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中的島與峰—陡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2/29/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陡上

 

今早七點多,外頭的霧氣很濃,氣溫也低。

昨天我還穿著夏季登山的衣物,今日却己穿上冬季登山的服裝了。

昨晚的山屋雖小,但我睡得很好。

九點多躺下去,幾乎立刻就入睡,

一點多起來上廁所,又睡到五點半才起來。

雖然頭有一點怪怪的,也說不上是痛。

但我倒是很清楚,這樣的狀況是可以的。

 

傑藍建議我們多留一天,但要我們由這裏向上爬到三千八再回來客棧過夜。

我看自己的狀況,是可以繼續再往上的,所以決定還是前進。

更何況,一早我就量了自己的血量,還有百分之八十六,心跳七十九。

這樣的生理狀況,比我在台灣登山時還要更好。

 

只是今天天氣明顯的變冷了,我問了今天的路程,因天候的原因可能會走得更久。

 

我告訴自己,加油,加油,我一定可以作得到的。

 

昨晚傑藍說明天我們就要上升到四千六百公尺切特拉隘口,然後再下降到四千三百公尺的切特拉住宿。

 

我猶豫了。

 

健行的第二天晚上就要上升高度到四千三百公尺。

頭有點隱隱的痛,

丹木斯吃了,不是沒作用。

但畢竟也不是仙丹靈藥,身體的確需要時間來適應。

 

昨天和傑藍討論行程,他建議我們不如在三千五百公尺的地方停留。

我和建宏又再討論了一次,認為停留在這裏的幫助不大。

一來行程才走第一天,二來三千五百住宿仍是我們所熟悉的高度。

於是我們仍想走到四千六百公尺的切特拉隘口。

然後再下降到四千三百公尺的山屋住宿。

爬高睡低的效果會更好。

 

如果在四千三百公尺的狀況仍不好,那時再停留一天似乎會更好。

 

清晨出發時,回頭望見山下的屋子。

想起昨晚夜裏的那一片燈火,那裏是我們出發的魯卡拉。

才發現,原來我們所登的山頭,就是由魯卡拉望來那片險惡的群山縱嶺。

 

第一次休息時看見傑藍拿著電話,手機又有訊號了。

我一連打了手機,公司,才想到今天也許是假日。

才上山第二天,我就忘記了日子。

才又打回家報平安,再往上攀接下來就沒信號了。

 

人總是不經意的會比較,

將台灣的山徑和尼泊爾的山徑作比較,

將基地營的行程和梅樂峰的山徑作比較,

將健行和攀登作比較,

透過比較讓自己能夠衡量出和己知的狀況差異。

才走第二天,我就知道這不是健行。

 

出發前,建宏在臉書上與我連絡時,

預測了這段話。

季節天候跟我們高度適應是成功兩大關鍵

沒想到這麼快就應驗了。

 

山屋後面有一片岩壁,混合著冰,雪,岩石。

兩小時的陡上。

出客棧後就是陡上,沿路一直陡上,

我們走進稀稀疏疏的森林中,伴著山徑旁的奇岩怪石。

這一切都令我想起魔戒中的場景,

這真是一個遠征的健行。

 

出發沒多久,我們在就走進雪地中,這樣的地形來的太快。

雪線出現在三千五百公尺。

雪之外,還有冰。

 

我心理其實沒有準備。

理所當然的認為,原本想的健行,不就是和基地營一樣。

緩慢的推進,高度緩慢的上升,氣溫緩慢的下降,

還推論三月份的天氣,不會比當時的十二月還嚴酷。

推論畢竟是推論。

 

走著走著,我突然想到,天氣這麼差,飛機一定沒有辦法飛的。

傑藍說,昨天也只飛了三架次的飛機。

換句話說,第一輪的班機降落後起飛,之後的航班就都取消了。

這次的行程,我們是多麼的幸運,

如果安排延後一天,我們就必需在加德滿都多停留一天。

如果沒有搭上直升機,我們也必需在加德滿都多停留一天。

 

到了四千公尺的卡基坦格,這個地方甚至地圖上都沒有標示。

只有一間簡陋的山屋。

時間才十點多,傑藍建議我們在此吃中餐並過夜。

再上去要到四千六百公尺的切特拉隘口,翻過隘口,

再下降到四千三百公尺的切特拉,才有山屋了。

 

