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韻學》讀書筆記——古聲、古韻、古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大學時期,在一門全校必修課上,有一組同學分享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講得不錯。同學說:「假如有人把你的聲韻學筆記影印了,發給全班,那你一定會不高興吧。」同學想用印筆記發給全班來論證智慧財產權必須要受尊重,這也沒什麼不對,大家都能理解的,只是我當時不以為然,我的想法是:假如我的筆記能對大家有用,大家看了以後準備考試會變得更容易,也對聲韻學更了解了,就是盜印我的筆記送給全班,我都會很高興。聲韻學向來有被說成是咒語學、屠龍學(意即登峰造極、威風八面的屠龍技法,然而世上已無龍可屠),若不是日後晉身學術圈,聲韻學恐怕只有助於中文系學生取得學分。後來整理電腦舊檔案,發現當年的聲韻學筆記還在,於是整理一下,在網路上公開,或有助於晚輩亦未可知。第一篇「古聲、古韻、古調」是結合了整個上學期至下學期期中考筆記,第二篇「古音學發展史」簡述宋元明清以來的古音學,屬於下學期期末考範圍。是為〈小序〉。

一、 韻書

  • 有韻書代表當時人們已經具備語音分析的能力。韻書是綜合性的記載,整合了個別性和區域性。
  • 魏(曹操曹丕)時,有李登作《聲類》,以五聲命字,後來陸續出現有關音韻的書籍,但都散失了。現在能夠看到的只剩隋代陸法言的《切韻》。
  • 在建安之前,也有五音的說法,分別是宮、商、角、子、羽,是音樂性的專用詞。後來永明時期的沈約作《四聲譜》,專門用於創作永明體。

二、 《切韻》特徵

  • 陸法言的《切韻》開創韻書的源流,在陸的自序裏,可見《切韻》南北是非、古今通塞,諸家音韻、各種音讀都收進書內,可說是集魏晉南北朝以來音韻研究的大成,以致開創後來唐代有《唐韻》、宋代有《廣韻》、《集韻》。

三、 類隔切

  • 《集韻》的作者是宋代人,他看到《廣韻》裏有很多反切的標音運用了音類遠隔的切語,並不符合當時人們的音讀,於是把這些音類遠隔的切語改為音類相合的切語。
  • 其實《廣韻》包含了很多古音,隨着語音有所改變,《集韻》的作者以今音的角度來看《廣韻》,今音古音自然有所不合。

四、 四聲源流

  • 漢代之前沒有平、上、去、入四聲的分別,在《詩經》寫作時,就只有長音和短音的分別。長音是平聲、舒聲;短音是入聲、促聲。長音短一點就是上聲;短音長一點就是去聲。
  • 永明時期的沈約作《四聲譜》,但當時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分辨四聲,即使能分辨四聲,亦不能以淺白語言解釋四聲的差別,只能舉出四個字如「天子聖哲」來代表四聲。顧炎武認為四聲起源於永明時期。

五、 聲母異名

  1. 聲:是發音起始的意思。
  2. 體文:自印度傳入的名稱。
  3. 字母:唐代人自行發明的名稱。
  4. 母:來自「字母」的簡稱。
  5. 聲類:清代陳澧整理《廣韻》的聲目為四十一類。
  6. 聲紐:章太炎分析發音部位而得的名稱。

六、 字母的演變

  • 唐代有三十字母,後有南唐守溫益增六母,到宋代有四十一母。
  • 從三十字母時期到三十六字母時期,增加最多的是唇音。「幫滂微奉」是唇音,「」是舌音,「」是齒音。
  • 從三十六字母時期到四十一字母時期,增加最多的是齒音。「莊初神疏」是齒音,「」是喉音。
  • 從三十字母時期到四十一字母時期,字母的發音分類有所改變:
  1. 「來」由牙音轉為舌齒音。
  2. 「日」由舌音轉為舌齒音。
  3. 「心」由喉音轉為齒音。
  4. 「邪」由喉音轉為齒音。
  • 三十字母時期唇音是雙唇音,三十六字母時期加入唇齒音,四十一字母時期雙唇音和唇齒音同時存在。

