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登月計畫!真?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查詢維基百科,「阿波羅計畫(英語:Project Apollo)是NASA從1961年-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載人太空任務,阿波羅計劃一直延續到1970年代早期。總共耗資250億美元(幣值相當於2018年時的1530億美元),送了12人上月球」。阿波羅計劃是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執行的迄今為止最龐大的月球探測計劃,該計劃已於1972年底結束」。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畫,共有6次太空人登月踏上月球,在網路上都可找到相關影片;很多飛碟、外星人愛好者及吃瓜群眾不斷爭辯影片的真假,大家都會仔細研究影片並找出相關證據、論點,以便證明或駁回登月的真假。

但我認為這些影片是半真半假,其目的就是讓大家耗費大量的時間及力氣在爭辯,讓所有人的注意力放在爭論影片真假,別忘了,「半真半假的影片」永遠都是最有看頭

我的看法是:
一、美國登月之後獲得了外星人的幫忙,科技力量一越千里、輾壓群雄,才能當世界警察,想要維持世界和平。
二、人對未知的事物是恐懼的,外星人和美國達成協議,藉由拍攝戲劇、電影的方式,讓世人慢慢熟悉外星人的存在。
三、外星人需要某些地球資源以利生存,就教導當前人類能理解的高科技技術,雙方各取所需。