我的額頭兩側腫腫的,心裏明白這是輕微的高山反應了。

傑藍說再往上,切特拉的山屋沒有開,希望能夠留在此地過夜。

建議我們停留在此,我和建宏都欣然同意。

就高度適應而言,這裏是最理想的高度了。

今天在這裏過夜,絕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十一點鐘,我坐在山屋中喝著熱水。

很難想像在一個小時以前,我還在冰雪地的山徑中,雪坡裏向上攀爬著。

我想,昨晚傑藍沒有提到這個客棧,一來不確定此客棧是否有營業外,

也擔心這比昨晚更簡陋的客棧,我們是否能接受。

但對登山的人來說,任何山屋都是五星級的。

昨晚住的是兩人一室的屋子,但房間又小又暗,進去後根本擠在一起。

而這間的通舖則寬敞多了。

我很難去比較那種比較好,但我却喜歡寬敞明亮的空間。

 

這客棧僅用石頭堆起的牆壁,再用帆布圍著擋風,並遮蓋著上方。

室內沒有隔間,就是一間屋子,進門右側有個當作販賣部般的一個小小的空間,簡單的放著幾項不知放了多少年的零食,飲料。

大廳中擺放了幾張桌子,還有後方石頭堆起的通舖。

大約可以睡五個人。

而風總是從帆布重疊的牆壁縫隙中鑽了進來。

但是屋頂有採光的的帆布,却讓這屋子看起來明亮,乾淨。

讓這間大廳房間餐廳的縱合體,有著陽光室的溫暖。

 

那天下午我們見到明天晚上要住宿切特拉山屋的老闆,因為我們明天的造訪,他特地上來準備作這筆生意。

 

昨天的客棧還有間簡陋的廁所,今天的廁所則是外頭自己找地方。

我帶了沖洗器去上廁水,低溫中用水沖洗是難以言喻的感覺。

 

這裏白天室內已是零點八度。

我和建宏早知會面對零下的溫度。

但萬萬沒料到,才第二晚,就零下了。

 

下午,我開始調整自已,深呼吸,四處走走,讓身體更適應高度。

吃了晚飯後,我頭不庝了。

 

我重新整理裝備,將原本登頂才要穿的外套取出。

對天氣的預料,完全錯誤。

 

傑藍問我會無聊嗎?