七、 系聯

1.基本條例:積極進行連繫

同用:使用相同的切語上字(冬:都宗切;當:都郎切)

互用:切語上字互相使用(當:都郎切;都:當孤切)

遞用:層遞使用(冬用都,都用當,所以冬和當聲紐相同)

2.分析條例:用於驗證,確認讀音不同;消極意義,防止系聯出錯

同一字音不用兩種不同的切語,兩種切語一定是不同的讀音。

3.補充條例:透過又音又切來把不同的音連結起來

4.補充條例補例:查找韻圖,在平上去入四聲之中找出相承的讀音,把切語上字連結起來

八、 正聲變聲

正聲:早期的發音,發音方法比較簡單。

變聲:後來變化出來的發音,比較複雜。

1.錢大昕〈古無輕脣音說〉:非敷奉微幫滂並明變化而來

〈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說〉:知徹澄端透定變化而來

2.章太炎〈娘日歸泥說〉:娘日變化而來

3.黃季剛:精清從心莊初床疏變化而來

端透定照穿神審禪變化而來

4.曾運乾〈喻三古歸匣〉:變化而來

〈喻四古歸定〉:變化而來

5.錢玄同、戴君仁〈邪母古歸定〉:變化而來

6.陳新雄〈群母古歸匣〉:變化而來

九、 四十一聲紐發音部位

重唇音(幫滂並明):雙唇音    輕唇音(非敷奉微):唇齒音

舌上音(知徹澄娘):舌面前顎音    舌頭音(端透定泥):舌尖齒齦

牙音(見溪群疑曉匣):舌根軟顎音        齒頭音(精清從心邪):舌尖齒齦

正齒音(莊初床疏):舌尖面齦顎音        舌齒間音(照穿神審禪):舌面前顎音

、韻

  • 韻:音歸本於喉。
  • 疊韻:收音相同。
  • 嚴式標準:稍有不同即多分一個韻部⭢韻部多。
  • 寬式標準:相近的即收為同一韻部⭢韻部少。
  • 韻類:一個韻部最多分成四個韻類,代表四個介音。
  • 韻攝:合併韻部中音讀相同相近的幾個韻為一類。
  • 廣韻206韻,其中平聲57、上聲55、去聲60、入聲34。
  • 上聲有湩韻附於腫,臻韻附於隱,所以上聲應有57。(+2)
  • 去聲有齔韻附於上聲隱沒,所以去聲應有61。(+1)
  • 入聲有麧韻附於沒,所以入聲應有35。(+1)
  • 總共206韻+4=210韻
  • 去聲的「祭泰夬廢」在上古時期是入聲,中古時期由入轉去,所以上古去聲是61-4=57。

十一、入聲

  • 聲調之分在於發音長短,入聲並非發音較短,而是塞音韻尾。
  • 韻部分三種:鼻音韻尾(陽聲)、元音韻尾(陰聲),兩者各有平、上、去。塞音韻尾(入聲),便是入聲來源。
  • 陽聲舌根韻尾:ŋ 陽聲舌尖鼻音韻尾:n 陽聲雙唇韻尾:m
  • 陰聲舌根韻尾:舌面後元音 陰聲舌尖鼻音韻尾:舌面前元音 陰聲雙唇韻尾:無(元音沒有雙唇音)
  • 入聲舌根韻尾:k 入聲舌尖鼻音韻尾:t 入聲雙唇韻尾:p
  • 《廣韻》中陽聲三十五韻,入聲三十四韻,所以入聲全歸入陽聲,只有陽聲有完整平上去入。

十二、尋找古音的方法

  1. 透過先秦古籍的假借字。
  2. 先秦韻文的押韻字,如《詩經》、《楚辭》、諸子文章。
  3. 形聲字和得聲偏旁
  4. 一字多音中的引申義

十三、韻圖四等

  1. 江永:韻圖是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等細,四等尤細。
  2. 高本漢繼承江永的講法,提出一等後低,二等前淺,三等後低,四等前淺的解釋。這是一種從西方語音學角度產生的解讀。

