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和老婆談到當年奮鬥起家的過程,心中還是覺得感慨。

我和老婆在教會認識,他那時在工廠當作業員,每天輪三班,工作異常辛苦,我那時家境貧寒,正在讀高三,剛開始是異性朋友,後來就成了男女朋友,那是在我大學二年級的時候。

當時一確定男女朋友的關係,我們就開始一起為未來打拼了,我跟他講三班制薪水雖然比較多,但是會損害健康,等於說是拿健康換薪水,後來他就轉換跑道到另一個正常上下班電子公司擔任作業員了,可是這工作薪水微薄,他只好下班以後再跑到市區一家炸雞店當店員一直到晚上十點左右,而我當時正在準備研究所的考試,順便就去那家炸雞店看書,這樣才能在彼此忙碌的生活中有更多相會的機會。

後來我研究所沒上,乖乖地就去當兵,而且是到遙遠的馬祖當兵,當兵期間我都將大部分的薪水寄給他,自己只留足夠生活的費用一直到退伍。

退伍以後急著找工作,後來就在一家基金會任職當執行秘書,不過三個月以後,秘書長不太認同我的想法和作法,想要再試用一個月,我說:「不用了!每人頭上一片天,不必勉強了!」,接著我就開始準備教育學分班的考試,有長達半年的時間沒有工作。

我老婆後來學了電腦,公司主管提拔他擔任品管、再來就是人事,不過薪水還是微薄,他只得常常去加班,賺取加班費,不過要賺個幾百塊就要花很久的時間。

而我退伍後半年沒工作,我沒讓老家知道,事實上從我當兵、退伍到找工作,我和老家大部份是失聯狀態,所以我那時就在我老婆娘家搭伙,他們並沒有輕視我,反而把我當成是一家人一般,半年過後我考上了學分班,也找到了到國中擔任代課教師的工作。

為了週間到台北師大修教育學分,我每天早出晚歸,從早上不到七點起床,到校上課,一直到搭晚班車回到宜蘭時已經是凌晨一點了,修完以後考上了國小偏鄉教師,又開始了舟車勞頓的通勤生活

我跟老婆在這段時間結了婚,我的教師薪水給我們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改善,這時我岳母貨款買了一棟員山房子有點力不從心,希望我們能夠接手過來,接著我們真的開始繳起房貨,真正擁有自己的家了。

