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可以從Line ID找到詐欺犯的位置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警方有時候可以透過線索和合作來追踪詐騙集團的位置,其中LINE ID可能是一個潛在的線索之一。以下是一些警方可能會使用的方法:

  1. 法律程序和法庭命令:警方可能會通過法律程序和法庭命令,向LINE或其他通訊平台請求相關用戶的信息,包括用戶的IP地址、註冊信息、登錄記錄等。
  2. 數據追蹤技術:警方可能會使用數據追蹤技術,如IP地址追蹤、地理位置追蹤等,來追蹤LINE ID的所在位置。
  3. 合作和情報分享:警方可能會與其他执法機構、國際組織或通訊平台合作,分享情報和合作調查,以追踪詐騙集團的位置。
  4. 電子圍籬技術:是台灣為因應COVID-19疫情而開發的智慧監控系統。它使用手機與基地台之間的通訊,而非GPS衛星定位,來定位受檢疫者的位置。當受檢疫者離開指定範圍,系統會發出警報,通知相關單位,形成一道隱形的電子圍籬。此系統不僅備受國際矚目,更被數位政委唐鳳推為防疫有成的重要技術之一。 雖然有資安疑慮,但政府已聲明資料僅在配合疫調需求時使用,並在28天後銷毀,不得為目的外之利用。

儘管警方有一些技術和手段來追蹤詐騙集團的位置,但要成功追踪到詐騙集團的位置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資源和合作。此外,詐騙集團可能會利用各種手段來隱藏他們的真實身分和位置,這可能會增加警方的追蹤難度。所以延伸思考,被詐騙之後如何從詐騙集團追討款項?雖然會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步驟和方法去盡力補救:

  1. 報案和調查:首先受害者應該向警方報案(內政部警政署 165 全民防騙網-首頁 (npa.gov.tw)),先凍結匯款帳戶,圈存款項並防止其他人受害,並提供盡可能多的證據和線索。警方會開始調查人頭帳戶、提領車手提款錄像及帳戶金流,試圖追踪詐騙集團的行蹤和活動。
  2. 法律途徑:詐欺事件屬於公訴罪,屬刑事案件會由檢察官向人頭帳戶、車手提出歸還款項給受害者,若歸還和解後將不起訴,人頭帳戶、車手不歸還款項或歸還不了款項將起訴,開庭後人頭帳戶及車手要接受判刑。受害者事後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追討款項,包括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追討損失,這可能需要律師的幫助,並且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成本。
  3. 國際合作:如果詐騙集團跨國作案,受害者可能需要與其他國家的執法機構合作,共同追討款項。這可能需要通過國際法律程序和合作機制來實現。
  4. 金融機構協助:金融機構可能會協助受害者追討款項,例如凍結涉嫌涉案的帳戶,或提供相關的資訊和協助。(與警方配合)
  5. 私人調查和訴訟:有些受害者可能會通過私人調查公司或律師事務所來進行追討款項的工作,這可能會提供更專業和個性化的服務。(可能遇到二次詐騙要小心)

需要注意的是,追討款項是一個複雜且困難的過程,並且可能會涉及法律程序、成本和時間。受害者需要謹慎考慮自己的選擇,並且可能需要尋求專業的法律和金融建議。

raw-image


0會員
18內容數
生活中有很多問題,常常切入點不同,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以我的角度切入去探討,或許蹦出新滋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警方在20歲少年家找到1公噸毒品!《暗網青年毒梟》Shiny_Flakes: The Teenage Drug Lord《暗網青年毒梟》的事件在當時轟動社會。一個19、20歲的青年在自家臥室販毒,僅靠他一人就打造毒品帝國,警察搜查他房間時,竟發現1公噸毒品!這些竟然只靠一個青年、一台電腦就做到了。
Thumbnail
avatar
gugufilm
2023-07-11
菲警方突襲拉塔克「菜園子」,揭秘打著離岸合法POGO旗號的投資詐騙公司一場風暴正在匯聚,很可能,引起這場風暴的就是南太平洋小島上扇動翅膀的一隻蝴蝶。
Thumbnail
avatar
Aufheben 奧夫突變兮
2023-02-03
警方查緝美熟女性交易 意外引發網友怒火【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新北市警察局過年期間成功查緝境內性交易行為,而ETtoday新聞更是形容為警方捕獲「美熟女」。 不過警方掃黃的行為,網友並不買單,認為對治安的幫助有限,甚至在Ptt上發文問卦「 違停滿街不抓 跑去釣魚抓娼妓?」 📷 圖:網友針對警方行為發問 📷 --- 更多閱讀:
avatar
清訊新聞chinxunnews
2022-02-13
17歲少年疑遭警方打到失明,沖繩縣警察署外引發騷動27號深夜,沖繩縣警察署外圍突然聚集了近 4、500名年輕人,朝警察署丟石頭、投雞蛋,破壞警署窗戶及車輛。起初報導指出,這群年輕人會聚集在警署丟石頭,是因為相信社群網站上流傳的「假消息」,疑似有高中生同伴遭員警打到失明,才會群情激憤,聚集在警署外頭抗議⋯⋯
Thumbnail
avatar
張郁婕(CHANG, Yu-Chieh)
2022-01-31
警方偵查手法「釣魚」還是「陷害教唆犯罪」?效果大不同!警方偵查犯罪的手段偶爾會有爭議,尤其是「釣魚辦案」和「陷害教唆」兩者間只有一線之隔,若沒拿捏好尺度,很可能會使得被告被判無罪,本文會詳細說明兩者的區別!
Thumbnail
avatar
法律生活頻道(呂昀叡律師)
2022-01-08
警方濫用公共危險罪 機促會發文抗議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台灣警方濫權時有所聞,亂用罪名移送不僅造成民怨,也是浪費司法資源。公民團體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以下簡稱機促會)近日發文表示抗議:「最近有越來越多警察把騎機車的人用公共危險罪移送的新聞」。 機促會表示,刑法185條應該是用來處罰破壞道路的人,然而最近竟然有下列情況被用此法
Thumbnail
avatar
清訊新聞chinxunnews
2021-10-23
《鶯逝》:當警方不作為 《鶯逝》改編自真人真事,因為是真人真事,我就不怕爆雷了,以下內容涉及案情: 話說在2010年一個女子在長島失蹤,母親知道後用盡一切辦法尋找女兒。警方雖然在女子失蹤前收到求助電話,卻很遲才抵達現場,結果抵達時已經找不到人。 警方原本對女子失蹤不上心,但在女子的母親不斷進迫下,才展開搜查,並且在該區找
Thumbnail
avatar
梁淑淇
2021-06-09
無視警方偵查網路上殺人預告的社群網站企業「持續給予SNS治外法權真的可以嗎?」 在日本國內發生的網路恐嚇事件,警方卻無法進行搜查。日本警察像傻瓜一樣遭到美國企業無視,然後犯罪問題被閒置。國家在自己國內卻無法取締犯罪行為,等同於承認治外法權!
Thumbnail
avatar
波波先生
2021-05-03
avatar
雙魚鏡方格子檔案館
2007-11-12
avatar
雙魚鏡方格子檔案館
200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