十四、三家系聯和唇音問題

  1. 陳澧系聯出311類,他的方法是切語字無法系聯即分為一類。
  2. 黃季剛、錢玄同的系聯有339類,因為黃季剛認為唇音只有合口音,錢玄同便在開口唇音之外,再分一類為合口唇音。
  3. 陳新雄改良陳澧過度注重《廣韻》和切語下字的問題,在補充條例外加入補例,運用不同版本的韻書、韻圖,得出294類。
  • 唇音問題是指唇音切語下字常出現開口音(無介音及i)、合口音(u及iu)混用的狀況。由於切語下字代表韻和調,所以被切字和切語下字的開合口形態理應一致。
  1. 陳澧對此現象的解釋為「切語有誤」。
  2. 黃季剛認為開口音配上唇音聲母會成為合口音,因此唇音只有合口。唇音字可用開口音作切語,亦可用來切開口音,因為唇音介乎開合之間。
  3. 高本漢認為唇音發音時帶有「唇吻聚斂」(嘴巴變小)的特徵,容易和合口的圓唇性質混淆。
  4. 周祖謨認為古人發音時,唇音合口與非唇音聲母配合口音相較,唇音的合口性質不明顯,而唇音開口時,其唇吻聚斂的特徵容易被放大,被視為合口音。
  5. 李榮指唇音無所謂開合,唇音可開可合。
  6. 林炯陽指唇音自有其開合。參照其他版本的韻書和出土資料,證實韻書切語的唇音運用中確實有誤。
  • 唇音由塞音或塞擦音起首,有唇吻聚斂的特徵,即使是開口音,也不過是一般合口音的程度。

十五、變韻四因

  1. 古今不同:古在此韻之字,今變同彼韻之音。例如古是東韻,現在東韻中有部份字不押東韻而押唐韻,可是就源流而言,並不是自唐韻而來,因此另設立江韻。
  2. 洪細不同:變韻之音為古本韻所無者,因介音狀態改變而有新的音。例如古是模韻合口音,現在一部份字保留合口音性質,另一部份變為撮合音,於是為唸撮口音的字設音魚韻。模韻變魚韻是由合洪變成合細。
  3. 古本韻夾雜今變聲:變韻的韻與本韻相同,但因為有變聲加入於其中,因此立新的韻部。古韻與變聲結合,變聲影響古韻,成為新的韻部。例如寒桓是本韻,山是變韻。
  4. 聲調不同:古韻有平入無上去,上去聲均是變聲。

正韻表:

東、冬、模、齊、灰、咍、魂、痕、寒、桓、先、蕭、豪、歌、戈、唐、青、登、侯、覃、談、添

avatar-img
28會員
857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古典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從遣詞造句彰顯不同的意境和情懷,當流傳千年的古典詩詞用現代流行音樂表現,更讓人雋永回味,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五首古典詩詞歌曲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賣點,或者說亮點,焦點,重點,就是「專利」。我的相關專利有兩個:《語調很靠譜》、《聲調矩陣圖》。
Thumbnail
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理解彼此,並且達致更深的契合。
Thumbnail
一篇探討【古典音樂與數學】的文章,我覺得寫得很棒!
Thumbnail
聲調幫助我們創造更多的語言詞彙,那你知道聲調還可以創造出什麼有趣的現象嗎?華語有四聲、臺語有八聲七調、粵語也有九聲六調,這麼多的聲調到底有什麼用意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古典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從遣詞造句彰顯不同的意境和情懷,當流傳千年的古典詩詞用現代流行音樂表現,更讓人雋永回味,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五首古典詩詞歌曲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賣點,或者說亮點,焦點,重點,就是「專利」。我的相關專利有兩個:《語調很靠譜》、《聲調矩陣圖》。
Thumbnail
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理解彼此,並且達致更深的契合。
Thumbnail
一篇探討【古典音樂與數學】的文章,我覺得寫得很棒!
Thumbnail
聲調幫助我們創造更多的語言詞彙,那你知道聲調還可以創造出什麼有趣的現象嗎?華語有四聲、臺語有八聲七調、粵語也有九聲六調,這麼多的聲調到底有什麼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