本來我們一起的薪水繳房貨和生活開銷就已經相當拮据了,後來電子業陸續遷廠到中國,老婆的電子廠也面臨到關門遷廠的命運。

還好那時的他感覺到危機,開始去進修學歷準備再找工作,所以一等到領遣散費時,他已經取得專科的學歷了,後來他就進了保險業界一直到現在。

我們後來在繳完貸款以後,把員山那間房子給賣了,主要原因在於孩子的就學問題,接著在市區買了一棟中古屋居住到現在。

這些前塵往事,說起來雲淡風輕,可是心裡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我和老婆家境都不算太好,能夠得到家裡的資助不太多,只能獨自面對風雨,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從無到有的生活經歷讓我們更懂得珍惜和感恩,這或許就是平凡生活中的真正幸福所在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石的沙龍
25會員
398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新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7
前些時候參加大學的同學會,大家談到以前的校園生活,不自覺地就談到了這個話題。 大學時代我是個籃球咖,常常泡在球場打球或是參加籃球比賽,表現出色也吸引了不少傾慕的眼光,另外一個與會的女同學則是萬人迷,一天到晚就有人來問她的聯絡方式-----。
Thumbnail
2024/09/17
前些時候參加大學的同學會,大家談到以前的校園生活,不自覺地就談到了這個話題。 大學時代我是個籃球咖,常常泡在球場打球或是參加籃球比賽,表現出色也吸引了不少傾慕的眼光,另外一個與會的女同學則是萬人迷,一天到晚就有人來問她的聯絡方式-----。
Thumbnail
2024/07/22
這篇文章談到,當人們不再需要證明自己,反而能更自在地接受自己的本質,並不需要一再去證明自己所不是的東西。這是一個有關自我認同和接受的議題。
Thumbnail
2024/07/22
這篇文章談到,當人們不再需要證明自己,反而能更自在地接受自己的本質,並不需要一再去證明自己所不是的東西。這是一個有關自我認同和接受的議題。
Thumbnail
2024/04/17
愛有許多種可能,可能跨越階級、可能跨越疾病、甚至跨越生死輪迴,都能因為愛的印記而找到彼此。 我講的其實就是我最近看印度電影的感想。這幾部電影的共通主題都在講「愛」,不管是父子之間的親情或是男女之間的愛情,都因為深刻動人的愛閃耀出人性的光芒。 印象最深一部電影叫「轉世戀曲」,劇中描述一個初出茅蘆的
Thumbnail
2024/04/17
愛有許多種可能,可能跨越階級、可能跨越疾病、甚至跨越生死輪迴,都能因為愛的印記而找到彼此。 我講的其實就是我最近看印度電影的感想。這幾部電影的共通主題都在講「愛」,不管是父子之間的親情或是男女之間的愛情,都因為深刻動人的愛閃耀出人性的光芒。 印象最深一部電影叫「轉世戀曲」,劇中描述一個初出茅蘆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但在那之前先簡單概述一下 我退伍第一份工作 擔任大賣場的養護工程課課員 部門人員稀少 只有我跟課長兩人相依為命 也因為如此沒有所謂的晚班 是個固定白天班的養生工作 找到這份工作不外乎幾個點 首先 畢業後簽了一年兵又退伍出來跟剛畢業的白紙是一樣的 再來是個人對這類型的工作比
Thumbnail
但在那之前先簡單概述一下 我退伍第一份工作 擔任大賣場的養護工程課課員 部門人員稀少 只有我跟課長兩人相依為命 也因為如此沒有所謂的晚班 是個固定白天班的養生工作 找到這份工作不外乎幾個點 首先 畢業後簽了一年兵又退伍出來跟剛畢業的白紙是一樣的 再來是個人對這類型的工作比
Thumbnail
打工日記!顧小孩好累,但有時候又可以被治癒,嗯~好矛盾的心情啊
Thumbnail
打工日記!顧小孩好累,但有時候又可以被治癒,嗯~好矛盾的心情啊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我是一個小小上班族。我從16歲開始,可以打工的年紀就去賺取自己的第一份上收入,那時候,一小時也才65元,在肯德基工作。那時候的我,什麼都不懂,只是覺得母親每天都很辛苦,感覺錢很重要,所以想說每天報紙後面都有企業徵才的廣告紙,雖然有看,但是最後我選擇在路上發傳單徵才的肯德基去面試,賺
Thumbnail
我是一個小小上班族。我從16歲開始,可以打工的年紀就去賺取自己的第一份上收入,那時候,一小時也才65元,在肯德基工作。那時候的我,什麼都不懂,只是覺得母親每天都很辛苦,感覺錢很重要,所以想說每天報紙後面都有企業徵才的廣告紙,雖然有看,但是最後我選擇在路上發傳單徵才的肯德基去面試,賺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有時和老婆談到當年奮鬥起家的過程,心中還是覺得感慨。 我和老婆在教會認識,他那時在工廠當作業員,每天輪三班,工作異常辛苦,我那時家境貧寒,正在讀高三,剛開始是異性朋友,後來就成了男女朋友,那是在我大學二年級的時候。 當時一確定男女朋友的關係,我們就開始一起為未來打拼了,我跟他講三班制薪水雖然比較
Thumbnail
有時和老婆談到當年奮鬥起家的過程,心中還是覺得感慨。 我和老婆在教會認識,他那時在工廠當作業員,每天輪三班,工作異常辛苦,我那時家境貧寒,正在讀高三,剛開始是異性朋友,後來就成了男女朋友,那是在我大學二年級的時候。 當時一確定男女朋友的關係,我們就開始一起為未來打拼了,我跟他講三班制薪水雖然比較
Thumbnail
上一篇講我從學生到入職的狀況,本篇談我從入職到成為一級主管的心路歷程,以及看似人生勝利組的職涯,其實潛藏著很多的問題
Thumbnail
上一篇講我從學生到入職的狀況,本篇談我從入職到成為一級主管的心路歷程,以及看似人生勝利組的職涯,其實潛藏著很多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