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中指在特定情境下,屈曲力量大幅減少的小實驗
avatar-img
樹屋

解決中指在特定情境下,屈曲力量大幅減少的小實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有個朋友的身體,之前有個很有趣的小問題。

就是無名指伸直時,中指屈曲的力量會大幅下滑。

然後我就試著改善看看,以下是我的實驗過程跟結果,幸運的是成功了☆

當時我是這樣假設的:

raw-image


我推測有屈肌同時控制無名指跟中指,或是有神經同時支配無名指跟中指的屈肌,或是兩者都有,以上圖解是畫前者,以下推論也是僅描述前者,反正後者原理很好懂我就不寫了。

由於前面所述的假設,所以若中指拉力要達到最大,必須要涉及中指的所有屈肌同時用最大力。

其中有屈肌同時控制無名指,所以中指用最多力時無名指會縮起來。

因為在做動作的時候,前提是必須讓無名指保留在空中不能屈曲(因為當時要做的動作,就是無名指伸直中指用力的動作,所以純粹是動作要伸直所以不能屈曲,並不是指生理結構限制不能),此時無名指的伸肌就要用力,抵銷那條收縮的共同屈肌的力,讓無名指合力為0。

萬一無名指伸肌出的力不足以抵銷共同屈肌的力,那條共同屈肌就不能用全力,就會讓中指的最大拉力減少。

然後看起來我朋友是「無名指在中立位時,伸肌失能,但屈曲則沒有問題」,所以我猜「可能可以透過在無名指中立時,加一點負荷刺激伸肌抵抗,來喚回它的功能」。

結果實際試的時候真的成功了,就是醬~豪爽喔~

阿我沒有背解剖學跟神經學,所以當下就是假設原因再假設一個解決方法,然後實驗,結果很幸運,成功了,代表我假設的原因跟解決辦法可能是對的。

不過我事後也懶得確認,所以也有可能實際上是別的原因,阿我的解決方法剛好能解決那個原因,所以才成功。

反正問題本身、原因,還有解決方法,都不是重點,我只是想分享我看待問題跟動腦思考的過程,我覺得很有趣哈哈哈

avatar-img
樹屋
1.7K會員
26內容數
棒球、氣象、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樹屋 的其他內容
林家正有個很明顯的優點,就是會確實觀察打者反應並立刻做出恰當應對。 這是陳柏清三振源田的打席。 這打席的2、3、5球都可以明顯看到這個優點。 ●第二球 源田第一球對偏內側的甜速球沒反應,代表要嘛源田設定變化球,要嘛源田設定速球但完全沒跟上。 這時就適合配內角速球,因為如果源田放掉等變化,就
0/5世界棒球 12 強:就一起!贏下去!
*警語:這篇一點也不嚴謹,可能充滿著一坨拉庫的認知偏誤,滿滿的滑坡,再次重申,獨立思考並判斷。 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對於應力的適應有很多種,在我看來,應力的峰值以及應力施加的時間,很大程度影響人體適應的方式與適應後的結果。 又,顯而易見,科班出身,僅經過大量專項訓練的投手,看起來與傳統重訓後的適應
我認為延遲性手臂「可以」提高受傷風險,但不必然。 以下是我的解釋。 連著兩個物體的東西的受力,跟兩個問題間的速度差/角速度差有關嘛(也就是加速度跟角加速度)。 然後因為慣性,前臂會在軀幹加速時往後躺(常說的肩外旋,但不是只有肩外旋,還會有肩胛骨下壓後收肩膀水平外展跟胸椎伸展,綜合起來直接講後躺
林家正有個很明顯的優點,就是會確實觀察打者反應並立刻做出恰當應對。 這是陳柏清三振源田的打席。 這打席的2、3、5球都可以明顯看到這個優點。 ●第二球 源田第一球對偏內側的甜速球沒反應,代表要嘛源田設定變化球,要嘛源田設定速球但完全沒跟上。 這時就適合配內角速球,因為如果源田放掉等變化,就
0/5世界棒球 12 強:就一起!贏下去!
*警語:這篇一點也不嚴謹,可能充滿著一坨拉庫的認知偏誤,滿滿的滑坡,再次重申,獨立思考並判斷。 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對於應力的適應有很多種,在我看來,應力的峰值以及應力施加的時間,很大程度影響人體適應的方式與適應後的結果。 又,顯而易見,科班出身,僅經過大量專項訓練的投手,看起來與傳統重訓後的適應
我認為延遲性手臂「可以」提高受傷風險,但不必然。 以下是我的解釋。 連著兩個物體的東西的受力,跟兩個問題間的速度差/角速度差有關嘛(也就是加速度跟角加速度)。 然後因為慣性,前臂會在軀幹加速時往後躺(常說的肩外旋,但不是只有肩外旋,還會有肩胛骨下壓後收肩膀水平外展跟胸椎伸展,綜合起來直接講後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