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養成三大習慣

開始養成三大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看了一本不錯的書,概念不算新,但值得紀錄回味,日後想要回顧的話,就有這份讀書筆記可以查閱!


之前先讀了田坂廣志的《死亡不存在》,然後才讀了他這本《幸運是可以鍛鍊的》,兩本書的概念可以互通,交集的地方都談到了量子力學的零點能量場,也可以說是阿卡西紀錄,將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宇宙訊息儲存的場域。(據說死後意識就會來到這裡)


雖然看似是一本分享「如何獲得好運」的書,最後作者引領我們迎接真正的事實:「人生沒有好運和壞運」。


☆☆☆


寫完這本書的三十六年前,作者得了一場大病,醫生說他活不了多久。後來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一位師父,於是他抱著孤注一擲的想法,實踐了淨化心靈的方法,最終這本書得以誕生。


這本書提到一個蠻關鍵的觀點,也就是與其保持正面的想法,消除負面想法才是更重要的。不僅能夠吸引好運,也能從疾病中康復。


好比想要一個美好的居家空間,與其添購各種精美的家飾品,不如將沾灰久置的舊物清出家門,更有效果。果真大道至簡。


☆☆☆


心靈淨化法—修正人生中的習慣


☁️第一個習慣:委身於大自然中


任何人在走進山間、到海邊走走、仰望星空,或是觀賞藍天時,心情都會開朗不少,心中的煩惱好像也縮小了一些,甚或汲取了某種偉大的力量後,更能面對當下的困境。


作者特別提到並非到觀光景點拍拍照就結束,而是安靜下來與大自然面對面。即使僅僅在住家附近的公園綠地或是行道樹旁虛心面對,都能慢慢消除難以覺察的負面信念。



☁️第二個習慣:改變不經意說出的日常用語


像是「不行啦」、「怎麼可能」、「辦不到啦」、「太差勁了」、「真過份」等等這類常常在日常中不經意說出口的批評言語,都應該盡可能避免,因為最後會回到自己身上。


「好美的星空」、「好舒服的風」、「好漂亮的花」等等則可以多多益善。


作者也提到用「三感」來取代日常習慣性的批評用語。

  1. 「感嘆」的語言。發覺旁人的優點,並打從心底稱讚對方。
  2. 「感謝」的語言。除了受人善意或幫忙而表示由衷的感謝之外,在各種際遇都能說出感謝也很重要。例如:搶在最後一分鐘搭上火車,也可以在心中表達「太感恩了!我趕上了!」或是在吃飯時自然說出「我們能這樣一起享受食物實在很感恩。」
  3. 「感動」的語言。譬如「夕陽好美」、「這幅畫好可愛」、「這首歌好好聽」等等,語言的力量也會改變心的狀態。



☁️第三個習慣:將產生摩擦的對象放在心裡和解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他人也很難達到自己理想的狀態,但如果心中一直保持不滿、厭惡等負面想法,通常很容易引來更多問題。


作者指出不需要當面和對方見面交談或是道歉和解,只要在心中向對方真誠地說,「某某某,謝謝你。」


在集體意識的場域中,對方會確實地收到。記得是感謝,而非道歉。


☆☆☆


無條件肯定一切—五個覺悟的人生觀


☁️第一步覺悟:相信自己的人生受到某種偉大力量引導


我們大概都蠻常會聽到一些頗負成就的人說,「當時剛好遇到了某人」、「發生了那件事情之後」、「有一個聲音對我說」等等,然後他們就看到自己的道路或是人生變得順利了。


雖然這種現象還未能得到實證,但那些不將自己擺在最上位的人,似乎都獲得了一些正面影響。



☁️第二步覺悟:思考人生中的一切遭遇都有深遠涵義


每當我們遇到任何人事物時,就平靜地捫心自問背後的意義。關鍵在於詮釋的角度,也就是我們從中學習到了什麼、發覺到了什麼,如此一來,內心也會變得不再那麼負面。


例如書中舉的實例:「當時受挫是必要的,那段時間太順利,我有點得意忘形了,後來學到了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三步覺悟:接受人生中的問題往往因自己而起


