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中指在特定情境下,屈曲力量大幅減少的小實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有個朋友的身體,之前有個很有趣的小問題。

就是無名指伸直時,中指屈曲的力量會大幅下滑。

然後我就試著改善看看,以下是我的實驗過程跟結果,幸運的是成功了☆

當時我是這樣假設的:

raw-image


我推測有屈肌同時控制無名指跟中指,或是有神經同時支配無名指跟中指的屈肌,或是兩者都有,以上圖解是畫前者,以下推論也是僅描述前者,反正後者原理很好懂我就不寫了。

由於前面所述的假設,所以若中指拉力要達到最大,必須要涉及中指的所有屈肌同時用最大力。

其中有屈肌同時控制無名指,所以中指用最多力時無名指會縮起來。

因為在做動作的時候,前提是必須讓無名指保留在空中不能屈曲(因為當時要做的動作,就是無名指伸直中指用力的動作,所以純粹是動作要伸直所以不能屈曲,並不是指生理結構限制不能),此時無名指的伸肌就要用力,抵銷那條收縮的共同屈肌的力,讓無名指合力為0。

萬一無名指伸肌出的力不足以抵銷共同屈肌的力,那條共同屈肌就不能用全力,就會讓中指的最大拉力減少。

然後看起來我朋友是「無名指在中立位時,伸肌失能,但屈曲則沒有問題」,所以我猜「可能可以透過在無名指中立時,加一點負荷刺激伸肌抵抗,來喚回它的功能」。

結果實際試的時候真的成功了,就是醬~豪爽喔~

阿我沒有背解剖學跟神經學,所以當下就是假設原因再假設一個解決方法,然後實驗,結果很幸運,成功了,代表我假設的原因跟解決辦法可能是對的。

不過我事後也懶得確認,所以也有可能實際上是別的原因,阿我的解決方法剛好能解決那個原因,所以才成功。

反正問題本身、原因,還有解決方法,都不是重點,我只是想分享我看待問題跟動腦思考的過程,我覺得很有趣哈哈哈

avatar-img
1.7K會員
26內容數
棒球、氣象、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樹屋 的其他內容
最近在研究SEO的東西(研究搜尋引擎搜尋結果的學問XD),然後我看到一個蠻有趣的建議。 寫部落格文章,任何一篇都該力求極致的品質跟內容含量。 不同領域的文章產生好處的原因可能會不同,但在我寫的的運科領域超有用。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把大主題拆成好幾個小文章,加起來流量會比原本的大文章少。 道理
具體的說明飄移帶來啥好處 其一,整個系統向前移動的速度變快了。 其二,整體投球節奏加快,打者、跑者反應時間減少。 其三,肌肉從離心轉換至向心階段耗時越短SSC就越有效,加速度越大意味著越快完成跨步,後腿的SSC能更有效、產生更多的能量。 其四,跨步期獲得越多的動能,前腳落地後可以獲得的反作用力越大。
本篇將淺談髖絞鍊在投球影像中如何辨識、髖絞鍊時的力學機制、髖絞鍊如何影響投球。 髖絞鍊在投球影像中如何辨識 髖絞鍊時的力學機制 從靜力平衡開始髖絞鍊時,重力帶動全身質心降低,髖伸肌群(*與膝伸肌群)離心收縮,重力位能一部分轉換為動能,一部分轉化為彈性位能儲存於髖伸(*與膝伸)肌群中。
最近在研究SEO的東西(研究搜尋引擎搜尋結果的學問XD),然後我看到一個蠻有趣的建議。 寫部落格文章,任何一篇都該力求極致的品質跟內容含量。 不同領域的文章產生好處的原因可能會不同,但在我寫的的運科領域超有用。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把大主題拆成好幾個小文章,加起來流量會比原本的大文章少。 道理
具體的說明飄移帶來啥好處 其一,整個系統向前移動的速度變快了。 其二,整體投球節奏加快,打者、跑者反應時間減少。 其三,肌肉從離心轉換至向心階段耗時越短SSC就越有效,加速度越大意味著越快完成跨步,後腿的SSC能更有效、產生更多的能量。 其四,跨步期獲得越多的動能,前腳落地後可以獲得的反作用力越大。
