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系列心得 - 作者不詳:推理作家的讀本

電子書系列心得 - 作者不詳:推理作家的讀本
一本名字「不鹹不淡」的推理小說
身為推理懸疑小說的愛好者,我們總是被那些聳動或引人入勝的書名所吸引。因此,當我看到這本《作者不詳》時,這不鹹不淡的名字,反而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加上這是之前沒有閱讀過的作者作品,以及它一次兩冊放在一起的設計,我決定借來「嚐鮮」——這個決定,最終讓我體驗了一場極具創意的閱讀冒險。這本書最特別之處,在於它對傳統偵探小說結構的顛覆。
結構的革新:互動式的「腦洞」體驗
與一般推理小說不同,這本書將故事情節(異象的發生)跟推理的部分巧妙地分離出來。
讀者在閱讀完一個短小的故事後,會進入主角的推理環節。這種分離,讓讀者可以完全跟著主角一起大開腦洞。我們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線索,而是被邀請進入一場互動式的解謎體驗。
更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是,每一次解謎都伴隨著強烈的生命威脅。隨著危險離自己越來越近,必須破解謎題的迫切程度也越來越重。有很多危及性命的敘述,為推理部分增添了巨大的緊張感。
推理的日常化:自我推翻與雙人討論
第一次接觸這位作者,一開始看得並不順利。因為它打破了傳統推理的節奏:
- 傳統模式: 推理到一個段落 → 提出假設 → 被物證推翻 → 尋找新線索。
- 本書模式: 也許是因為故事情節與推理部分分開,在推理階段時,作者(主角)自己的假設會被自己內心的聲音一個個推翻,讓案情瞬間進入撲朔迷離的情況。
這種「內心聲音的推翻」,反而讓推理過程更顯真實與人性化。因為真正的思考,總是在自我懷疑和排除錯誤選項中前進。
此外,主角與好友飛鳥信一郎的共同討論,更是精彩。他們採取「一個提問,一個吐槽」的模式,透過這種互補的思辨,最終解出一個「較為合理」的答案,阻止異象的繼續。這種夥伴關係,正是現實中協作解決難題的寫照。
最終反轉與「較為合理」的哲學
當你開始納悶為何這些故事會被寫成一本書時,你也不知不覺看到了最終章。
最終章不僅揭曉了在中間部分提及的【作者不詳】謎題答案,也讓劇情出現驚天反轉,闡述了為何這些看似不相關的故事會被串在一起。
而最令人玩味的是那句結論:每個謎題都有一個「較為合理」的答案。
為什麼是「較為合理」,而不是「絕對正確」?這正是這本書的有趣之處。它暗示了在充滿人性的複雜世界中,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得知那個唯一的、絕對的真相,我們能做的,只是透過智慧和邏輯,逼近那個最接近真相的「合理」答案。
給推理迷的推薦指南
雖然在看完某幾個章節時,還是會有「嗯?甚麼意思?所以是誰?」的困惑,但在翻回去看故事情節時,也能漸漸了解推理的脈絡。正因為每個故事的長度並不長,搭配這種不說破的推理結尾,也不會讓人有沒解開謎題的煩躁感。
- 如果你是喜歡推理懸疑小說的人,內容的反轉真的會讓你很過癮,享受那種被結構戲弄的刺激。
- 如果你想嘗試推理懸疑小說的話,因為每個故事都是分開的,所以也不會有看了後面卻忘了前面細節的困擾。
- 最終章不僅解釋了作者讀的書本內的異象,也解釋了本書的異象。 去感受那份從書名開始就埋下的伏筆,絕對值得你一探究竟!
謝謝你們看到這邊,可以幫我點個愛心、留言和我分享你們的想法,
也歡迎追蹤我,這樣就不會錯過任何一篇文章~
你的每一個愛心都是對我寫作大大的鼓勵~ ❤️
想看看我的日常,歡迎追蹤我的IG:@脩奕
單看文章很無趣,歡迎搭配我的YT:@脩奕夏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