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你是「扔東西」的人嗎?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段時候看了老高的影片,沒想到他對於極簡主義者有蠻深入的理解,由於他也說自己「能不扔東西就盡可能不扔」,卻能有這方面的洞見,實在讓我眼睛一亮。

對於影片中有感的部份,我稍微整理了一下並延伸自己的想法,也讓久未觸碰極簡的頭腦刷新一番。


| 並非不珍惜,而是選擇止損

每個觀點會有反對的呼聲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我們之前在Podcast第十集聊莊子的哲學【友達限定 #122】不再擁有喜歡的物品。怦然心動的意義是什麼?|《布得布説私密達》Podcast EP10)時就有談到,而極簡人確實曾被視為不愛惜物品的人。

每樣物品都珍惜的情況可能有兩種,一種是真的愛護自己所有的物品,另一種可能是不清楚哪些物品對自己有用,同時誤以為物品不會「壞得那麼快」或是根本不會壞,索性先全部留下來,予以「珍惜」。

極簡人則通常在認知到「沒在使用的物品」很容易耗損的事實後,便不由自主地開始思考自己和該物之間的愛恨糾葛,如同機車久未騎容易發不動,房屋年久失修也會敗壞,即便是腦袋久沒轉動也容易僵固,於是在擴大傷害之前,便選擇積極採取止損等各種措施,而這其實是源自於對該物或那人的珍惜和情感,不願放任他自生自滅。

現今,面對不再適合自己的關係而勇敢選擇分手和離婚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我們不會說他們是一群不珍惜過往感情的人,而是釐清了什麼才是此刻對自己更重要的醒覺的人,所以決定放手,適時停損,另闢幸福的蹊徑。

再推得更深,直面與正視週遭人事物的人也通常是珍愛自己的人


(OS: 沒想到感情和物品一樣,久了也是容易沒再那麼愛了呢!雖然當初也曾熱熱烈烈~物質的法則相當一致!)

raw-image


| 並非儉樸,而是減少負擔

我是一個蠻無法忍受麻煩和負擔的人,只要有一點點可以排除苦楚的可能性,我都會蠻想嘗試看看的,後來發現像是免去打扮的心力之後,不僅有那些許多耳熟能詳的好處之外,時間久了還額外培養出心定的習慣,並更加確認煩惱和焦慮大抵都是自尋的,算是當初沒想到的附帶贈品。

加上近期觀察親友的狀況,也讓我更深刻體會到一個人到底可以放下多少,一週前去嘉義探望出家的媽媽,我明顯感受到師父在氣質與態度上的轉變,氣色也很不錯,服裝不變,人卻變了

反觀其他親友,恐懼與惡夢持續纏身,亮麗的外表與悠哉的生活難道無法減除心理上的壓力嗎?真是令我悵然與深深反思,而日後的我又想變成怎麼樣的大人或老人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28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布蘭達&維尼的簡單生活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14.9K會員
    589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60個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