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

含有「焦慮症」共 44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6/10
這是微罪吧!道歉,和解,赔償,不是天大的事!
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失眠? 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定期到診所與身心科醫師會面? 醫生說,她並不是憂鬱症,雖有些憂鬱的症狀,但主要是焦慮引起的不安全感。 但為何?家人、同事......,一聽到她固定在服用身心科藥物,總是露出手足無措的表情? 母親說,妳的運動不足,平常要多出去走走,多交些朋友;卻不知
午夜十二點,我坐在店內享用熱騰騰的鴨肉冬粉。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說自己過了充實的一天,好久沒有這種充實疲累的感覺。你若問那是什麼感覺,我想大概是「活著」。 重度憂鬱症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需要隱藏的事,當人問起我的情況、我的用藥、我的精神,我可以全盤托出,分享這一切。噢,不過除了我家人外,我都可以坦然與
慮病的人 在頭先的兩個禮拜,由於病情好轉的很有限,而焦慮的狀態依然持續著。再加上某些心理因素,自第一次初診後接下來的三個禮拜之內,我與醫師的會診,都是透過我記錄在電腦上的檔案、轉移到手機的畫面上,並在會診時把手機遞給醫生看、讓他了解我這周的狀況。
初識精神科 2018年7月14日,在漫長的折磨仍不見緩和之後,我的家人做出了決定,將我拉去精神科看診,我最記得那第一次走進精神科整療室的情況。
掙扎和無力,焦慮和迷惘。
Thumbnail
一隻貓-avatar-img
2025/05/06
謝謝你的分享讓我感同身受,讓我也想笑著跟你說一句「我沒事」但實際上是什麼或許只有我們懂
曼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08
一隻貓 讀了你的一些文字,心也隱隱作痛。祝福慢慢變好,一切都是,就算只有一點點。
苯二氮平類藥物(BZDs)是現代常見的鎮靜、安眠藥。以安全性高、作用快速穩定、選擇多樣和效果好聞名,自登場以來一直以來都是失眠門診和協助快速壓制各種精神病的選擇,但這些藥並非完全沒有副作用。
抗精神病劑是歷史上最早出現、首次發現能夠對付重大精神疾病的藥物。 出現時甚至被說是精神醫學的救世主,最早是1950年代合成出來的藥物,橫空出世之後從此改變了精神醫學。本篇介紹各種常見的先發抗精神病劑,這類藥物在多次改良後,用處很多,不單純是針對思覺失調症,對其他症狀有時也有奇效。
主要收錄除了SSRIs以外的抗憂鬱劑,基本上就是非主流SSRI類的藥物紀錄集。 其實抗憂鬱劑的選擇挺多的,效果不好就換一種,慢慢試總會有比較適合的,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這部分只能靠耐心慢慢測試。有些沒有詳細寫到的,就是筆者也沒吃過。順便在此篇文末科普大麻,大麻以前曾是廣泛拿來當抗憂鬱藥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