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硐礦工文史館: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2024/04/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物件、一個聲音、還是一個氣味給我們點醒,
才會想起自己真正經過那些日子──吳念真

而一個地方不也是要留一些東西,才會讓人記得那些過去。

昨天台語團坐火車來猴硐(Kâu-tōng-á),我們不看貓,出車站往南步行八百公尺,要去探詢一處台灣的文史國寶。

猴硐曾經是台灣的產煤重鎮,當地的瑞三煤礦產量拿過全國冠軍,在1970年代的全球石油危機中,台灣的煤礦業也堪稱護國神山,從國防交通到民生經濟無不仰賴煤炭。

但是台灣煤礦業卻也很快日落西山。煤坑越挖越深,風險與成本越來越高,1984年三大礦災造成將近三百人殉職,使得各礦場封坑停工。後來燃煤又被石油取代以及鐵路電氣化,煤礦需求量銳減,1990年瑞三煤礦停產。1997年政府為了加入GATT (WTO前身),取消進口煤需搭配購買台煤的規定,本土煤業於是走入歷史。

台語團與周朝南大哥的合影

台語團與周朝南大哥的合影

青春已喚不回,但不容青史盡成灰,周朝南和何茂琳等17名老礦工換帖,用自己的老人年金和長滿厚繭的雙手,五年前在瑞三本礦坑口打造了「猴硐礦工文史館」,不收門票。他們透過展示間內的照片與器物來說礦工的故事,也舉辦「猴硐礦工生活記憶漫遊」的半日導覽,希望讓這段歷史文化在礦場關門後,還能在世上留住一盞燈。

raw-image

「越深,溫度越高,空氣越少,死亡在旁偷看。」這是一樓牆上展示的入坑意象。搭配一張礦坑中的照片,礦工拿雨鞋撈起水溝中的汙水,往赤裸的上身沖涼,活像在水田裡打滾的牛。他們自嘲:「年輕人工作都想吹冷氣,我們礦工只求有空氣」。

而這樣的「入坑死一人,毋入坑餓死全家」的礦工故事說不完。

raw-image

廖呂妍女士為了撐起一家子活得下去,工時長達十多個鐘頭,她也曾經累到想一了百了,但終究是放不下家裡的三幼子。身懷第四胎大腹便便時,忍著腹痛硬是填滿一台車才算錢的煤,再趕回家裡洗澡時,竟是獨自產子、接生。

是這個生命力的故事太動人,還是礦工大姊說得太真誠,我們在廖女士的照片前停留最久。如今她已高齡98歲,兒孫成材。

「相思若吼,人就愛走,人若無走,厝內底ê人著會吼。」礦坑多以相思木搭成俗稱「牛條仔」的坑壁,岩盤崩塌前相思木會受擠壓發出聲響,這就是趕快逃命的警報。  台灣煤床條件欠佳,礦工長時間在狹隘、高溫、潮濕的坑內躺臥或半蹲作業,後來的身體多已變形。戴口罩就無法呼吸,只好吸入石粉,造成吸不到氣的「矽肺症」。

「相思若吼,人就愛走,人若無走,厝內底ê人著會吼。」礦坑多以相思木搭成俗稱「牛條仔」的坑壁,岩盤崩塌前相思木會受擠壓發出聲響,這就是趕快逃命的警報。 台灣煤床條件欠佳,礦工長時間在狹隘、高溫、潮濕的坑內躺臥或半蹲作業,後來的身體多已變形。戴口罩就無法呼吸,只好吸入石粉,造成吸不到氣的「矽肺症」。

導覽老師都是以前的礦工,這天是陳雪娥大姊,她的解說大概有一半講台語,噗仔聲催落去

導覽老師都是以前的礦工,這天是陳雪娥大姊,她的解說大概有一半講台語,噗仔聲催落去

導覽結束後,我們很幸運遇見周朝南先生,1944年次的老大哥容光煥發、親切健談,文史館因地主不續租只能營運到六月底,但他說會努力爭取公部門來接手永續經營。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我們離開時,政大教授帶來的一群學生也剛走完導覽行程回來。現在每個月還有十幾團的礦工記憶漫遊,加上之前「ㄌㄞˋ皮寮」的無知言論或許有所助攻,像我們這樣專程來參訪的人變多了。導覽的陳雪娥大姊一直謝謝我們的聆聽,說這給了他們很大的成就感。然而在這一段段她所述說的生命故事面前,我們的專注聆聽,卻是微不足道。

raw-image

貓咪為這座沒落的山村再創生機,離那車站鬧區不遠的猴硐礦工文史館,相信也不會因時光而漸入稀微,只要一直有人走進來去看見、去傾聽,老礦工們想要保留的,就會一直都在。

當年在礦坑拚一口氣,而今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請愛心「認養」作者的書寶寶《與自己和好的生命書寫練習》 本書改版自2020年出版的《解憂書寫》


    152會員
    129內容數
    「HomeBa」是我29歲在布里斯本遊學時,同校的台灣小女生給我的暱稱。從2000年起在家工作至今,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當時的綽號到現在也很貼切。教養的長路上我與太太拿全勤獎,「成績」還看不到,但我們努力去做好。連同自己的成長經驗,這裡有許多家庭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