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時期應該是最愛為所見所聞下註解的時候,畢竟那時候的每場所見都是前所未見、所聞都是初來乍到,而那時候又總有大把的時間揮霍,閒來就同一般無聊的小女生那樣,用長長的飯後課餘、長長的通勤時光、長長的運動後收操,和好友以那時候的智識,深度對談。那個年紀最常定義愛,當然是愛情,但偶爾也隱藏著更深一點點的、說不清所以然的那種;也定義純友誼、青春和那些有的沒的價值觀,離社會或者任何一個他者都遠,畢竟那時候的我們都仍急於貼緊自己的心,沿述說的管道昭告著自己。
然後我們就將彼此的註解作為標籤,貼上後以辨認彼此。這類型的註解大多是一些自以為是的句子,或者類似活到那個當下時,所認知的箴言,例如「青春就是拚了命想抓住什麼,卻什麼也沒抓到。」「靈魂伴侶就是......」「理想中的愛情應該是......」,當然也有一些關於面對人事物的態度,例如「不要製造牽絆,顧好自己就好」「Be kind」「一切都是過程」,或者像「一旦開始就快結束了」這種無聊又直觀的咒語型短句。
而咒語是這樣的,當你打從心底確信這個句子為真,它就輕易成了寬慰,當然一體兩面的是,它也成了詛咒。應該也是高中至大學時期,生活裡開始多了好多不想面對的事,例如期末簡報、模擬的或真正的面試、在炎夏中暑訓或寒雨中寒訓、令人焦慮的工讀時間等等,這時候就告訴自己,與其逃避不如讓事情早點開始,因為一旦開始就快結束了。報告和面試的前一晚,甚至前10分鐘通常是焦慮高峰,出發去豔陽下練球或者出門打工的路上是最厭世的,重複想著還是裝病?還是要製造個自摔小車禍?但其實一旦開始,稀哩呼嚕的就結束了,莫名就來到最後一天、最後一刻。
這樣的時刻總是又想到國中課堂上,畢業前的那學期,某個善感的科任老師感嘆,「一眨眼你們就要畢業了...」白目中三生如我們,當然在當下瘋狂眨眼,向老師說沒有啊,我們眨了好幾次眼都還沒畢業,只不過那樣的搞笑畫面仍歷歷在目,而我們真的距離國中好遠好遠了。果然不管期待或者害怕的事,都是這樣的,一旦開始就快結束了。後來的我,開始很常在欣喜或者焦慮的高峰抽離,用後設的角度回望這個當下,提醒自己很快就要結束了,就像現在看著重複眨眼都還沒畢業的自己那樣,其實真的一眨眼就過去了。
所以重要的仍是留下吧,在這一眨眼就過去的短暫過程留下些什麼,自以為是的經驗註腳也好,一些照片影片詞曲旋律,一些有意識的選擇與行動,或者只是,在曾一起體驗這段的人心底留下一抹溫度都好,留下痕跡以證明在這段太快的、或好或壞的過程中,我體驗過、我緊張得無以復加過、我快樂得無邊無際過,畢竟人生也不無可能是,一旦開始就快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