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報是否具足,將關係到我們今生的家庭、事業是否順利,能否過幸福快樂的生活。
《百論》云:「福報滅時,離所樂事。」這說的是什麼呢?言簡意賅地說就是沒有福報,一切安樂就都將離你遠去。福報是否具足,將關係到我們今生的家庭、事業是否順利,能否過幸福快樂的生活。
慈悲的 龍德上師開示:「所以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
明朝袁了凡先生的夫人,賢良淑德,經常幫了凡先生做善事;若先生當天功德做得少,便會提醒先生要多行善。有一年冬天,她要給兒子做棉衣,家裡本來有昂貴保暖的絲棉,她卻把絲棉賣掉換成便宜的棉絮。了凡先生問她:「家裡有絲棉,為什麼要換成棉絮呢?」她說:「絲棉賣了可以做更多的冬衣,給貧窮的百姓過冬。」了凡先生聽了很高興,因為有這樣的妻子,就不愁孩子將來沒有福!
享福,更要懂得「惜福」,珍惜自身的一切福報;若還能發心行善助人,便能「培福」,培植自身更多的福報,更能令後世福澤綿長。
內容目錄:
1.累積福報的方法-耕耘福田
2.只有一塊乾牛皮福報的侍者
3.有福報的人都懂得「致富心要之法」!
4.快速累積福報~觀音山 五大善行
累積福報的方法-耕耘福田
很多人學佛修行,總覺得佛法簡單,處處可入門,就輕忽聽經聞法、深入解門的重要性,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盲修瞎練,花了很長的時間,卻沒有得到功德。此時,不自我檢討是否方法有誤,反而一昧埋怨佛法不靈感,我們身邊實在不乏這樣的人!
佛家話:「三寶門中福好求,一文種下萬文收!」什麼是福田,我們清楚嗎?如果不了解,那又該怎麼耕耘福田,獲得功德?
「福田」分為三種:
一、恩田:對我們有恩的人。父母於我們有恩,若能孝敬父母,功德最大。報答父母恩情,同時也是培植自己的福田。
二、敬田:凡屬於我們恭敬的對象,如師長、老師、善知識、諸佛、菩薩,都是敬田的範疇,我們都要供養承侍他們。
三、悲田:指我們要慈悲對待的對象,有生活困難、需要救助的人;心靈惶惶無依的人,縱使沒有物質上的困乏,但是在心靈上不安定,我們都要以慈悲的心,去幫助、利益他們。
從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在教我們付出、幫助別人,事實上,這是自己累積福報。佛教把培福稱為「種田」。俗話說:「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擔糧。有耕耘,才會有收穫。」所以我們學佛修行,就要明白這些因果道理,以正確動機來自利利他、廣植福田、廣修善緣、行善布施。
福報是否具足,將關係到我們今生的家庭、事業是否順利,能否過幸福快樂的生活。對學佛修行人而言,出離苦輪,具足解脫與成佛的資糧是重中之重,我們必須精勤修持,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利眾精神,勇猛精進才有機會。
若只是想投機取巧、當一個自私自利的慳吝鬼,這種慳貪自私的習氣怎能有福報呢?這是屬於三惡道的種姓。而上述的三種福田就是我們最好累積資糧的方式。

「福田」分為三種: 恩田、敬田、悲田。從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在教我們付出、幫助別人,事實上,這是自己累積福報。
只有一塊乾牛皮福報的侍者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法王,每天都有從各地來的信徒請求拜見,他們很會把握機會累積福報資糧,對法王的供養十分豐盛富足。
法王身旁有位侍者,天天為法王整理大眾的供養,時間久了,心中不禁抱怨:「怎麼大家都供養法王,就沒人供養我呢?我也是很辛苦呀!」
睿智善解的法王察覺到侍者的心念,某天突然對侍者說:「明天我所收到的供養都歸你。」侍者聽了很高興,眼巴巴地盼著第二天的來臨。
結果,第二天從早到晚,都沒有人來供養,直到傍晚,才有一個人來供養一塊乾牛皮。法王便將那塊牛皮給了侍者。侍者接過乾牛皮,內心感到很失望,慈悲的法王對侍者說:「你看,做為法王我也幫不了你,因為你的福報就只有一塊乾牛皮而已。」
想想我們自己或周圍的人,一生汲汲營營、苦心追求,最後得到了什麼?很多人要用盡一生的時光,死到臨頭才醒悟,到頭來,夢想中的財富、名利、感情非但得不到,反而失去許多不該失去的。
我們今生的一切苦樂、衣食受用,都與過去修積的福報有關,就像同個家庭生養的孩子,卻是有天壤之別的命運,因為過去修的因,才有今生的果,一切都是因緣,所以得到了,不需要特別歡喜;得不到,也不必過於傷心。人生用在追求、了悟 佛陀開示真理大道,才不枉此生。

