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盛岡一直是轉運的站點。 這次東北之行,因為從花卷機場離開,就安排最後四天住盛岡。 身為岩手縣第一大城,盛岡車站的題字充滿昭和風。 1981年興建的車站與百貨連棟,建築之間短行的手扶梯銜接每一個吃力的爬坡。 隔天一早天候涼爽,清晨的雨跡未乾,二十五度很適合步行到岩手銀行紅磚館。 沿著站
Thumbnail
岩手縣的寶可夢列車,是在東北311大地震之後,為了讓孩子重拾笑容開始的。 這台Jr的特色列車,只有一個車廂,對號座大約三十位乘客。 一個月前要上網搶票。 一週只開三天,一天只開兩班的列車,一ノ関站還有兩位奶奶搶上車,以為是往氣仙沼的區間車。 10:58的列車,11:19還沒開。
Thumbnail
從山形站往山寺,要搭仙山線。 雖然是快速列車,但車行緩慢,加上剛下過一場雨,景色淋漓未乾恍若世界暫停。 楯山站的時候,列車停了幾分鐘。 我幾乎就要下車。 但看到無人月臺又有疑慮,於是退回位置。 心想如果就此錯過山寺,就直接回仙台吧。 直到離站才發現是楯山,又一個誤打誤撞。 山寺一樣是
Thumbnail
如何用一日晴晚,經歷三百多公里的天候呢? 秋田時速 三十三公里的風速,在十字路口黯然車站廣場的天色。 一台綠巴士接著一台,陸續駛離灰色的暴風圈。 今天來得不是時候吧? 旅程的一期一會,也是人生的從此不再。 Never more可能是機緣也可能就此絕緣。 車窗流下一綹一綹的雨,模糊山景
Thumbnail
在長町等車,18:50要往仙台空港的車,延遲到七點還沒發。 第一月臺到仙台的18:52也是。 新幹線在隔壁軌道都不知道過去幾台了。 月臺上等待的人越來越多。 本來排隊的人們,有的乾脆離開隊伍,坐在長椅上等待。 19:03列車かきます的通知燈亮了。 閃沒幾下又熄了。 月臺上眾人的焦急,慢
Thumbnail
晚上本來還是要到南町通,行過路口,卻臨時起意右轉到仙台名卦丁商店街喝one more coffee。 漂亮的馬尾女店員問了我幾句日語,我答不出來。 原來是內用還是外帶。 內用的消費稅是10%,外帶8%。 她的紅嘴脣即將撇下無奈之際看到我的收據,驚呼: 「You are from Am
Thumbnail
半年前一時不查,在仙台訂到一間吸菸房,距離車站三十分鐘,幸而只有一晚。 這次沒有規劃,就很多這種自己埋給自己的驚喜或驚嚇。 從新潟坐車換班,一路看膽大黨眾人降鬼。 以前棄追因為覺得太展開,而今距離不過一個月,卻覺得現實能比故事更離奇。 把房間空調打開後,步行到到南町通喝咖啡。
Thumbnail
一轉眼就到最後一日新潟了,五日晃眼即過。 不止一次問自己,為什麼會來呢? 去年夏天不是下定決心,不再被灼燒嗎? 今年仍然有燠熱的時刻,但更多海風的習習。 這是來新潟的原因嗎? 米我帶不走,但能裹著一陣風,佔據行囊一點點空間。 第五日,我留在公車站旁的咖啡店,端詳紅色的車頂走繞淺
Thumbnail
適逢日本的お盆節,新幹線的指定席全部售罄。 只能等加開的車次,排隊自由車廂。 上野的新幹線月臺在地下四樓,待合室每個座席都是一個自轉的星球。 十一點鐘方向的年輕女人,打開一盒東京芭奈奈開始享用,淡鵝黃色的紙袋像即將隱沒黑夜的月光,她一口一口吞嚥時間與皎潔。 兩點鐘方向的寸頭男人,白色的髮