這是為了找出能從自己這裡著手改變的契機,而不是聚焦在質疑他人。這麼做也會產生「接受」的強大力量,不僅能夠意識到自己有穩住自己的能力,人事上的問題也能進一步緩解。



☁️第四步覺悟:接受某種偉大力量在鍛鍊自己


既然是一種訓練菜單,照表操課後,自己將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有了這樣的詮釋力,人生的所有負面境遇瞬間都轉化為正面事物,也將是一個人大幅蛻變與成長的絕佳時機,通常也會招來好運。



☁️第五步覺悟:告訴自己智慧都是被賦予的


既然某種偉大力量透過某種挫折來鍛鍊我,勢必也會同時賦予我克服困難的智慧。倘若我相信內在有足夠應付的智慧,自然能夠冷靜地生起安全感與勇氣。一旦有了決心,就會湧現取之不盡的生命力。



☆☆☆


最後,作者之所以說無所謂好運與壞運,是因為我們願意肯定人生的所有遭遇,並將自己交託出去,接受生命的引導,進而真心認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們想追求的,並不是希望吸引好運。』
『我們想追求的,是開拓人生。』






avatar-img
極簡人的家
39.4K會員
686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足夠的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極簡人的家 的其他內容
面對電影,我幾乎是無法抵抗的。 短短的兩小時就道盡人生百態,我們的生命不也是這樣曇花一現嗎? 因此某種刻在骨子的DNA好像就會讓我忍不住去親近那本質似乎相通的事物,希望在這段被特意濃縮的時空中找出一些有關自己的蛛絲馬跡。 這種難解的心理驅動不停發生在我身上,彷彿有個不知在何處的神秘人物正徑自寫
年後二月初,頭腦時不時在構思奇幻小說的世界觀和方向,但還沒有下筆的確定感,就一邊讀書汲取靈感(新文化苦旅、蘇菲的世界、藍色監獄),讀來讀去,又剛好有了Podcast內容的靈感,旋即轉移陣地,偶爾心血來潮就寫寫日記心得,穿梭來穿梭去。 這個月就意外生出兩篇有感而發的小日記: 過年後的大改變
離職後成為內容創作者已經久到記不清過了幾年,到現在還是很喜歡將腦內的宇宙生成為看得見的文字與影像。 所謂的「生活」與「工作」,對我來說,兩者真的很難分開界定,就像人生就是故事,故事就是人生。 「創作」能夠為我帶來滿足與活力,「閱讀」能夠為我帶來驚喜與療癒,「畫畫」則是一個奇妙的存在,不常做,但一
面對電影,我幾乎是無法抵抗的。 短短的兩小時就道盡人生百態,我們的生命不也是這樣曇花一現嗎? 因此某種刻在骨子的DNA好像就會讓我忍不住去親近那本質似乎相通的事物,希望在這段被特意濃縮的時空中找出一些有關自己的蛛絲馬跡。 這種難解的心理驅動不停發生在我身上,彷彿有個不知在何處的神秘人物正徑自寫
年後二月初,頭腦時不時在構思奇幻小說的世界觀和方向,但還沒有下筆的確定感,就一邊讀書汲取靈感(新文化苦旅、蘇菲的世界、藍色監獄),讀來讀去,又剛好有了Podcast內容的靈感,旋即轉移陣地,偶爾心血來潮就寫寫日記心得,穿梭來穿梭去。 這個月就意外生出兩篇有感而發的小日記: 過年後的大改變
離職後成為內容創作者已經久到記不清過了幾年,到現在還是很喜歡將腦內的宇宙生成為看得見的文字與影像。 所謂的「生活」與「工作」,對我來說,兩者真的很難分開界定,就像人生就是故事,故事就是人生。 「創作」能夠為我帶來滿足與活力,「閱讀」能夠為我帶來驚喜與療癒,「畫畫」則是一個奇妙的存在,不常做,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