放行李後已近中午,我們決定先去吃當地特產─輪箱飯。這是裝在圓形木製飯盒「曲輪箱」蒸煮的鄉土料理,可完整保留海鮮的甜味與菇茸的鮮味。「田季野」割烹料理餐廳是輪箱飯料理的始祖,建築物改建自絲澤舊兵營,已有上百年歷史,內部裝飾跟擺設也充滿古風。座位區鋪上榻榻米,需脫鞋入內,偌大的空間可作為宴席場地之用。

我們點了「よくばり輪箱飯」和「會津套餐」(会津セット)。除了主餐外,都包含三樣小菜以及清湯,小菜的醃水果(不確定是梨或是蘋果)相當爽口。會津套餐是小份量的輪箱飯加上一碗大蔥蕎麥麵,據說是福島大內宿的名物。食用時須將大蔥當作食器撈麵,邊吃邊咬大蔥來配,辛辣的味道頗有提神醒腦的效果。由於輪箱飯味道較為單一,搭配大蔥蕎麥麵正可轉換口味,如果沒有特別喜愛鮭魚卵,我認為套餐是個不錯的選擇。

會津若松─戊辰戰爭之血淚史

飯後我們散步到會津若松城(亦名鶴城),這座城以紫紅色的屋瓦聞名。最早的城池由蘆名氏所建,幾經易手,最後才由蒲生氏鄉築成望樓型七層結構(地面五層、地下二層)的天守閣。德川掌權後,加藤氏入主鶴城,將地震震毀的天守重建為今日的樣貌,但目前的天守乃是昭和時期重建的產物。

談到鶴城,最常提到一定是幕末佐幕派與維新派的戊辰戰爭(1868)。會津藩為舊幕府勢力的大本營,戊辰戰爭時堅守會津若松城近月餘,最終仍不敵維新勢力,開城投降。這場戰役不單只有藩士犧牲,還有女性組成的娘子軍,以及由少年(17歲以下)組成的白虎隊也都壯烈赴死、切腹身亡。當時的維新政府不准民眾收屍,任憑屍體暴露在外,也導致後來傳染病肆虐,對會津地區造成嚴重打擊。但鏡頭一轉,到了二戰時期,白虎隊在軍國主義的包裝下,成為武士道忠義之象徵,被大肆宣揚。當時義大利盟友墨索里尼還致贈一根紀念柱,歌詠白虎隊少年的犧牲精神。歷史上的功過,似乎免不了受意識形態所操弄。

墨索里尼贈予的紀念柱

墨索里尼贈予的紀念柱

白虎隊自刃的飯盛山,今日已成觀光聖地。若不想爬樓梯上山,亦有付費手扶梯可搭。山頂上有白虎隊紀念館、19名白虎隊少年自刃處、相關紀念碑銘與戊辰戰爭受難者之墓。

飯盛山入口

飯盛山入口

白虎隊紀念館建於1956年,為當地律師早川喜代次自費創建,目的是收藏並展示白虎隊相關史料,向世人傳達會津藩在戊辰戰爭時的不屈精神。惜此日紀念館未開放,無法入內參觀。

白虎隊紀念館外觀

白虎隊紀念館外觀

自刃處立了一尊眺望鶴城的少年雕像,順其視線望去即是鶴城,但因天守閣色澤與後方的建築物相近,一時之間頗難找到,可能需要極佳眼力(或高倍數望遠鏡)才能望見。

白虎隊自刃之地

白虎隊自刃之地

奇特螺旋佛塔─会津さざえ堂(圓通三匝堂)

除了白虎隊相關史蹟,飯盛山上還有建築奇特的会津さざえ堂(三匝堂,或譯螺旋堂),建於1796年,從外觀即可看見其螺旋上升的結構,走進去是盤旋向上的斜坡,繞三圈至頂後再螺旋下降,不會與上坡的參拜者相遇,甚是有趣。塔裡原本收藏著「西国三十三観音菩薩像」,神佛分離後改置「皇朝二十四孝(会津藩道徳教科書)」的頁面,可以邊爬坡邊欣賞。

さざえ堂旁是宇賀神堂,於寬文年間(1661-1672)建造,供奉宇賀神(白蛇),現則供奉白虎隊十九士的西服靈像。

宇賀神堂

宇賀神堂

順著階梯往下有戶口堰水神社,神社旁可見由豬苗代湖引水來的人造水道及洞穴,白虎隊即是透過這個洞穴撤退到飯盛山。至今會津一帶工業用水仍仰賴此地水源。

原本還想到會津武家屋敷逛逛,無奈時間已晚,巡迴巴士的班次也不多,只能回到旅館休息。

親切友善的居酒屋よしむら

晚餐時間,我們選了一家評價甚好的居酒屋よしむら,進門發現吧檯座位幾已全滿,老闆娘特別幫我們開了包廂位置,可以舒適地吃飯聊天。

我們點了餃子、豬軟骨、焗烤蕃茄、燒鳥串和生魚片拼盤,每道菜都極有水準,特別推薦豬軟骨,骨頭已燉得相當軟,入口即化,調味極佳。整體來說餐點價錢平實、服務良好。老闆娘知道我們是台灣人,還送我們一對會津漆器。在異鄉受到如此溫暖的對待,著實令人難忘。

(待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