其實,不必花費心思整天研究登月到底是真是假,我們應該做的是用善良的心提升自己的科技實力,並用於正途,這才是正確的道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風的沙龍
146會員
354內容數
這是我的寫作空間,將心中的想法轉化為文字
大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在遠古戰火連天的年代,蚩尤以鐵血與狂怒聞名遐邇。他帶領部落勇士橫掃四方,為正義與生存而戰,無人能擋其鋒芒。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戰爭的硝煙漸漸散去,蚩尤的傳說也隨風沙淡出人們的記憶。直到某一天,一道扭曲的時空裂縫毫無預兆地撕裂蒼穹,黑暗從中悄然湧現,彷彿預示著某個沉睡已久的命運即將甦醒……
Thumbnail
2025/04/28
在遠古戰火連天的年代,蚩尤以鐵血與狂怒聞名遐邇。他帶領部落勇士橫掃四方,為正義與生存而戰,無人能擋其鋒芒。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戰爭的硝煙漸漸散去,蚩尤的傳說也隨風沙淡出人們的記憶。直到某一天,一道扭曲的時空裂縫毫無預兆地撕裂蒼穹,黑暗從中悄然湧現,彷彿預示著某個沉睡已久的命運即將甦醒……
Thumbnail
2025/04/25
未來有一天,智慧電視已不只是 WiFi 連網那麼簡單,沙發還沒坐熱,你腦海中的電視(電影)劇情已瞬間投射它能直接讀取你腦中的影像,投射到大螢幕上,「不需遙控器、不需按鈕,統統靠你的頭髮和腦波」。這是腦洞大開,有朝一日成為思緒飛揚的娛樂革命。
Thumbnail
2025/04/25
未來有一天,智慧電視已不只是 WiFi 連網那麼簡單,沙發還沒坐熱,你腦海中的電視(電影)劇情已瞬間投射它能直接讀取你腦中的影像,投射到大螢幕上,「不需遙控器、不需按鈕,統統靠你的頭髮和腦波」。這是腦洞大開,有朝一日成為思緒飛揚的娛樂革命。
Thumbnail
2025/04/21
「所以,」王挑眉,「奇異博士,你真的要在YouTube上開頻道了?」「那麼,」我打開一個傳送門,金色的火花在空氣中跳動,「讓我們看看,當古老魔法與現代科技共舞時,會創造出怎樣的奇蹟。」
Thumbnail
2025/04/21
「所以,」王挑眉,「奇異博士,你真的要在YouTube上開頻道了?」「那麼,」我打開一個傳送門,金色的火花在空氣中跳動,「讓我們看看,當古老魔法與現代科技共舞時,會創造出怎樣的奇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對宇宙深邃謎團的探索,即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隱喻著這個宇宙中,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之間那宏偉的意義。發出信號,接收信號,戴著神秘儀器所做出古怪的神經行爲,其實是身爲孤島的人類爲獲得認同和真正交流的天真努力的一種浪漫化。
Thumbnail
對宇宙深邃謎團的探索,即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隱喻著這個宇宙中,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之間那宏偉的意義。發出信號,接收信號,戴著神秘儀器所做出古怪的神經行爲,其實是身爲孤島的人類爲獲得認同和真正交流的天真努力的一種浪漫化。
Thumbnail
1976年,NASA的一名科學家從火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中,發現了一個人臉形的建築,形狀如此規則的建築極有可能是人造的,這意味著火星上可能存在過某種文明。 而後,NASA為了吸引公眾對於火星和自身的關註,將這張照片公之於眾,沒想到單這張人臉照片就成了一個大新聞,然而NASA似乎不希望太多的關
Thumbnail
1976年,NASA的一名科學家從火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中,發現了一個人臉形的建築,形狀如此規則的建築極有可能是人造的,這意味著火星上可能存在過某種文明。 而後,NASA為了吸引公眾對於火星和自身的關註,將這張照片公之於眾,沒想到單這張人臉照片就成了一個大新聞,然而NASA似乎不希望太多的關
Thumbnail
五年前的今天,2019年6月25日,由臺灣的國家太空中心所主導的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終於順利地從50年前阿波羅11號前往月球的發射地、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SLC-39A發射台升空。國家太空中心在發射後173分鐘也陸續接收到福衛七號6顆衛星的訊號,為臺灣太空史又寫下新的一頁!
Thumbnail
五年前的今天,2019年6月25日,由臺灣的國家太空中心所主導的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終於順利地從50年前阿波羅11號前往月球的發射地、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SLC-39A發射台升空。國家太空中心在發射後173分鐘也陸續接收到福衛七號6顆衛星的訊號,為臺灣太空史又寫下新的一頁!
Thumbnail
Elon Musk介紹如何將人類送往火星的計劃的最新情況與偉大願景。內容提及有許多技術與想法是人類從未做過的,既然人類都未曾上火星,那麼做從沒做過的事才有可能成功,也是很合理的。 我將內容整理8項為飛往火星的關鍵技術,身為曾與太太一起看過UFO的人類
Thumbnail
Elon Musk介紹如何將人類送往火星的計劃的最新情況與偉大願景。內容提及有許多技術與想法是人類從未做過的,既然人類都未曾上火星,那麼做從沒做過的事才有可能成功,也是很合理的。 我將內容整理8項為飛往火星的關鍵技術,身為曾與太太一起看過UFO的人類
Thumbnail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這似乎是電影中才有的情節。 實際生活中卻有一樣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其開發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SpaceX星艦,正朝著這個我們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前進。 當我們腦中還停留在這個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的想法是不可行,笑著
Thumbnail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這似乎是電影中才有的情節。 實際生活中卻有一樣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其開發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SpaceX星艦,正朝著這個我們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前進。 當我們腦中還停留在這個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的想法是不可行,笑著
Thumbnail
登月計畫似假若真,這就是「它」要的效果
Thumbnail
登月計畫似假若真,這就是「它」要的效果
Thumbnail
我的詩作〈月球博物館〉在2022年2月獲選入 Arch Mission Foundation 策劃的「方舟月球藝術典藏(Arch Lunar Art Archive)」計畫。搭載入選作品的登月艇奧德修斯號(Odysseus)於台灣時間2024年2月15日成功發射,並順利在2月23日登陸月球。
Thumbnail
我的詩作〈月球博物館〉在2022年2月獲選入 Arch Mission Foundation 策劃的「方舟月球藝術典藏(Arch Lunar Art Archive)」計畫。搭載入選作品的登月艇奧德修斯號(Odysseus)於台灣時間2024年2月15日成功發射,並順利在2月23日登陸月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