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是否具足,將關係到我們今生的家庭、事業是否順利,能否過幸福快樂的生活。
《百論》云:「福報滅時,離所樂事。」這說的是什麼呢?言簡意賅地說就是沒有福報,一切安樂就都將離你遠去。福報是否具足,將關係到我們今生的家庭、事業是否順利,能否過幸福快樂的生活。
慈悲的 龍德上師開示:「所以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
明朝袁了凡先生的夫人,賢良淑德,經常幫了凡先生做善事;若先生當天功德做得少,便會提醒先生要多行善。有一年冬天,她要給兒子做棉衣,家裡本來有昂貴保暖的絲棉,她卻把絲棉賣掉換成便宜的棉絮。了凡先生問她:「家裡有絲棉,為什麼要換成棉絮呢?」她說:「絲棉賣了可以做更多的冬衣,給貧窮的百姓過冬。」了凡先生聽了很高興,因為有這樣的妻子,就不愁孩子將來沒有福!
享福,更要懂得「惜福」,珍惜自身的一切福報;若還能發心行善助人,便能「培福」,培植自身更多的福報,更能令後世福澤綿長。
內容目錄:
1.累積福報的方法-耕耘福田
2.只有一塊乾牛皮福報的侍者
3.有福報的人都懂得「致富心要之法」!
4.快速累積福報~大悲心起 四海承平─觀音薈供法會
很多人學佛修行,總覺得佛法簡單,處處可入門,就輕忽聽經聞法、深入解門的重要性,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盲修瞎練,花了很長的時間,卻沒有得到功德。此時,不自我檢討是否方法有誤,反而一昧埋怨佛法不靈感,我們身邊實在不乏這樣的人!
佛家話:「三寶門中福好求,一文種下萬文收!」什麼是福田,我們清楚嗎?如果不了解,那又該怎麼耕耘福田,獲得功德?
「福田」分為三種:
一、恩田:對我們有恩的人。父母於我們有恩,若能孝敬父母,功德最大。報答父母恩情,同時也是培植自己的福田。
二、敬田:凡屬於我們恭敬的對象,如師長、老師、善知識、諸佛、菩薩,都是敬田的範疇,我們都要供養承侍他們。
三、悲田:指我們要慈悲對待的對象,有生活困難、需要救助的人;心靈惶惶無依的人,縱使沒有物質上的困乏,但是在心靈上不安定,我們都要以慈悲的心,去幫助、利益他們。
從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在教我們付出、幫助別人,事實上,這是自己累積福報。佛教把培福稱為「種田」。俗話說:「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擔糧。有耕耘,才會有收穫。」所以我們學佛修行,就要明白這些因果道理,以正確動機來自利利他、廣植福田、廣修善緣、行善布施。
福報是否具足,將關係到我們今生的家庭、事業是否順利,能否過幸福快樂的生活。對學佛修行人而言,出離苦輪,具足解脫與成佛的資糧是重中之重,我們必須精勤修持,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利眾精神,勇猛精進才有機會。
若只是想投機取巧、當一個自私自利的慳吝鬼,這種慳貪自私的習氣怎能有福報呢?這是屬於三惡道的種姓。而上述的三種福田就是我們最好累積資糧的方式。
「福田」分為三種: 恩田、敬田、悲田。從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在教我們付出、幫助別人,事實上,這是自己累積福報。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法王,每天都有從各地來的信徒請求拜見,他們很會把握機會累積福報資糧,對法王的供養十分豐盛富足。
法王身旁有位侍者,天天為法王整理大眾的供養,時間久了,心中不禁抱怨:「怎麼大家都供養法王,就沒人供養我呢?我也是很辛苦呀!」
睿智善解的法王察覺到侍者的心念,某天突然對侍者說:「明天我所收到的供養都歸你。」侍者聽了很高興,眼巴巴地盼著第二天的來臨。
結果,第二天從早到晚,都沒有人來供養,直到傍晚,才有一個人來供養一塊乾牛皮。法王便將那塊牛皮給了侍者。侍者接過乾牛皮,內心感到很失望,慈悲的法王對侍者說:「你看,做為法王我也幫不了你,因為你的福報就只有一塊乾牛皮而已。」
想想我們自己或周圍的人,一生汲汲營營、苦心追求,最後得到了什麼?很多人要用盡一生的時光,死到臨頭才醒悟,到頭來,夢想中的財富、名利、感情非但得不到,反而失去許多不該失去的。
我們今生的一切苦樂、衣食受用,都與過去修積的福報有關,就像同個家庭生養的孩子,卻是有天壤之別的命運,因為過去修的因,才有今生的果,一切都是因緣,所以得到了,不需要特別歡喜;得不到,也不必過於傷心。人生用在追求、了悟 佛陀開示真理大道,才不枉此生。
我們今生的一切苦樂、衣食受用,都與過去修積的福報有關。
有福報的人,往往擁有五大財富,古人云:「天下熙熙皆為利来,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許多人忙碌一生,求的不過是多賺點錢,但是錢多了就真的幸福嗎?
