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 高股息的文案變多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今天看到一篇感覺非常微妙的文章,內容看起來是在推廣高股息,標題大致為:「這檔高息ETF」讓她月均加薪15K!。


節錄部分內文

  • 前年底開始學習創造被動收入,剛好遇上XXXXX掛牌不久,因此開始每個月定期定額,而上次領息時已經累積到70張,股利約$46,000元,平均一個月加薪$15,000元。
  • 物慾高又腦波弱,月薪有45K,但扣除2萬孝親費以及租金和餐費後,能存下來的錢不多。
  • 前年底開始靠著下班時間去補習班打工,每個月多賺12K,就拿去投資。


翻譯後的內文

  • 月薪45K,扣除2萬孝親、租金和餐費後,假設每月能存$15,000元。
  • 下班後到補習班打工,每月多賺$12,000元。

兩者合計每月最多可投資$27,000元。

暫不考慮原PO自稱物慾高又腦波弱導致的非必要花費。


場外支援

文中提到的投資目標為季配型,2022年10月底上市,最近一次除息日是3月18日,配息發放日為4月15日,配息金額為$0.61元。從2022年10月上市,到2024年3月最近一次配息,期間共經歷18個月。


2022年均價$16.1元,2023年均價$19.8元,2024年均價$24.1元。依原PO自述採「定期定額」方式購入,粗估平均購入價格 = ( 16.1 + 19.8 + 24.1 ) ÷ 3 = $20元。


依原PO文章自述:「上次領息時已經累積到70張,股利約$46,000元」,可得知:

  • 截至2024年3月共累積70張,以單價$20估算,市值約為$1,400,000元。
  • 從前年底開始投資到今年3月為止,薪資扣除孝親、租金和餐費後,18個月的時間,最多可投入$486,000元。因此在前年底開始定期定額前,尚有額外的近百萬的資金。
18個月 × 每月結餘$27,000元 = $486,000元。


市值型 vs 高股息、台股 vs 美股、股票 vs 債券、...,當訊息不完整或模糊不清時,更需要有能力判斷,這樣商品是否符合自身狀況和需求,而非看到推薦人多、文多,就一窩蜂跟上。


單以這篇文章來說,

  • 標題很有吸引力,每月加薪15K。
  • 內容也很有吸引力,兩年達成季配45K。

但沒說明的部分,才是最關鍵的部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久沒動腦寫文了的沙龍
46會員
200內容數
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沒祖產、沒後援,私立學店大學畢業,20年來都在低薪服務業打轉。四十歲的時候,想轉換跑道卻毫無頭緒,決定將自己過往經歷轉換成文字,試試看是否能理出思路。
2025/04/10
嚴格說來這篇應該是4月9日的事情,只是今天才有空寫文。
Thumbnail
2025/04/10
嚴格說來這篇應該是4月9日的事情,只是今天才有空寫文。
Thumbnail
2025/04/07
2025年4月7日,創下台股史上第一跌幅,下跌2,065.87點,跌幅-9.69%。
2025/04/07
2025年4月7日,創下台股史上第一跌幅,下跌2,065.87點,跌幅-9.69%。
2025/04/06
最近的大新聞大概就是「32%關稅」這件事。
2025/04/06
最近的大新聞大概就是「32%關稅」這件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開始利用槓桿放大財富,將股票質押借出更多的錢,買入更多的資產,計劃利用高股息季配 ETF打造月月配現金流。
Thumbnail
開始利用槓桿放大財富,將股票質押借出更多的錢,買入更多的資產,計劃利用高股息季配 ETF打造月月配現金流。
Thumbnail
好一陣子沒有寫投資理財的文章 最近也有幾個投資理財界的高手問:最近沒寫文章啦 由於最近在忙一些事情所以暫時沒寫了 寫到最後,其實長期投資也就幾個觀念 選對標的、長期持有,接下就耐心的放著,不斷投入閒錢 加快滾雪球的速度,就這麼簡單 無奈現在坊間所謂的那些投資網紅,為了流量 開始搞很多無
Thumbnail
好一陣子沒有寫投資理財的文章 最近也有幾個投資理財界的高手問:最近沒寫文章啦 由於最近在忙一些事情所以暫時沒寫了 寫到最後,其實長期投資也就幾個觀念 選對標的、長期持有,接下就耐心的放著,不斷投入閒錢 加快滾雪球的速度,就這麼簡單 無奈現在坊間所謂的那些投資網紅,為了流量 開始搞很多無
Thumbnail
「我想要做資產活化,把我的股票拿去質押做套利,利息只需3%,我拿去買10%殖利率的○○高股息ETF,增加我的張數,可以多套利7%的獲利,你覺得如何?」
Thumbnail
「我想要做資產活化,把我的股票拿去質押做套利,利息只需3%,我拿去買10%殖利率的○○高股息ETF,增加我的張數,可以多套利7%的獲利,你覺得如何?」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這兩天看到一篇「收入靠股息,上班去打工」的文章,裡面提到第二季可領到的股息約12萬,等同於月薪4萬元,光股息就贏過30%的受薪階級,因為原文有將各投資目標的預計股息列出,決定來算算看本金需要多少。
Thumbnail
這兩天看到一篇「收入靠股息,上班去打工」的文章,裡面提到第二季可領到的股息約12萬,等同於月薪4萬元,光股息就贏過30%的受薪階級,因為原文有將各投資目標的預計股息列出,決定來算算看本金需要多少。
Thumbnail
【領息是為了提供更好的現金流,投資=(時間+紀律)。投資=(配息+資本利得)】
Thumbnail
【領息是為了提供更好的現金流,投資=(時間+紀律)。投資=(配息+資本利得)】
Thumbnail
【領息是為了提供更好的現金流,投資=(時間+紀律)。投資=(配息+資本利得)】
Thumbnail
【領息是為了提供更好的現金流,投資=(時間+紀律)。投資=(配息+資本利得)】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