本篇將淺談髖絞鍊在投球影像中如何辨識、髖絞鍊時的力學機制、髖絞鍊如何影響投球。 髖絞鍊在投球影像中如何辨識 髖絞鍊時的力學機制 從靜力平衡開始髖絞鍊時,重力帶動全身質心降低,髖伸肌群(*與膝伸肌群)離心收縮,重力位能一部分轉換為動能,一部分轉化為彈性位能儲存於髖伸(*與膝伸)肌群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雖然動作不流暢有些挫敗,但奇妙的是,在慢下來之後,每個簡單的動作中,還是有很多細微的感受可以去觀察。就像是在每週課程中,老師在某個定式中要我們去感覺「雙手勞宮穴代替鼻子呼吸」。 之前我沒有太細微的感覺,只覺得雙手好像有點麻麻漲漲,但這週很新奇地感受到,手掌彷彿吸吐著熱氣。 哦,太有趣了吧!
Thumbnail
願我們都能用更多的溫柔對待自己,不求用盡全力、但求全心全意。
Thumbnail
沒事就肆無忌憚地橫生的裂痕 搞得十隻手指喪失了正常伸展的靈活
▋放輕鬆,停止習慣僵硬的身體 今天去練習游泳 發現還是很難讓身體放鬆 不僅肩頸是僵硬的 手指也是僵硬的 我才意識到似乎已經習慣了僵硬的感覺 平時也不會讓自己要放鬆 自己在寫字時也是一樣問題 手腕實在太過僵硬 沒有寫字應該要有的流暢感 我總是過於小心翼翼 害怕做錯
「師傅?我是這裡痛欸?」 一個客人脖子往後一仰,大椎到胸3會感到疼痛。所以來找我調整。 但是卻發現,我在弄他的右手指頭XD 所以他好奇問。 「我知道,但你這個大拇指怪怪的。之前有受傷嗎?」 我一邊梳理他的指頭筋膜,一邊問。 客人瞪大了眼,說:「我兩個月前這邊扭到,一直沒好。可
Thumbnail
命運? 掌紋? 連結得起來嗎? 實地體驗以後才知道原來還有這層奧妙在,一點點體驗心得供分享!
Thumbnail
國中時期,在一次非常意外的情況下,我發現我的五根腳指頭是緊縮彎曲的,尤其是右腳特別嚴重——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這意味著甚麼? 在接下來的許多年,我陸陸續續發現我的某些身體姿勢,似乎有一些不太自然的地方,包括: 1.  坐在椅子上,我兩邊的肩膀會上拱、內縮,整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雖然動作不流暢有些挫敗,但奇妙的是,在慢下來之後,每個簡單的動作中,還是有很多細微的感受可以去觀察。就像是在每週課程中,老師在某個定式中要我們去感覺「雙手勞宮穴代替鼻子呼吸」。 之前我沒有太細微的感覺,只覺得雙手好像有點麻麻漲漲,但這週很新奇地感受到,手掌彷彿吸吐著熱氣。 哦,太有趣了吧!
Thumbnail
願我們都能用更多的溫柔對待自己,不求用盡全力、但求全心全意。
Thumbnail
沒事就肆無忌憚地橫生的裂痕 搞得十隻手指喪失了正常伸展的靈活
▋放輕鬆,停止習慣僵硬的身體 今天去練習游泳 發現還是很難讓身體放鬆 不僅肩頸是僵硬的 手指也是僵硬的 我才意識到似乎已經習慣了僵硬的感覺 平時也不會讓自己要放鬆 自己在寫字時也是一樣問題 手腕實在太過僵硬 沒有寫字應該要有的流暢感 我總是過於小心翼翼 害怕做錯
「師傅?我是這裡痛欸?」 一個客人脖子往後一仰,大椎到胸3會感到疼痛。所以來找我調整。 但是卻發現,我在弄他的右手指頭XD 所以他好奇問。 「我知道,但你這個大拇指怪怪的。之前有受傷嗎?」 我一邊梳理他的指頭筋膜,一邊問。 客人瞪大了眼,說:「我兩個月前這邊扭到,一直沒好。可
Thumbnail
命運? 掌紋? 連結得起來嗎? 實地體驗以後才知道原來還有這層奧妙在,一點點體驗心得供分享!
Thumbnail
國中時期,在一次非常意外的情況下,我發現我的五根腳指頭是緊縮彎曲的,尤其是右腳特別嚴重——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這意味著甚麼? 在接下來的許多年,我陸陸續續發現我的某些身體姿勢,似乎有一些不太自然的地方,包括: 1.  坐在椅子上,我兩邊的肩膀會上拱、內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