Thumbnail
從大宮逼仄的暑熱回來,呼吸新潟的舒曠,確實鬆了一口氣。 雨清涼紛飛,似乎又更靠近秋天幾吋。 傍晚沿著新潟駅隨意走。 一隻黑貓躍過站前的圓環,隱身公車之後。 地上慢慢收乾的雨漬,又拓寬一點點夢的道路。 傘沿未乾的雨,恍然是隔世的謊。 留下清秋淺淺地流,偶爾經過耳畔一陣潺潺。 路樹
Thumbnail
盛岡一直是轉運的站點。 這次東北之行,因為從花卷機場離開,就安排最後四天住盛岡。 身為岩手縣第一大城,盛岡車站的題字充滿昭和風。 1981年興建的車站與百貨連棟,建築之間短行的手扶梯銜接每一個吃力的爬坡。 隔天一早天候涼爽,清晨的雨跡未乾,二十五度很適合步行到岩手銀行紅磚館。 沿著站
Thumbnail
岩手縣的寶可夢列車,是在東北311大地震之後,為了讓孩子重拾笑容開始的。 這台Jr的特色列車,只有一個車廂,對號座大約三十位乘客。 一個月前要上網搶票。 一週只開三天,一天只開兩班的列車,一ノ関站還有兩位奶奶搶上車,以為是往氣仙沼的區間車。 10:58的列車,11:19還沒開。
Thumbnail
從山形站往山寺,要搭仙山線。 雖然是快速列車,但車行緩慢,加上剛下過一場雨,景色淋漓未乾恍若世界暫停。 楯山站的時候,列車停了幾分鐘。 我幾乎就要下車。 但看到無人月臺又有疑慮,於是退回位置。 心想如果就此錯過山寺,就直接回仙台吧。 直到離站才發現是楯山,又一個誤打誤撞。 山寺一樣是
Thumbnail
如何用一日晴晚,經歷三百多公里的天候呢? 秋田時速 三十三公里的風速,在十字路口黯然車站廣場的天色。 一台綠巴士接著一台,陸續駛離灰色的暴風圈。 今天來得不是時候吧? 旅程的一期一會,也是人生的從此不再。 Never more可能是機緣也可能就此絕緣。 車窗流下一綹一綹的雨,模糊山景
Thumbnail
在長町等車,18:50要往仙台空港的車,延遲到七點還沒發。 第一月臺到仙台的18:52也是。 新幹線在隔壁軌道都不知道過去幾台了。 月臺上等待的人越來越多。 本來排隊的人們,有的乾脆離開隊伍,坐在長椅上等待。 19:03列車かきます的通知燈亮了。 閃沒幾下又熄了。 月臺上眾人的焦急,慢
Thumbnail
晚上本來還是要到南町通,行過路口,卻臨時起意右轉到仙台名卦丁商店街喝one more coffee。 漂亮的馬尾女店員問了我幾句日語,我答不出來。 原來是內用還是外帶。 內用的消費稅是10%,外帶8%。 她的紅嘴脣即將撇下無奈之際看到我的收據,驚呼: 「You are from Am
Thumbnail
半年前一時不查,在仙台訂到一間吸菸房,距離車站三十分鐘,幸而只有一晚。 這次沒有規劃,就很多這種自己埋給自己的驚喜或驚嚇。 從新潟坐車換班,一路看膽大黨眾人降鬼。 以前棄追因為覺得太展開,而今距離不過一個月,卻覺得現實能比故事更離奇。 把房間空調打開後,步行到到南町通喝咖啡。
Thumbnail
一轉眼就到最後一日新潟了,五日晃眼即過。 不止一次問自己,為什麼會來呢? 去年夏天不是下定決心,不再被灼燒嗎? 今年仍然有燠熱的時刻,但更多海風的習習。 這是來新潟的原因嗎? 米我帶不走,但能裹著一陣風,佔據行囊一點點空間。 第五日,我留在公車站旁的咖啡店,端詳紅色的車頂走繞淺
