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轉捩點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人也會這樣嗎?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回首自己的來時路,把某些時刻做下記號,如果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的話,至少我得記住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近年來我為自己做下的記號,一大部分與政治相關。

十年前才大學,當時仍信奉「政治歸政治,XX歸XX」的那套,而我總是只關心那個所謂的XX,總之我以為政治是大人的、政治是複雜的,甚至政治是髒的......

那年,正好碰上318學運,我向某個和我提起青島東路的友人,義正嚴詞的說明,我並非政治狂熱者,對這些事情從來都提不起興趣,「可是政治即生活吧」,他說。他告訴我生活是如何和政治牽掛。舉凡我花的錢、吃的東西、呼吸的空氣,到表態的自由甚至,愛的人,每項選擇無一不政治。

大概也是媒體渲染,大數據運算、同儕影響之類的等等,總之我彷若打開開關後,就不能再拒絕接收那些資訊。相信這也是很多我們同一代人,第一次在成長時間軸上,做下改變記號的一個點。

大概是隔年的二二八,原定和伴侶去近郊的山裡散步,捷運車上我們卻突然聊及凱道,於是換了方向。我的視界應該也是從那時候換了方向。我開始一頁頁往回,重讀課本裡沒教的歷史;認識主流媒體下,藍、綠以外第三勢力;總算懂得媒體識讀和查證,甚至上街頭或認識衝組們,最後更因理念而短暫加入NGO。幸運的是,周遭的人也都開始經歷這樣的轉變,於是能厚實同溫層,在裡面辯證自己。選擇立場時終於能侃侃而談,接受質疑而調整或者更堅定。

後來也開始用各種方式寫,寫的理由很單純,就只是想用稍微擅長的方式發聲;就只是至今時今歲,我仍天真熱血的相信,一個人即使只影響了一個人,也足以成為他人的轉捩點。

而這幾天,當年的黑箱國會重演,藍白強推根本沒有經過審查的「國會改革」、「花東交通相關條例 3 法草案」,無逐條實質審查,就逕付二讀。

2014年的黃國昌說:「如果我們允許我們的國會透過這麼草率的方式,等於沒有任何實質審查程序,就把攸關我們未來前途這麼重要的服貿協議,就可以視為審查通過的話,以後還有什麼事情他們不能這樣做?」

從他加入民眾黨開始,就真的好想問他的轉捩點在哪?是什麼讓他把自己變成這樣的?

-

這一兩年,我意外地回到大學校園工作,深刻感受到也許這十年的民主體制,對於新一代(好不想承認...)的大學生們已經太過稀鬆平常了,所以他們的政治參與氣氛相對薄弱許多。

也許退一百萬步、稍作樂觀的想,這一次若能再激起某個誰的改變,也不失為民主岸上一顆好的礁石。

45會員
92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秋記憶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____歲的時候:十三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數到一百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對我來說政治是......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年的不可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天真有邪那刻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