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技術分析,知道市場上其他人在想什麼,觀察市場的共識。
*市場共識: 大戶、券商、投信、外資等大咖,認定一檔目前10倍本益比的股票,未來本益比可以到20倍,這個共識會讓買盤進場推升股價。
--另外一個例子,當市場普遍認為台股大盤的萬點是高位階,只要達到萬點、市場都會盯著看,
市場共識=萬點有整數關卡壓力。
*市場都在看均線,所以會形成市場共識。
股價回檔到季線附近止跌,讓市場形成季線有支撐的共識,於是市場資金進場布局,這些買盤讓季線更難跌破了。
*我們要做的事是,猜其他人在想什麼,推測市場在什麼狀況下會形成共識。
*股價大漲或大跌的原因為 市場資訊不對稱,尤其在台股特別明顯。凡事有人先知道。
--驅動股價變化的不會是技術指標,而是這些領先的資訊。
*想靠領先的資訊賺錢的人,分為研究派 與消息派。
--研究派,會拜訪公司、詢問公司發言人,進行產業研究,很花時間。
--消息派,專注在經營人脈,資訊交流、資訊互換。
*我們沒有內線也沒有消息,能就的事情就是觀察股價(使用技術分析觀察),在股價出現異常波動時,去尋找個股資訊、新聞、研究報告、自結營收或損益。
雖然此時股價已經上漲不少了,但只要不是最後一批上車的交易者,就有賺錢的機會。
*產業展覽、以及重要首長(總統、副總統)參訪公司,通常都是該產業或公司的利多消息。
*如何停損?
不主張固定%數或固定金額的停損,
而是在買進理由消失時、進場後的發展符合預期(=我看錯了),為停損時機。
--關注的重點在於"看錯",思考的是 “我要賠到多少錢,才代表我這次交易做錯了”。
--所以要在進場前,就先清楚什麼樣的情況是看對、什麼樣是看錯。
*每一筆都要分開看待,停損之後,如果再度出現進場機會,這兩次進場完全是獨立的兩件事。
*以歷史資料進行回測時,我們都會傾向找對自己有利的資料來支持自己的策略,
因此在回測時,與其找賺錢的機會,不如觀察賠錢的風險(可能會賠掉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