Thumbnail
適逢日本的お盆節,新幹線的指定席全部售罄。 只能等加開的車次,排隊自由車廂。 上野的新幹線月臺在地下四樓,待合室每個座席都是一個自轉的星球。 十一點鐘方向的年輕女人,打開一盒東京芭奈奈開始享用,淡鵝黃色的紙袋像即將隱沒黑夜的月光,她一口一口吞嚥時間與皎潔。 兩點鐘方向的寸頭男人,白色的髮
Thumbnail
從大宮逼仄的暑熱回來,呼吸新潟的舒曠,確實鬆了一口氣。 雨清涼紛飛,似乎又更靠近秋天幾吋。 傍晚沿著新潟駅隨意走。 一隻黑貓躍過站前的圓環,隱身公車之後。 地上慢慢收乾的雨漬,又拓寬一點點夢的道路。 傘沿未乾的雨,恍然是隔世的謊。 留下清秋淺淺地流,偶爾經過耳畔一陣潺潺。 路樹
Thumbnail
讀李渝《溫州街的故事》,得在一個閒散的午後,漫漫踅步拐過泰順街,也許路過一叢豔豔的九重葛,一旁的矮磚牆上有貓,安靜躍入鄰家的夢。這些日常的細節與其他,字字行走為雋永為溫州街的故事。 從〈夜煦〉開始,敘事者不斷地自我的辯證,滔滔成為青春最悄然的雄辯。雖有一輩子無法被治癒的敏感,卻能學著看一片
Thumbnail
陳冠良《生於寂靜》以散策之姿,緩緩步行文字
Thumbnail
凌明玉《一個偽農婦的田園日記》以文字耕耘大疫年間的田園生活,從無到有
Thumbnail
郝譽翔《七星物語》經歷二十年後改寫,在時間的厚度上鏤刻情感的深度加上母性的寬容,讓寸死寸生的文思與情思,如春蠶破繭,驚蟄混沌的妖怪人間。 小說情節蜿蜒北投幽曲的路徑,疊合郝譽翔的兒時記憶,虛實掩映之下,更增其神秘色彩。「我看,しずこ說不定就是蛇變成的吧。」增添靜子的神祕性,〈愛慕〉
Thumbnail
讀完韓麗珠的《半蝕》之後,再回顧《風箏家族》,恍若步入異世界樂園的扭曲鏡屋,每個影像都映照著現代都會生活的異化與荒誕。 《風箏家族》以六個故事構成,作者如卡夫卡般,娓娓將日常生活的焦慮與壓抑轉化為超現實的寓言。 在2006獲獎的〈風箏家族〉裡,世代的慾望移形為肥胖的外表,壓抑式的種種自白,
Thumbnail
對於劉子新,有太多的冠冕加持於上。但對讀者來說,劉子新清秀俐落的筆調,如〈白馬〉裡女孩無瑕的視角,靜靜數落每一件人間瘋狂。 除了台積電的首獎〈白腳底黑貓〉,「我」持續與A與瑪麗與林俐麗、堂哥以及諸多城市裡匿名的尋常小人物互動,在「我」的敘述視角裡,連綿過去與未來的時間,網羅所有細密的塵埃細節,慢慢
Thumbnail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Thumbnail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Thumbnail
曹疏影《石榴海灘》分為「駁火」、「餘生」與「陰明山」三輯,以詩化的時代預言,娓娓敘說每一道世間火焰的情態。 如果世間百態與人情冷暖是瞬息萬變的潮汐,「我們是被留下的」(〈自序〉)是以詩為史的餘生告白。 「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午夜石板街/路過玻璃,無數鏡」〈良夜〉窸窣夢的啐語,在夜
Thumbnail