我們今生的一切苦樂、衣食受用,都與過去修積的福報有關。
有福報的人都懂得「致富心要之法」!
有福報的人,往往擁有五大財富,古人云:「天下熙熙皆為利来,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許多人忙碌一生,求的不過是多賺點錢,但是錢多了就真的幸福嗎?
一切福德智慧不離心地,多播善種,常拔惡草──以慈悲的水灌溉心田,用智慧的光普照善苗,必然會開出五福的美果!
第一福是「長壽」,來自慈悲心。
第二福是「富貴」,來自施捨和恭敬心。
第三福是「康寧」,來自清淨心。
第四福是「好德」,來自廣結善緣、多積福德、鍛鍊心智。
第五福是「善終」,來自行善,並且不罣礙執著善的行為、名相和果報。
佛法就是專門在教人怎麼得到這五種財富的方法,數千年來非常靈驗,所以才能流傳至今,這是需要有福報的人,才有機會遇到此「致富心要之法」,所有修行此法的人,從古至今,都是越施越富;現在的人,貧窮無福,若不開始實行此法,那麼注定會貧窮一生。

有福報的人,才有機會遇到此「致富心要之法」,擁有五大財富。
快速累積福報~觀音山 五大善行
偉大教主本師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為了報效生母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示現神通上昇至忉利天為母講經說法,度脫生母摩耶夫人至常寂光淨土,示現最究竟圓滿的孝道。
佛陀於天界時,七眾弟子許久未見萬德莊嚴的佛陀,思念日益增加,人們不斷廣行眾善供養佛陀並祈請佛陀盡快返回人間。目犍連尊者運用神通至天界向佛陀啟請降返人間,佛陀因此慈悲應允七日後返回,此即是佛允天降日(2025年11月5日)。
七日後,佛陀沿著天梯降返人間,帝釋天和諸天聖眾皆恭敬圍繞,撐起寶華傘蓋、豎立法幢護送佛陀,此日即為「佛陀天降日」(2025年11月11日)。
〈普賢行願品〉:「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偉大佛陀的身語意種種示現,無不是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安樂而設想。

為感念佛陀言傳身教的深恩,效法佛陀的萬德萬行、善巧方便的智慧,觀音山歷年皆在如此意義深遠的佛陀天降日,推動「五大善行」:
第一善 百萬善書菩提行
品德教育雖無立竿見影之效,卻能潛移默化改善風氣,善書不僅能提供修身立命、處世接物的準則,更能滋養心靈,使社會風氣回歸純樸與真誠。
第二善 蔬食環保救地球
氣候變遷異常,蔬食是科學研究證實可有效減緩地球暖化。因此,本會邀集全球海內外數千間店家,結合地方政府機關單位,推動蔬食餐盒結緣,誠摯邀請十方善信法友共同響應。
第三善 助老憐幼慈悲行
觀音山的義工每年皆會至老人安養中心,陪伴長者,更實地探訪各地及偏鄉的關懷戶、邊緣戶,將愛心物資及輪椅親力親為捐贈給真正需要救助的人,足跡履及全臺。
第四善 萬盞光明祈平安
燈是智慧、光明的表徵,燃燈供佛是佛門重要供養。在天災人禍不斷、人心徬徨的現今,為世界和平點燈祈福,祈願國泰民安,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第五善 尊重生命救生靈
〈普賢行願品〉云:「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能救眾生身命,則能成就諸佛心願。」護生具足財施、法施及無畏施三種布施的功德,可招感長壽康寧,增長善緣;更能消弭世間戾氣,化消災難於無形!
在環保公益、關懷弱勢等世間善行外,更以佛法祈福供燈,為參與者深植善根與福田,重視精神層面的啟迪,兼顧大眾的心靈滋養;五大善行的內涵符合慈悲的萬德佛行,在在體現出佛法的平等利他心。
吉祥佛陀天降日,觀音山希冀以實踐「五大善行」,令佛歡喜,將偉大佛陀的菩提悲願延續下去。無盡心燈,邀您一同點亮人間星火,閃爍世界的每一處角落!

快速累積福報~觀音山 五大善行
凡參加佛陀天降日系列活動任一活動之響應者,本佛教會將免費為您禮請臺灣薩迦寺常住僧團修法祈福迴向。
禮請臺灣薩迦寺常住僧團修持:
① 《藥師八佛超渡法》
② 《觀音息災法》除障大法會
觀音山 2025五大善行
▸ https://s.fazang.org/BuddhasdayToTheEarth
資料來源: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