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芳結婚前,同事很慎重的對她說,「要跟這個人結婚,妳要多想一想,他賭博的惡習已經很久了。」當時的文芳很單純,一點也不了解賭博人的心思,於是回同事,「應該還好,婚後戒掉就好了。」沒想到,不僅戒不掉,反而變本加厲,文芳賺的錢都拿去幫先生還賭債,沒錢還債主馬上找上門威脅文芳,「不還錢也沒關係,你們的孩子我帶一個去賣就賺回來了。」


文芳經不起債主三天兩頭上門要債而情緒崩潰,先生決定提前退休,領了一點錢離開了,先生一離開,這個家庭暫時安定下來,不再有債主上門要錢。在聞法之前,文芳非常痛恨先生,因為先生對這個家庭造成很大的傷害和痛苦,情緒無法負荷就打孩子出氣,兒子被打到跪倒在地了,文芳還不願意罷手。十年過去,孩子長大了,文芳也過了十年的平靜生活,沒想到獨子卻發生意外往生,讓平靜的文芳再一次崩潰。


哀慟的文芳在志工的接引下走入公益,得以轉移注意力、分散痛苦,慢慢做出智慧與善解。有一年,文芳參與「水懺」,經由法的洗滌,頓悟今生所承受的苦不是先生的錯,不是賭友的錯,不是債主的錯,更不是老天爺沒睜眼,是自己宿昔結來的違緣,自己是這場剪不斷釐還亂的痛苦源頭。老智者說,善惡從自己心中起,好與壞皆脫不了「善去善返,惡去惡來」的脈絡。


文芳將近七十歲了,家中還有一個九十歲的失智臥床老媽媽,文芳捨不得把媽媽送去養老院,照顧老母親是她的責任不是養老院的責任,自己都不願意把屎把尿,又如何寄望養老院。女兒阿舒不忍心媽媽獨自照顧臥床的外婆,於是跟先生商量搬到媽媽家協助照顧,先生和公婆都很善解,要阿舒儘管做對的事,不用顧慮他們。


這個家庭是女人國,有九十歲失智臥床的老奶奶,七十歲的文芳,還有四十歲的阿舒,然而,她們的日子越過越快活,因為她們聞法入心,知道今生緣份怎麼來,知道苦的來源,知道如何去消化和圓滿。文芳和阿舒是母女志工檔,母女一起關懷弱勢,給他們最及時的幫忙,文芳和阿舒努力行善積德,從受助者的笑容找到人生的價值,也扭轉了自己的惡境與無明。


#轉念


#聞法


#放下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5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淑枝跟先生育有九個小孩,為了養小孩,夫妻倆沒日沒夜的做,一下子種蓮霧、一下種檳榔、一下子做鰻苗、一下子種高麗菜,最後種到木瓜才穩定下來。不過木瓜樹怕風災,有時候一年來兩場颱風就把淑枝跟先生的辛勞全部掃落地。 九個孩子長大成人獨立自主之後,淑枝跟先生也來到晚年,卸下經濟重擔兩人半做半退休,每當先
一九八九年的中秋節,家家戶戶團聚賞月吃餅話家常的溫馨時節,江先生與江太太陪伴四歲的兒子在台大醫院化療,那一年的中秋夜,江家人的心情格外沉重。 更晚一些,江先生夫妻陪兒子回到病房,一位衣著素雅的六十多歲的老太太給每一個病床五百元紅包,老太太很真誠的說,「爸爸媽媽辛苦了,祝福您孩子早日康復,這些錢
玉珠是小女兒,有哥哥姊姊的疼愛,也有爸爸媽媽的寵溺當靠山,只是家人不小心寵過頭,養成玉珠囂張跋扈愛頂嘴的個性。長大後的玉珠把這一抹原汁原味的習氣帶到婆家發揮得淋漓盡致,婆婆若念她,她就在廚房摔鍋蓋、砸鏟子,硬是把婆婆的氣燄壓下去。 有一天中午,婆婆吃完飯在房間午覺,玉珠跟婆婆鬧口角還在氣頭上,
淑枝跟先生育有九個小孩,為了養小孩,夫妻倆沒日沒夜的做,一下子種蓮霧、一下種檳榔、一下子做鰻苗、一下子種高麗菜,最後種到木瓜才穩定下來。不過木瓜樹怕風災,有時候一年來兩場颱風就把淑枝跟先生的辛勞全部掃落地。 九個孩子長大成人獨立自主之後,淑枝跟先生也來到晚年,卸下經濟重擔兩人半做半退休,每當先
一九八九年的中秋節,家家戶戶團聚賞月吃餅話家常的溫馨時節,江先生與江太太陪伴四歲的兒子在台大醫院化療,那一年的中秋夜,江家人的心情格外沉重。 更晚一些,江先生夫妻陪兒子回到病房,一位衣著素雅的六十多歲的老太太給每一個病床五百元紅包,老太太很真誠的說,「爸爸媽媽辛苦了,祝福您孩子早日康復,這些錢
玉珠是小女兒,有哥哥姊姊的疼愛,也有爸爸媽媽的寵溺當靠山,只是家人不小心寵過頭,養成玉珠囂張跋扈愛頂嘴的個性。長大後的玉珠把這一抹原汁原味的習氣帶到婆家發揮得淋漓盡致,婆婆若念她,她就在廚房摔鍋蓋、砸鏟子,硬是把婆婆的氣燄壓下去。 有一天中午,婆婆吃完飯在房間午覺,玉珠跟婆婆鬧口角還在氣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