讀李渝《溫州街的故事》,得在一個閒散的午後,漫漫踅步拐過泰順街,也許路過一叢豔豔的九重葛,一旁的矮磚牆上有貓,安靜躍入鄰家的夢。這些日常的細節與其他,字字行走為雋永為溫州街的故事。 從〈夜煦〉開始,敘事者不斷地自我的辯證,滔滔成為青春最悄然的雄辯。雖有一輩子無法被治癒的敏感,卻能學著看一片
Thumbnail
陳冠良《生於寂靜》以散策之姿,緩緩步行文字
Thumbnail
凌明玉《一個偽農婦的田園日記》以文字耕耘大疫年間的田園生活,從無到有
Thumbnail
郝譽翔《七星物語》經歷二十年後改寫,在時間的厚度上鏤刻情感的深度加上母性的寬容,讓寸死寸生的文思與情思,如春蠶破繭,驚蟄混沌的妖怪人間。 小說情節蜿蜒北投幽曲的路徑,疊合郝譽翔的兒時記憶,虛實掩映之下,更增其神秘色彩。「我看,しずこ說不定就是蛇變成的吧。」增添靜子的神祕性,〈愛慕〉
Thumbnail
讀完韓麗珠的《半蝕》之後,再回顧《風箏家族》,恍若步入異世界樂園的扭曲鏡屋,每個影像都映照著現代都會生活的異化與荒誕。 《風箏家族》以六個故事構成,作者如卡夫卡般,娓娓將日常生活的焦慮與壓抑轉化為超現實的寓言。 在2006獲獎的〈風箏家族〉裡,世代的慾望移形為肥胖的外表,壓抑式的種種自白,
Thumbnail
對於劉子新,有太多的冠冕加持於上。但對讀者來說,劉子新清秀俐落的筆調,如〈白馬〉裡女孩無瑕的視角,靜靜數落每一件人間瘋狂。 除了台積電的首獎〈白腳底黑貓〉,「我」持續與A與瑪麗與林俐麗、堂哥以及諸多城市裡匿名的尋常小人物互動,在「我」的敘述視角裡,連綿過去與未來的時間,網羅所有細密的塵埃細節,慢慢
Thumbnail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Thumbnail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Thumbnail
曹疏影《石榴海灘》分為「駁火」、「餘生」與「陰明山」三輯,以詩化的時代預言,娓娓敘說每一道世間火焰的情態。 如果世間百態與人情冷暖是瞬息萬變的潮汐,「我們是被留下的」(〈自序〉)是以詩為史的餘生告白。 「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午夜石板街/路過玻璃,無數鏡」〈良夜〉窸窣夢的啐語,在夜
Thumbnail
「一旦你放棄了某種原以為是根本的東西,你就會發現你還可以放棄其他東西,以後又有許多東西可以放棄。」 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你為什麼要去旅行? 禪修嗎?遊學嗎?為什麼? 不能不去嗎? 不為什麼,就不能出走嗎? 一哩一哩的遠走,一點一點丟掉生存的企圖,希望找回生活的本
Thumbnail
「今天要做下巴哦,」老師上課五分鐘前宣佈, 「沒有人下巴受傷吧?」 我來不及舉手,也不想舉手。 上禮拜雨天裡摔了一跤,下顎淤積一窪雨水久久沒有褪去,還疼。 大貓式要先將胸椎放在地上,然後雙手伸向前方,下巴推前之際,擠壓後頸,一節一節拉開胸骨。 還有餘裕的話,膝蓋就往前走,讓尾椎
Thumbnail
