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晚年有一位得道高僧,因為德性俱足,受到皇帝賞識而封為國師。有一天,皇帝送他一張獨一無二的香椅,讓國師的驕心一時漫起,讓追了十輩子的冤家找到機會報仇。國師不小心被香椅拐了腳,撞到膝蓋,塗了藥膏本以為三兩天就會化瘀消青,沒想到越來越嚴重,膝蓋竟出現一張人臉,有眼睛鼻子和嘴巴,也就是俗稱的人面瘡。
那一刻,國師恍然大悟,也升起無邊無際的懺悔心,原來膝蓋的人面瘡是當年的晁錯前來尋仇,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名國師即是晚唐有名的悟達國師。這是屬於唐朝人面瘡的故事,而近代則發生在台灣南部和東部,下面故事來自台灣東部。
東部有一位老太太,獨居家貧又病痛纏身,鄰居將她的個案報給慈善團體。有一天,三位志工來到阿嬤家,見客廳椅子上有一個蒙著棉被的人形,出聲喊了阿嬤,被子底下的人突然掀開被子,在場志工被阿嬤嚇得倒退好幾步,餘悸猶存。阿嬤的臉上還有一個阿嬤,意思是說,阿嬤有兩張臉,一張是正常的,另一張是臉頰長出來的瘤,有眼睛鼻子和嘴巴,就像一個立體的人臉。
志工協助阿嬤就醫,經醫生診斷得出人面瘡的病症,早在晚唐就有這樣的案例。雖然阿嬤已經病入膏肓,但是志工們不死心,仍然盡力關懷陪伴,固定帶她上醫院換藥,讓她記得最後的日子不是孤孤單單、寂寞蕭條。一個人的身體病了沒關係,心寒如果能夠回溫,感受得到愛與關心,來日換了一個身體乘願再來,就會有悲天憫人的心,因為最後一刻的記憶溫暖有愛。
我也曾在醫院見過一位九十餘歲的老阿嬤得到這樣的病,不同的是,阿嬤長的位置在腹部,那種巨烈的疼痛要用大量嗎啡才能稍止。悟達國師因為痛不欲生所以大徹大悟,因為知道前因後果,所以生出不可斗量的懺悔心,因此寫下《三昧水懺》這一部經典。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業力轉生,業力大或小我們不會知道,業力就是考驗,來了就是來了,只要我們有一顆善良的心,認真行善積德,天天累積福緣,考驗的衝擊就會輕一些,因為打了八折。認命就會好命,認份就會多一份,也就是老天爺會為我們扛祂能扛的那一份。
#解冤釋結
#因果債功德還
#行善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