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地址:高雄市鼓山區美術東二路59號。
店家網站:https://inline.app/booking/-NmVIkoTdYd-yZcDZ9IJ:inline-live-3/-NmVIl4D4cOBoimwZKvz
造訪時間:2024.04
大眾運輸工具:搭輕軌到美術館站、再步行5分鐘。
這間店是在跟朋友閒聊的時候偶然知道的,
大略查了一下,似乎跟「五郎時食」是同一個老闆,
同一個地址以前叫「義郎創作壽司」、不過前一間店不是素食的。
於是就找了個機會來試試。
第一次入座點餐時會是服務員來點,之後就是掃QR code點餐。
店家網站裏有菜單、這菜單跟桌面上提供的一樣,
廚師旁邊的牆上還有幾道菜沒寫在上面,不過用QR code點餐是都點得到的。
菜名下方有寫該料理中有使用的食材,不過是日文......有點奇妙,
這邊附上用google查出來的粗翻版本,
很顯然的,菜單並沒有列出每道菜用的所有食材。
當然這不算大問題,還是來看餐點吧。
以下按照餐點上桌的順序介紹。
山藥細切。
吃起來有點綿密,來自山藥的黏滑感有點像納豆,不過沒有那麼黏。
不是蒲燒鰻。
是一道比較好想像的創意壽司,這類模仿肉類口感的料理應該算是這類店家必備的餐點。
三鮮鍋粑(左);起司櫛瓜(右)
這兩個創意壽司都有個像...蛋撻那類型的底座,
三鮮鍋粑肯定是用米做的,不過這個「鍋粑」跟我想像有點不同,
我想像中的鍋粑外觀會是一粒一粒的米,不是做成碗狀的,
主要使用的食材有菇、竹筍、醋飯,上方的紅色是用火龍果染的,
看起來偏鹹食,吃起來倒是甜味為主、帶點鹹,偏清爽。
經典番茄握壽司
一份只有一個,這次點了兩個。
木瓜牛奶卷
上菜才知道原來是這種「卷」,本來以為是「手卷」那種「卷」。
芝株卷
從菜單的圖示或下方標注的日文可以知道這道料理是有大蔥的,
在點餐的時候可以要求不要五辛。
吃下去第一口感受到的是「有甜薑」,不過不會太突兀,
跟其他食材(例如上方我不會認的香草、起司醬)搭配得很融洽。
一份上桌就是四個,猜想大概是中間包的排切四個正好。
馬鈴薯嫩豆腐
豆腐本身有吸附醬汁,盤子一角有胡麻醬,
可以嘗到兩種風味。
植橪丼
如果沒有先上網查過(我確實沒查就來嘗鮮了),
這道料理從外形到口味都還蠻令人意外的,當然意外不代表難吃,
照片裏能看到料理用的食材很多樣,像是櫛瓜、日本南瓜、蒟蒻、火龍果......,
我還真沒想過會在丼飯看到這些食材,口味整體清爽、酸甜、帶點不明顯的鹹味。
胡麻豆腐溫沙拉
一份上面有四塊豆腐,生菜的鮮脆度剛好,
搭配豆腐吃正好。
炸牛蒡
常見的炸物。
海苔壽司(左)豆皮壽司(右)
一份一個,各點了四個。
魚香茄子1
魚香茄子2
本來以為會是像前述炸牛蒡那樣的料理,
沒想到是兩片炸茄子夾著一點飯跟香草,
蠻好吃的,不過吃起來沒那麼像平常吃到的炸茄子,
不知道是不是用的茄子品種不同。
酥炸杏鮑菇
經典的炸物,炸的不錯。
藍帶起司卷
實際上桌看到餐點時,我感覺是拿類似素食版本的藍帶起司豬排包進壽司裏,
一份有四個,非常容易品味跟理解的壽司,
雖然大概不會是這間店最有特色的餐點,不過起司跟炸物的組合還是很吸引人的。
鹽烤櫛瓜
可能我孤陋寡聞,這幾年才開始覺得「好像能吃到櫛瓜的地方變多了」。
不知道什麼鹽、配上多汁的櫛瓜,是一道簡單調味就很清爽的餐點。
鹽焗豆薯
這道菜單上沒有,在吧臺區旁邊牆上木牌上看得到,
菜名其實不叫「豆薯」,不過我忘了,只記得有個「薯」,
是這次來用餐讓我最驚豔的一道,
至少在吃下去之前,完全沒有意識到它是豆薯,
而且很好吃,是目前吃過最好吃的豆薯料理方式。
芝蔴奶酪
慣常的飯後甜點。
整體而言,我覺得這間店的特色在於「使用食材本身的風味」,
所以口味相對不會太重,偏酸甜、清爽,不容易膩,
或許是因為大部分蔬菜、水果都是酸甜的,比較不會有鹹味。
另外食材的表現也不會太過或不及,以「薑」來說,
這次點的料理很多都有用到,以生薑、甜薑等形式出現,
但不會讓我這個不太愛吃薑的人産生:「啊...有薑,下次不會點」的想法,
而是儘管記得某道料理裏有用薑,但是下次會因為喜歡再點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