立秋之後,暑熱仍然蒸騰。 等陽光終於斂起火一般的羽毛,一片香菜波浪漫過鼻尖,焰焰如考試的浪。 人生還有更多的空格或選項嗎? 決意嚥下一個週末的午後,在最燠熱的字裡行間,融化某一場爭吵。或是頭頂紙箱,睡倒在空曠的教室,成為台灣阿楞。 我們被陽光推高的髮鬢,還能吶喊更多球局。在
Thumbnail
放晴的第二日,終於讓一切好的壞的結蒂或結痂,即使仍有些許未癒的咳。 脫落的日子揚飛夏日鳴蟬之間,也許蛻為八月的殼。 雨後的樹,綠得澄澈,葉葉新如初生的芽。 我們也可以越過這些那些,選擇善良嗎? 陽光穿過風與葉,熨上我們久雨後冰涼的皮膚。 許多已知的未知的細節,沉澱為心底的斑
Thumbnail
離開午夜雷雨的南方,在八點三十分進入紅磚砌成的幽綠之森。 課堂上斷續的麥克風聲音,跟不上節奏快速的文湖線。圓周長的公式=直徑x3.14,我們不斷改換直徑,更動自己的步幅計算塗色的面積。 一個人在台北市能佔多少的面積? 中午覓食之後,提早在大安站下車,索性沿著復興南路走回學校。很久很久沒有踩踏陽
Thumbnail
來了本來因為颱風天要停掉的課,總之敗部復活,珍惜每一刻失而復得。 瑜伽教室擺上一張墊子又一張。 外面不停的雨與流動的灰,簡直讓人七竅濕潮。 空氣裡滿載的濕,堵塞鼻腔。 生存三要素陽光空氣都沒有,只有水與鼻水。 「妳那是斑鳩,不是鴿子。 」老師在台上指著我說, 「妳是斑鳩。」
Thumbnail
晚上十一點半,雷聲低伏每一幢屋頂,逡巡嘶吼遍尋獵物。 雨水泛白事物的色階,彩度褪去之後,萬物齊一,星星本是無亮的石質。 莊子也是在如此雨後,向世界對齊嗎?鏡面擦了又乾,乾了又糊,濕氣襲來蒙為白茫茫的前景。無論鯤鵬與蜉蝣,都將溶化為雨。 已經降落的雨,沿著窗邊走成一道徑流,隨即奔往更浩瀚的
Thumbnail
午後三時,雷雨突然滅沒整個城市,以全然的灰與震耳的雷。 雨聲是後來的。 總覺得天幕之上,還有更多的委屈等著傾訴。 課堂的彈力繩招式,每一步都扣上側腰與呼吸,箝緊我們最虛弱的肋。 「膝蓋往右,臀部坐下,」老師示範,一邊說 「就是悲劇坐姿——廣志啊……」 旁邊的姐
Thumbnail
午後雷陣之前,鬱藍之上有深色的草浪,一股風動之後,譁然的白絲淋漓世界為水簾洞。 月台上待避,是一場奢侈的浪擲。 不由得想起張愛玲 〈封鎖〉裡的電車,如何叮鈴響起,拉長又縮短無奈的浪,又如何在凝固的時間裡搬演或真或假的世間百態。 然而這些都是後話了。 當引擎啟動,車速飛馳於鐵
Thumbnail
薇帕氣旋掠境之後,留下灰色漩渦攪動著天。得不了分的擦邊球,還是掃落一地的雨。 M說南迴鐵路肝腸寸斷,公路也是。為了來一趟台南,她得從台東繞一圈北迴,迢迢環抱島嶼邊界。 然而,第三日南部的雨只是想像,鎮日悶在腦海,趁著夜幕降臨一齊落下。 雨先下在眼裡,然後到耳裡。 人們頭頂輕輕
Thumbnail
「一旦你放棄了某種原以為是根本的東西,你就會發現你還可以放棄其他東西,以後又有許多東西可以放棄。」 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你為什麼要去旅行? 禪修嗎?遊學嗎?為什麼? 不能不去嗎? 不為什麼,就不能出走嗎? 一哩一哩的遠走,一點一點丟掉生存的企圖,希望找回生活的本
Thumbnail
