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小農場|地球花園省水菜箱-20230413-051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省水菜箱之陽台小農場-20230413-0517


🌱4/13蕃茄實在長太快也長太大了,巨大的葉子遮住了萵苣們的陽光,所以萵苣徒長看起來細細弱弱的,看來這次就先主要種蕃茄,等採收之後再重新種菜好了~ 是說這種任由菜箱自由長出什麼種什麼的方式也不錯啦!就當拆驚喜包好了,都來、都來,長什麼吃什麼~😋 #頭腦簡單生活就自在 🌱4/18補水日,這次有等土壤比較乾一點了才補水,想說不要一直都是濕的,雖說水箱已經沒水了,但土壤還是微微的濕潤


🌱4/21自動長出來的野莧看起來很好吃了,只有兩棵~不夠吃😂 蕃茄越來越大佔據了陽光,但也成了擋風牆,原本受陽台風大影響,常常東倒西歪的青椒,現在已經可以直挺挺站好了,植物們總是可以互助找到平衡的,我這種放養式的耕作者,觀察就好,輕輕鬆鬆

raw-image


🌱4/22煮麵不用買菜,陽台小農場裡的野莧剛好有兩株可以吃了,加一些蔥,完美! 🌱4/28菜箱需要補水了,邊滑手機就沒注意,結果其中一箱水太多了😢~土壤裡的鼠婦跑出來避難,抱歉抱歉~先抓到旁邊菜箱安置,下次不要邊滑手機了~😣 🌱4/29長了好幾顆蕃茄果實,但是無法判斷是小蕃茄還是大蕃茄,推測是小蕃茄,因為我比較少煮大蕃茄,因此堆肥長出來的應該是之前埋進去壞掉的小蕃茄吧~ 綠綠小小的果實好像綠寶石喔!果然擁有自耕食的一方小天地的人是富有的,土地會給你豐盛的禮物❤️✨️


🌱5/1想煮米粉,因此採收蔥和芹菜,另外看到原本想種的萵苣,因為陽光都被意外長出的蕃茄擋住了,每株都瘦瘦小小的,之前都會掙扎要不要再弄一箱來移植它們,這次覺得就乾脆不罣礙好了,讓它們在這樣的條件也罷了,有葉子的時候,就採一些葉子吃,感謝它們!葉子摘一摘,竟然也有一小碟,加上堅果和干貝醬,真好吃呢!自己種的食物就是特別好吃!😋 果然淹水的菜箱裡的蕃茄狀況就變差了,黃掉一些葉子,其他葉子也垂頭喪氣的,趕快為它們加油打氣,並在土壤戳一些洞透氣,希望它們平安沒事~

raw-image


🌱5/2今天去陽台看看不小心淹水菜箱裡的蕃茄,它們好多了!葉子開始有精神了,真是感謝! 剛剛白頭翁來陽台拜訪有被我偷拍成功,牠還唱了一首歌呢!看來牠有欣賞我的陽台小農場喔~😊 之前有在葉子上看到瓢蟲,但是來不及去拿手機拍照,沒有拍到這個小可愛很可惜~ 如果家家戶戶都能創造一座小型地球花園,即使是像我一樣只有兩個菜箱,都市裡的鳥兒和昆蟲也會來拜訪和讚賞你做的一切喔! 🌱5/4青椒開花了!蔥也開花了! 蕃茄根本是叢林~😅不過修下來的葉子剛好可以當土壤的覆蓋物,#覆蓋物也可以自給自足,不用到外面撿落葉~ 摘了一些薄荷葉裝飾在自己做的珊瑚草凍上面,還滿像一回事,好像只要在要吃的食物上面放一點自己種的植物,一種「儀式感」就出來了~🤣 🌱5/12蕃茄持續長大,現在分得出來有兩種品種,一種是小蕃茄,一種像是桃太郎蕃茄,不過它們不知道是不是生病了,雖然開很多花,但花謝的時候花梗也會枯萎或斷掉,這樣就沒有辦法長蕃茄了,還不清楚怎麼會這樣?但最近好忙...不太有時間去探究怎麼了~ 天氣熱,水位降得很快,今天再補水進去吧! 🌱5/17蕃茄的情況好像有點問題,一些新的葉子會枯萎,真的很奇怪🤔 還好原本的蕃茄果實還都好好的,只是花朵依然會莫名地斷掉,這樣都不能長新蕃茄,因為我是放任型種植,沒有特別修剪或什麼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再好好觀察一下~ 順手摘了些萵苣(第二次採收),加上堅果和葡萄,變成簡單的晚餐❤️ #地球花園遍地開花 從 創造自家的 #地球花園 ,體驗 #自耕自食、#照顧土地得到豐盛的回饋 的美好,落實 #家庭碳耕 ,到 人人合作一起 #推動生活轉型 ! #把自然帶回生活中,生命可以簡單又美好! #攜手重返新地球天堂

