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認識媒體識讀與增進閱讀素養《神奇的白色飲料》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出版資訊

文圖 | 陳威諺

出版 | 青林

適讀 | 5歲 6歲 7歲


故事介紹

城市裡最後一間圖書館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不曾見過的販賣機。


既然是投幣式販賣機,有人好奇地投下一枚硬幣。一瓶裝著白色液體、別著「經典名著」標籤的玻璃瓶,掉了下來。開瓶喝下的瞬間,經典名著的故事瞬間迸發飛進腦海中。多麼神奇的一件事啊!人們奔相走告,於是城市裡人手一瓶,大受歡迎。


這瓶白色飲料有許多優點,能夠快速補充眾多不同領域的知識,特別有助於考試。但也有一些缺點,例如,停留在腦海中的時間不會太久。然而,它卻大大改變人們的閱讀方式與習慣。沒有圖書館,似乎也不是這麼重要的事了……。


但是,這些神奇的白色飲料,又是從哪裡製造而來呢?趕快和寶貝翻開這本書,一探究竟吧!


媽咪的共讀指引


5歲以上寶貝:


引導寶貝觀察圖畫

喝下白色飲料後,會在腦海浮現各種故事畫面,讓寶貝說說看,他在喝的是哪一本經典名著的飲料呢?

引導寶貝組織、敘述故事的前因後果

故事看完後,你知道這個神奇的白色飲料是什麼了嗎?它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呢?


7歲以上寶貝:

引導寶貝用生活經驗思考,自己是如何取得和學習知識

你知道生活中有那些獲取知識的方法嗎?

聽聽寶貝的喜好與想法

你最喜歡用什麼方式獲取知識?

引導孩子媒體識讀、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你知道你所攝取的知識當中,有些可能不是真實的嗎?你要如何判斷呢?


想不到有這樣的繪本,引導孩子認識閱讀素養


謝謝青林國際出版和我們分享今年2月29日出版上市的新書。(註:IG發表日期20240229)


「想不到有像這樣的繪本,可以用充滿創意想像的超未來故事張力,來引導孩子認識閱讀素養,以及不同閱讀型態對讀者會帶來那些思考的影響。」這是珊珊媽咪第一次和瑄瑄共讀完後,在心中所引發的讚嘆。(瑄瑄則是相當滿足於天馬行空的創意故事)


而且,因為故事中所指出有關閱讀種類、習慣、知識來源的訊息量豐富,甫讀完,還無法好好的吸收消化,一一釐清它所帶給我們的反思。故為了讓孩子清楚的了解作者為何創作這本情節特別的繪本,他有什麼樣的經歷,想告訴讀者們什麼事?珊珊媽咪除了故事內容,也難得的將最後陳威諺作者的話(導讀),完整地念給孩子聽。


經過反覆咀嚼閱讀後,很有意思的文本,珊珊媽咪一不小心就會想認真探討繪本與真實情境的知識連結。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幾項有趣的數位時代閱讀情境,提出其中兩項和大家分享:


一、二手知識

這也是作者創作本書的意旨之一。「二手知識」指的是將第一手知識經過理解、簡化後,用較平易近人的方式再次分享傳播。其實這也正是珊珊媽咪現在正在做的事(笑)。二手知識通常較為零碎、精簡,而且是被篩選過的資訊。網路上也大量充斥著這樣的資訊,雖然符應現今知識爆炸、快速學習的世代,但作者提醒閱聽人在吸收這些資訊的同時,亦須保有批判思考的習慣。


二、螢幕劣勢效應

繪本中指出,神奇的白色飲料雖然能快速獲得知識,但並不深刻,也許上個廁所就遺忘。如果想回顧上一段故事內容,還得重新喝一瓶才能喚醒記憶。這和我們平時閱讀網路資訊,甚至是電子書所會發生的情境,是不是很相像呢?


然而,究竟是紙本閱讀還是數位閱讀的閱讀理解較佳?


陳明蕾教授在《教出雙閱讀素養:紙本X數位,培養Super優讀者》一書中提及,曾有實證研究指出:「紙本閱讀者的理解程度,在更多時候是高於數位載具閱讀者,當我們在進行數位閱讀時,的確會受到載具螢幕的影響而淺嚐即止。」此即「螢幕劣勢效應」。


不意外地,紙本書仍是扎實累積知識不可或缺的閱讀途徑;而數位閱讀,則能幫助增廣見聞。惟無論採取何種閱讀型態,如何分析、識讀所獲取之資訊,仍是大小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持續學習之核心。


在這座森林中,有繪本、寶寶書,共讀經驗分享。 更增加珊珊媽咪的閱讀分享、國外親子旅行紀錄。 以繪本拓展孩子視野,用閱讀陪伴孩子成長,藉旅行豐富孩子感官。 更多繪本、主題選書,歡迎前往 instagram @flow.bookforest / FB 小寶貝的童書森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