其實不會,山裏一切都沒有。

但反而如此,你才會知道自己擁有了很多。

當你明白自己擁有很多時,

才會知道擁有很多,不如需求很少。

avatar-img
2會員
934內容數
在家是爸爸,工作是Mars,山上是當歸。 記錄自己走過的路,作過的夢,擁有過的回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的記憶的延續 的其他內容
12/29/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第一晚   晚上七點五十五分,海拔三千五百八十公尺,我在客棧的房間中。   這屋子的簡陋,還沒有到達我想像的地步。 雖然這屋子只是用木板圍起來,再加個屋頂。 也因此,所謂的地板其實就是真實的石頭地面。 兩個簡單的床板,小小的房間。 兩床中間的走
12/29/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出發   三月十二日,下午一點十三分,我沈靜低調的踏出了第一步。 建宏則是興奮地振臂高呼,出發了!   出發前,傑藍找我和建宏在出發前一起開了個簡短的會議。 簡單扼要,說明接下來的日子,我們會是一個團隊,要走在一起。   這個登山行程,在聖母峰
12/15/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考試   沒有什麼正式的會面。 傑藍介紹攀登嚮導蘇里曼給我和建宏認識。 也指了三個挑夫給我們,但連名字也不講了。   在山裏,挑夫就是挑夫,沒有名字。 或是說,他們的名字就是挑夫。 如果以階級來分,他們就是最底層的人。 這時我才知道,原來剛
12/15/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禮物   坐在大廳裏,接著老奶奶也出現了。 她親切的問了我的午餐要吃什麼? 魯卡拉的第一餐,我點了傳統豆子飯,還加點了碗湯。邊吃邊回味, 慢慢的讓身體及心理適應一切。   老奶奶是客棧老闆娘,拿了包糖果給我,說是給我的禮物。 她知道我們要去梅樂
12/15/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第二個驚喜   我略低著頭快步離開直升機,站在停機坪的一側,看著傑藍和兩三名雪巴人,扛著我們的行李。 傑藍指著街道的方向,要我們到路旁的一間客棧中休息,吃中餐。 搭乘直升機的驚喜,還沒有完全消退,第二個驚喜接踵而至。 我還沒搞清東南西北,但建宏一眼看
12/08/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飛上天空   經過簡單的安檢,我們腳步輕快的踏進候機大廳。 也許是心情的轉換,感覺上候機大廳比起剛才的登機櫃台要明亮許多。 登機櫃台旁是不確定情緒的等待,而候機廳裡則是蓄勢待發的準備。   我找了張椅子坐著看看手中的直昇機機型,一會看看周遭的旅客。
12/29/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第一晚   晚上七點五十五分,海拔三千五百八十公尺,我在客棧的房間中。   這屋子的簡陋,還沒有到達我想像的地步。 雖然這屋子只是用木板圍起來,再加個屋頂。 也因此,所謂的地板其實就是真實的石頭地面。 兩個簡單的床板,小小的房間。 兩床中間的走
12/29/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出發   三月十二日,下午一點十三分,我沈靜低調的踏出了第一步。 建宏則是興奮地振臂高呼,出發了!   出發前,傑藍找我和建宏在出發前一起開了個簡短的會議。 簡單扼要,說明接下來的日子,我們會是一個團隊,要走在一起。   這個登山行程,在聖母峰
12/15/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考試   沒有什麼正式的會面。 傑藍介紹攀登嚮導蘇里曼給我和建宏認識。 也指了三個挑夫給我們,但連名字也不講了。   在山裏,挑夫就是挑夫,沒有名字。 或是說,他們的名字就是挑夫。 如果以階級來分,他們就是最底層的人。 這時我才知道,原來剛
12/15/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禮物   坐在大廳裏,接著老奶奶也出現了。 她親切的問了我的午餐要吃什麼? 魯卡拉的第一餐,我點了傳統豆子飯,還加點了碗湯。邊吃邊回味, 慢慢的讓身體及心理適應一切。   老奶奶是客棧老闆娘,拿了包糖果給我,說是給我的禮物。 她知道我們要去梅樂
12/15/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第二個驚喜   我略低著頭快步離開直升機,站在停機坪的一側,看著傑藍和兩三名雪巴人,扛著我們的行李。 傑藍指著街道的方向,要我們到路旁的一間客棧中休息,吃中餐。 搭乘直升機的驚喜,還沒有完全消退,第二個驚喜接踵而至。 我還沒搞清東南西北,但建宏一眼看
12/08/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飛上天空   經過簡單的安檢,我們腳步輕快的踏進候機大廳。 也許是心情的轉換,感覺上候機大廳比起剛才的登機櫃台要明亮許多。 登機櫃台旁是不確定情緒的等待,而候機廳裡則是蓄勢待發的準備。   我找了張椅子坐著看看手中的直昇機機型,一會看看周遭的旅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愚者|早睡早起精神好 太陽高掛天空,後方的山峰佈滿白雪。愚者迎向陽光,以舒爽姿態抬起頭,吸入山頂上新鮮冷冽的空氣。整個人神清氣爽,準備好要踏上他無畏的旅程。
Thumbnail