更多照片看這裡:馮雅蕾臉書

🌼分享 #省水菜箱之陽台小農場 的記錄,希望提供一些參考,讓大家開始願意創造自家的 #地球花園 ,體驗 #自耕自食、#照顧土地得到豐盛的回饋 的美好,落實 #家庭碳耕 及 #推動生活轉型 ! #把自然帶回生活中,生命可以簡單又美好! 開始體驗家裡自耕食,不管面積多小,只要開始,人人都可以創造 #地球花園 跟自然連結喔!💖🌏 #省水菜箱之陽台小農場-20230502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252723718261175&id=100005707061557&mibextid=Nif5oz #省水菜箱之陽台小農場-20230404-0410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238819889651558&id=100005707061557&mibextid=Nif5oz #省水菜箱之陽台小農場-20230306-22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238306643036216&id=100005707061557&mibextid=Nif5oz #省水菜箱之陽台小農場-20230305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216044301929117&id=100005707061557&mibextid=Nif5oz #省水菜箱之陽台小農場-20230209-0302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213936862139861&id=100005707061557&mibextid=Nif5oz 🌺自從陽台出現小農場之後,每天早上我拉開窗簾,就可以看到欣欣向榮的菜菜們,一早就帶來新希望和愉悅的心情,感受到自己是被地球母親支持和滋養的,因此我真的很希望大家都能開始創造自家的 #地球花園,相信我,它會是一個讓人充滿能量的小天地,因為它就是我們連結自然和地球的小小天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跟著Elsa走進地球花園
45會員
211內容數
地球,原初就是萬物共享的美麗家園,而大自然母親給予我們豐盛的一切,她一直在等待著人類找回生命的本質,回到土地共同創造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新地球生活! 現在,是我們攜手合作重返新地球天堂的時候了! 歡迎跟著Elsa 走進地球花園,一起探索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新生活,我們一起前往一個新的世界,開創新的生活模式!
2024/04/30
過程體驗到的點點滴滴,#享受小小的地球花園給予我的豐盛,不只是在自耕自食的食物,還有豐富的心靈感受及喜悅喔~💖🥰✨️✨️
Thumbnail
2024/04/30
過程體驗到的點點滴滴,#享受小小的地球花園給予我的豐盛,不只是在自耕自食的食物,還有豐富的心靈感受及喜悅喔~💖🥰✨️✨️
Thumbnail
2024/03/05
哇嗚!豌豆實在是CP值很高的自耕食入門植物! 自從2/14種下種子,今天已經是採收第三次,幾乎三、四天採收一次,每次看到又長出一定的量時,心裡都非常地感動!謝謝植物們帶給我的豐盛和滋養~💖 而且豌豆苗可以生吃,適合我這種不擅廚藝的人,今天午餐是將馬鈴
Thumbnail
2024/03/05
哇嗚!豌豆實在是CP值很高的自耕食入門植物! 自從2/14種下種子,今天已經是採收第三次,幾乎三、四天採收一次,每次看到又長出一定的量時,心裡都非常地感動!謝謝植物們帶給我的豐盛和滋養~💖 而且豌豆苗可以生吃,適合我這種不擅廚藝的人,今天午餐是將馬鈴
Thumbnail
2024/03/02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2024/03/02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小黃瓜種植紀錄 ・初始狀態:種苗店購買的幼苗 ・種植數量:8株 ・成長週期:約3個月(3月的第3週~6月的第3週) ・收成時間:種下約1.5個後月開始收成 ・栽培特別注意事項:需搭建瓜架,不時將迷失的瓜藤固定到架上。最初的五片葉子、側芽和沒有順利結果的花芽需要摘除。
Thumbnail