「今天要做下巴哦,」老師上課五分鐘前宣佈, 「沒有人下巴受傷吧?」 我來不及舉手,也不想舉手。 上禮拜雨天裡摔了一跤,下顎淤積一窪雨水久久沒有褪去,還疼。 大貓式要先將胸椎放在地上,然後雙手伸向前方,下巴推前之際,擠壓後頸,一節一節拉開胸骨。 還有餘裕的話,膝蓋就往前走,讓尾椎
Thumbnail
立秋之後,暑熱仍然蒸騰。 等陽光終於斂起火一般的羽毛,一片香菜波浪漫過鼻尖,焰焰如考試的浪。 人生還有更多的空格或選項嗎? 決意嚥下一個週末的午後,在最燠熱的字裡行間,融化某一場爭吵。或是頭頂紙箱,睡倒在空曠的教室,成為台灣阿楞。 我們被陽光推高的髮鬢,還能吶喊更多球局。在
Thumbnail
放晴的第二日,終於讓一切好的壞的結蒂或結痂,即使仍有些許未癒的咳。 脫落的日子揚飛夏日鳴蟬之間,也許蛻為八月的殼。 雨後的樹,綠得澄澈,葉葉新如初生的芽。 我們也可以越過這些那些,選擇善良嗎? 陽光穿過風與葉,熨上我們久雨後冰涼的皮膚。 許多已知的未知的細節,沉澱為心底的斑
Thumbnail
離開午夜雷雨的南方,在八點三十分進入紅磚砌成的幽綠之森。 課堂上斷續的麥克風聲音,跟不上節奏快速的文湖線。圓周長的公式=直徑x3.14,我們不斷改換直徑,更動自己的步幅計算塗色的面積。 一個人在台北市能佔多少的面積? 中午覓食之後,提早在大安站下車,索性沿著復興南路走回學校。很久很久沒有踩踏陽
Thumbnail
來了本來因為颱風天要停掉的課,總之敗部復活,珍惜每一刻失而復得。 瑜伽教室擺上一張墊子又一張。 外面不停的雨與流動的灰,簡直讓人七竅濕潮。 空氣裡滿載的濕,堵塞鼻腔。 生存三要素陽光空氣都沒有,只有水與鼻水。 「妳那是斑鳩,不是鴿子。 」老師在台上指著我說, 「妳是斑鳩。」
Thumbnail
晚上十一點半,雷聲低伏每一幢屋頂,逡巡嘶吼遍尋獵物。 雨水泛白事物的色階,彩度褪去之後,萬物齊一,星星本是無亮的石質。 莊子也是在如此雨後,向世界對齊嗎?鏡面擦了又乾,乾了又糊,濕氣襲來蒙為白茫茫的前景。無論鯤鵬與蜉蝣,都將溶化為雨。 已經降落的雨,沿著窗邊走成一道徑流,隨即奔往更浩瀚的
Thumbnail
午後三時,雷雨突然滅沒整個城市,以全然的灰與震耳的雷。 雨聲是後來的。 總覺得天幕之上,還有更多的委屈等著傾訴。 課堂的彈力繩招式,每一步都扣上側腰與呼吸,箝緊我們最虛弱的肋。 「膝蓋往右,臀部坐下,」老師示範,一邊說 「就是悲劇坐姿——廣志啊……」 旁邊的姐
Thumbnail
午後雷陣之前,鬱藍之上有深色的草浪,一股風動之後,譁然的白絲淋漓世界為水簾洞。 月台上待避,是一場奢侈的浪擲。 不由得想起張愛玲 〈封鎖〉裡的電車,如何叮鈴響起,拉長又縮短無奈的浪,又如何在凝固的時間裡搬演或真或假的世間百態。 然而這些都是後話了。 當引擎啟動,車速飛馳於鐵
Thumbnail
薇帕氣旋掠境之後,留下灰色漩渦攪動著天。得不了分的擦邊球,還是掃落一地的雨。 M說南迴鐵路肝腸寸斷,公路也是。為了來一趟台南,她得從台東繞一圈北迴,迢迢環抱島嶼邊界。 然而,第三日南部的雨只是想像,鎮日悶在腦海,趁著夜幕降臨一齊落下。 雨先下在眼裡,然後到耳裡。 人們頭頂輕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