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正配球好在哪?
avatar-img
樹屋

林家正配球好在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林家正有個很明顯的優點,就是會確實觀察打者反應並立刻做出恰當應對。

這是陳柏清三振源田的打席。

raw-image


這打席的2、3、5球都可以明顯看到這個優點。

●第二球

源田第一球對偏內側的甜速球沒反應,代表要嘛源田設定變化球,要嘛源田設定速球但完全沒跟上。

這時就適合配內角速球,因為如果源田放掉等變化,就取得2好0壞優勢。

就算要攻,高機率打不好,因為內角速球得更早攻擊。

而林家正立刻配內角速球,源田也確實沒跟上擠成界外,2好0壞。

●第三球

這球狠。

2好,源田不能只對變化球準備,必須攻擊任何好球,此時源田已對速球失利兩次,所以會傾向揮更早更高,但林家正立刻配外角低滑球,這種滑球可以跟中內側速球在前期共軌,誤導性很高。

最後源田差點上當,一開始真的有啟動,只是陳柏清丟太外面,所以源田來得及判斷是壞球並煞車選掉。

●第五球

這球有意思,陳速球丟到內角高三振,但林配外角低,我想講一下外角低的好處。

因為源田第四球對內高速反應仍不佳,再配速球容易製造軟弱擊球。重點是,即使這球沒解決,下球就可配好球帶外角外面一點的滑球,引誘與誤導性極佳,且超高機率揮空。

林家正不只機靈,還會設局。

想看更多棒球運科歡迎追蹤。

內容總結
世界棒球 12 強:就一起!贏下去!
0
/5
avatar-img
樹屋
1.7K會員
26內容數
棒球、氣象、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樹屋 的其他內容
*警語:這篇一點也不嚴謹,可能充滿著一坨拉庫的認知偏誤,滿滿的滑坡,再次重申,獨立思考並判斷。 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對於應力的適應有很多種,在我看來,應力的峰值以及應力施加的時間,很大程度影響人體適應的方式與適應後的結果。 又,顯而易見,科班出身,僅經過大量專項訓練的投手,看起來與傳統重訓後的適應
我認為延遲性手臂「可以」提高受傷風險,但不必然。 以下是我的解釋。 連著兩個物體的東西的受力,跟兩個問題間的速度差/角速度差有關嘛(也就是加速度跟角加速度)。 然後因為慣性,前臂會在軀幹加速時往後躺(常說的肩外旋,但不是只有肩外旋,還會有肩胛骨下壓後收肩膀水平外展跟胸椎伸展,綜合起來直接講後躺
這篇文章包含了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課程介紹與評價,第二部分是不想上課的替代資源。 有關「介紹與評價」章節,介紹環節在說明課程內容跟方向;評價的話,我會從三個面向分析,分別是: 1.對我的幫助 2.是否推薦這門課?我認為適合報名的族群? 3.缺點 然後有關「不上課的替代方案」。
*警語:這篇一點也不嚴謹,可能充滿著一坨拉庫的認知偏誤,滿滿的滑坡,再次重申,獨立思考並判斷。 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對於應力的適應有很多種,在我看來,應力的峰值以及應力施加的時間,很大程度影響人體適應的方式與適應後的結果。 又,顯而易見,科班出身,僅經過大量專項訓練的投手,看起來與傳統重訓後的適應
我認為延遲性手臂「可以」提高受傷風險,但不必然。 以下是我的解釋。 連著兩個物體的東西的受力,跟兩個問題間的速度差/角速度差有關嘛(也就是加速度跟角加速度)。 然後因為慣性,前臂會在軀幹加速時往後躺(常說的肩外旋,但不是只有肩外旋,還會有肩胛骨下壓後收肩膀水平外展跟胸椎伸展,綜合起來直接講後躺
這篇文章包含了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課程介紹與評價,第二部分是不想上課的替代資源。 有關「介紹與評價」章節,介紹環節在說明課程內容跟方向;評價的話,我會從三個面向分析,分別是: 1.對我的幫助 2.是否推薦這門課?我認為適合報名的族群? 3.缺點 然後有關「不上課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