本以為昨晚會睡不好,早上就要早起看日出,結果一醒來6點多,日頭赤炎炎,半夜數度被冷 醒,廁所梳洗梳洗,公園內也有人陸陸續續進入,尤其旁邊就是海,有人運動,有人散步,有人釣魚,真是好地方。 吃過準備的早餐,也來個海邊漫步,很舒服,只要沒太陽就不算熱,在這裡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地點,本來想進露營區,但臨時
Thumbnail
時隔兩個月再度換上登山鞋爬山去 我天氣漸漸炎熱 少了溼冷躲雨 似乎是適合爬山的天氣 多了豔陽高照 也似乎是不適合的爬山的天氣
Thumbnail
天熱,遠山積累著雲,像一場明日的雨。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感想   現在時間,返家一星期後。   由尼泊爾回家, 我帶回, 一張曬花的臉, 二座六千公尺的高山, 三段冒險故事, 全家五個人的思念, 六個共患難的朋友, 十根凍傷的手指, 五十八個衛星定位點, 一百二十個錄音檔, 三百八十個影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後記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二十二天的相聚,總有分開的時候。 我們其實都是不同象限的人,然而這條山徑將我們集結在一起。 終究我們還是要各自回到各自的世界。   蘇里曼說有個羅伯切山的行程。 傑藍要帶安娜普娜峰健行團。 蘇吧,尼瑪及丹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再會   傑藍告訴我,我們將會有個會議,嚮導,挑夫都會參加。 我說不要將這個會議弄的像是檢討會一樣。 就當作是個分享會吧。   大家一一述說一路上的故事。 二十二天,可以說多少故事啊。 山路和故事一樣,重點不在於它有多長,而是在於它有多精彩。
01/04/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重返天堂   昨晚睡覺時房間內溫度有攝氐十三度,清晨還有五度。 這對我們來講,簡直是春天般的溫暖,睡袋只是直接蓋在身上。 己經不需要拉上拉鏈了。   睡前聽到一陣西方人大口喝著啤酒,在談著丘拉隘口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情。 我經過,只有微微一笑。
01/04/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相贈   早上六點二十二分,今天是健行的尾聲。        昨天晚上把該送的裝備都送出去了。 我將登山裝備,外套,刷毛衣,綁腿,雪褲,都送給了他們。   外套送給丹增, 在五千八百公尺的高地營,這個年輕人就只穿了件薄外套,兩手插口袋,縮著頭的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愚者|早睡早起精神好 太陽高掛天空,後方的山峰佈滿白雪。愚者迎向陽光,以舒爽姿態抬起頭,吸入山頂上新鮮冷冽的空氣。整個人神清氣爽,準備好要踏上他無畏的旅程。
Thumbnail
本以為昨晚會睡不好,早上就要早起看日出,結果一醒來6點多,日頭赤炎炎,半夜數度被冷 醒,廁所梳洗梳洗,公園內也有人陸陸續續進入,尤其旁邊就是海,有人運動,有人散步,有人釣魚,真是好地方。 吃過準備的早餐,也來個海邊漫步,很舒服,只要沒太陽就不算熱,在這裡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地點,本來想進露營區,但臨時
Thumbnail
時隔兩個月再度換上登山鞋爬山去 我天氣漸漸炎熱 少了溼冷躲雨 似乎是適合爬山的天氣 多了豔陽高照 也似乎是不適合的爬山的天氣
Thumbnail
天熱,遠山積累著雲,像一場明日的雨。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感想   現在時間,返家一星期後。   由尼泊爾回家, 我帶回, 一張曬花的臉, 二座六千公尺的高山, 三段冒險故事, 全家五個人的思念, 六個共患難的朋友, 十根凍傷的手指, 五十八個衛星定位點, 一百二十個錄音檔, 三百八十個影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後記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二十二天的相聚,總有分開的時候。 我們其實都是不同象限的人,然而這條山徑將我們集結在一起。 終究我們還是要各自回到各自的世界。   蘇里曼說有個羅伯切山的行程。 傑藍要帶安娜普娜峰健行團。 蘇吧,尼瑪及丹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再會   傑藍告訴我,我們將會有個會議,嚮導,挑夫都會參加。 我說不要將這個會議弄的像是檢討會一樣。 就當作是個分享會吧。   大家一一述說一路上的故事。 二十二天,可以說多少故事啊。 山路和故事一樣,重點不在於它有多長,而是在於它有多精彩。
01/04/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重返天堂   昨晚睡覺時房間內溫度有攝氐十三度,清晨還有五度。 這對我們來講,簡直是春天般的溫暖,睡袋只是直接蓋在身上。 己經不需要拉上拉鏈了。   睡前聽到一陣西方人大口喝著啤酒,在談著丘拉隘口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情。 我經過,只有微微一笑。
01/04/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相贈   早上六點二十二分,今天是健行的尾聲。        昨天晚上把該送的裝備都送出去了。 我將登山裝備,外套,刷毛衣,綁腿,雪褲,都送給了他們。   外套送給丹增, 在五千八百公尺的高地營,這個年輕人就只穿了件薄外套,兩手插口袋,縮著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