一切福德智慧不離心地,多播善種,常拔惡草──以慈悲的水灌溉心田,用智慧的光普照善苗,必然會開出五福的美果!
第一福是「長壽」,來自慈悲心。
第二福是「富貴」,來自施捨和恭敬心。
第三福是「康寧」,來自清淨心。
第四福是「好德」,來自廣結善緣、多積福德、鍛鍊心智。
第五福是「善終」,來自行善,並且不罣礙執著善的行為、名相和果報。
佛法就是專門在教人怎麼得到這五種財富的方法,數千年來非常靈驗,所以才能流傳至今,這是需要有福報的人,才有機會遇到此「致富心要之法」,所有修行此法的人,從古至今,都是越施越富;現在的人,貧窮無福,若不開始實行此法,那麼注定會貧窮一生。
有福報的人,才有機會遇到此「致富心要之法」,擁有五大財富。
蓮師曾開示:「作薈供,能夠快速地積累福德、智慧資糧。」
為慶讚3月18日 觀世音菩薩聖誕,觀音山將於「大悲心起 四海承平──觀世音菩薩聖誕五日祈願法會」連續五日舉辦 觀音薈供法會。
歡迎十方善信法友把握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聖誕紀念日之吉祥緣起,且欣逢神變月期間,功德10萬倍增長,邀請您一同護持薈供法會,廣積福慧二資糧。
為慶讚3月18日 觀世音菩薩聖誕,觀音山將於「大悲心起 四海承平──觀世音菩薩聖誕五日祈願法會」連續五日舉辦 觀音薈供法會。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薈供的修法就包含這一切有所緣的福德資糧修法和無所緣的智慧資糧修法。」其功德略舉如下:
❶ 最快速累積福報之法。薈供是「祕密道究竟善巧方便」的殊勝法門之一,屬於圓滿次第,具足四種事業(息災、增益、懷攝、降伏)的修法。
❷ 在修法的過程中,具清淨傳承法流的金剛上師主法加持,轉換薈供物為紅、白菩提甘露。藉由加持能夠化為廣大無量無邊的上妙供品,對上供養上師、諸佛菩薩、勇士空行;下作布施於法界有情眾生。
❸ 特殊加持的甘露:依著無間斷清淨的傳承力修法,將佛法的加持注入所供之物中(所準備的各類供品),此時的供物就轉化成具有佛法加持力的甘露,代表著方便與智慧。食用者,可以消除業障,相續中可以感到清淨與平和的力量。
❹ 薈供的修法,能夠淨化所造作的惡業。
❺ 恢復戒律:許多密乘經典及儀軌中都有提到「若於三昧耶戒有破損,在薈供及灌頂時進行懺悔,是最為殊勝的。」這是因為在薈供中進行的懺悔,能夠有效地清淨破戒所產生的罪業。因此,在密乘中,很多墮罪都會依賴薈供進行懺悔。可以說,薈供是一種幫助恢復三昧耶戒律的殊勝方法。
❻ 藏密祖師偉大 蓮師曾開示:「薈供能夠快速地積累福德、智慧資糧,最終必定能成就。」透過薈供這樣一個善巧的修法供養方便法,能夠快速地達到最究竟的果位。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薈供的修法就包含這一切有所緣的福德資糧修法和無所緣的智慧資糧修法。」
⟡薈供之功德利益
一、薈供可延長壽命、祛除壽障。
二、可消除事業或人緣等等的障礙。
三、當有人以誅法或符咒加害時,能回遮無礙。
四、可回遮地基主或天龍八部的加害。
五、作薈供等同供養一切諸佛菩薩。
⟡護持「薈供供品」之功德利益
1.上供諸佛菩薩:深結佛緣,消除一切障礙,迅速積聚無量福慧資糧。
2.健康素食薈供品:響應戒殺護生,招感長壽、身心輕安、富足與平安。
3.推廣素食愛心公益:法會圓滿後,薈供品由本會代表捐贈至觀音山 蔬食館、需要的單位或弱勢族群,推廣素食愛心公益,與十方大眾廣結善緣,為自己招感好人緣,事業、運勢、家庭皆興旺!
※薈供品將優先使用臺灣農產品。解救刀口下的生靈,免於被網捕吞殺。
觀音山 2025年3月18日~3月22日 大悲心起 四海承平─觀音薈供法會
觀音山 2025年3月18日~3月22日 大悲心起 四海承平─觀音薈供法會▸https://bit.ly/3PsY3uR
資料來源: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