小黃瓜種植紀錄 ・初始狀態:種苗店購買的幼苗 ・種植數量:8株 ・成長週期:約3個月(3月的第3週~6月的第3週) ・收成時間:種下約1.5個後月開始收成 ・栽培特別注意事項:需搭建瓜架,不時將迷失的瓜藤固定到架上。最初的五片葉子、側芽和沒有順利結果的花芽需要摘除。
Thumbnail
經過上週收成兩條小黃瓜的喜悅,這禮拜小黃瓜收成更加穩定,週間加上週末共收成了10條左右。每天都可以吃到自己種的瓜,生活充滿喜悅,打開冰箱都覺得開心。 開心收成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整理小黃瓜藤。稍微放置不管,瓜藤就會爬得亂七八糟。
Thumbnail
經過上週收成兩條小黃瓜的喜悅,這禮拜小黃瓜收成更加穩定,週間加上週末共收成了10條左右。每天都可以吃到自己種的瓜,生活充滿喜悅,打開冰箱都覺得開心。 開心收成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整理小黃瓜藤。稍微放置不管,瓜藤就會爬得亂七八糟。
Thumbnail
這禮拜的大事件——小黃瓜終於收成了! 禮拜二時,阿媽栽培的小黃瓜首先採收了幾條,我們家有了今年第一批瓜,阿媽還讓給我帶回去吃(她說接下來可能每天都有得摘,再摘就有了)。而我種的卻遲遲還不結果,明明開花開得茂盛,卻始終沒有結成瓜。不知道是不是前一週連日雨天的緣故?
Thumbnail
這禮拜的大事件——小黃瓜終於收成了! 禮拜二時,阿媽栽培的小黃瓜首先採收了幾條,我們家有了今年第一批瓜,阿媽還讓給我帶回去吃(她說接下來可能每天都有得摘,再摘就有了)。而我種的卻遲遲還不結果,明明開花開得茂盛,卻始終沒有結成瓜。不知道是不是前一週連日雨天的緣故?
Thumbnail
長了好幾顆蕃茄果實,但是無法判斷是小蕃茄還是大蕃茄,推測是小蕃茄,因為我比較少煮大蕃茄,因此堆肥長出來的應該是之前埋進去壞掉的小蕃茄吧~ 綠綠小小的果實好像綠寶石喔!果然擁有自耕食的一方小天地的人是富有的,土地會給你豐盛的禮物❤️✨️
Thumbnail
長了好幾顆蕃茄果實,但是無法判斷是小蕃茄還是大蕃茄,推測是小蕃茄,因為我比較少煮大蕃茄,因此堆肥長出來的應該是之前埋進去壞掉的小蕃茄吧~ 綠綠小小的果實好像綠寶石喔!果然擁有自耕食的一方小天地的人是富有的,土地會給你豐盛的禮物❤️✨️
Thumbnail
小黃瓜––種植時間:約4週(從苗開始)生長情況:大小株不一致,最高到達臉部,有開花未順利結果 禮拜二去看小黃瓜,有一半已經長到腰部的高度。同一畦田兩側的植株成長狀況落差滿大,不過之前一直狂長花芽側芽卻不長大的幾株,也慢慢長出中心的主葉,再給它們一些時間,應該可以順利漂亮起來吧!
Thumbnail
小黃瓜––種植時間:約4週(從苗開始)生長情況:大小株不一致,最高到達臉部,有開花未順利結果 禮拜二去看小黃瓜,有一半已經長到腰部的高度。同一畦田兩側的植株成長狀況落差滿大,不過之前一直狂長花芽側芽卻不長大的幾株,也慢慢長出中心的主葉,再給它們一些時間,應該可以順利漂亮起來吧!
Thumbnail
過程體驗到的點點滴滴,#享受小小的地球花園給予我的豐盛,不只是在自耕自食的食物,還有豐富的心靈感受及喜悅喔~💖🥰✨️✨️
Thumbnail
過程體驗到的點點滴滴,#享受小小的地球花園給予我的豐盛,不只是在自耕自食的食物,還有豐富的心靈感受及喜悅喔~💖🥰✨️✨️
Thumbnail
童一心得 @ 2023 10/21 〔蕃薯 北極熊班〕
Thumbnail
童一心得 @ 2023 10/21 〔蕃薯 北極熊班〕
Thumbnail
哇嗚!豌豆實在是CP值很高的自耕食入門植物! 自從2/14種下種子,今天已經是採收第三次,幾乎三、四天採收一次,每次看到又長出一定的量時,心裡都非常地感動!謝謝植物們帶給我的豐盛和滋養~💖 而且豌豆苗可以生吃,適合我這種不擅廚藝的人,今天午餐是將馬鈴
Thumbnail
哇嗚!豌豆實在是CP值很高的自耕食入門植物! 自從2/14種下種子,今天已經是採收第三次,幾乎三、四天採收一次,每次看到又長出一定的量時,心裡都非常地感動!謝謝植物們帶給我的豐盛和滋養~💖 而且豌豆苗可以生吃,適合我這種不擅廚藝的人,今天午餐是將馬鈴
Thumbnail
冬季蔬菜已經到了種植季尾端的尾端,雖然較主要的馬鈴薯和紅蘿蔔已經用機具種在朋友的田裡,但因為這兩樣作物過去兩年在農場有很好的收成,為了不失去手感,今年還是留了一畦半的空間,練習小面積的種植經驗。
Thumbnail
冬季蔬菜已經到了種植季尾端的尾端,雖然較主要的馬鈴薯和紅蘿蔔已經用機具種在朋友的田裡,但因為這兩樣作物過去兩年在農場有很好的收成,為了不失去手感,今年還是留了一畦半的空間,練習小面積的種植經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