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Doris
核稿編輯/小白
你是否也曾被大自然的美麗所深深吸引?
無論是林木的高聳挺拔、溪流的潺潺細流,
還是昆蟲鳥獸的動人鳴叫,森林中都蘊藏著獨特的生命韻律🎶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領略三支獨具特色的音樂MV,
細細品嚐台灣森林面貌、聆聽最撩動心弦的美妙之音!
🌳
你有看過檜木嗎?檜木源於北美和亞洲還連在一起的遠古時代,在冰河時期,台灣成為檜木的避護所,並在冰河時期結束後,開始往台灣的高山生長,發展出台灣特有的紅檜,以及與日本較相近的扁柏。
這首純音樂歌曲,始於檜木被砍伐殆盡的歷史。以吉他開場,沉重之感伴隨音符出現,MV畫面帶到了被砍伐的檜木,整體色調偏暗,陰鬱感明顯;當陽光灑落鋼琴上,指尖敲擊著琴鍵,渲染著哀戚的情緒,而大提琴聲展現出低沉的悲鳴,小提琴聲又彷彿鋸木的聲音,一場樂器間的對話就如同在彼此哭訴伐木的行為,緬懷曾經如高壯地豎立在山林的檜木。
在曲子前段到中段的過渡期,MV畫面從溪流的特寫帶到了登山者探訪檜木林的身影,於一片綠色裡獨自行走,經過山林、觸碰土壤,與大地連結。她看著檜木,而鏡頭望著她與檜木,這畫面是一份無法言喻的感動。曲子的中段由長笛帶出新萌芽的生命,音樂不再沉重,而是壯麗,MV色調也逐漸由陰沉轉為明亮,檜木幼苗從倒木上慢慢長出,隨著溪流的滋養漸漸茁壯,以它們的根牢牢捉住這片霧林坡地。曲子後段音樂愈來愈輕,取代磅礡之感的是靜謐,MV畫面帶到了中海拔潮濕茂密的林相、湛藍的天空及一望無際的森林。森林是地球之肺,它是如此之美,又何其重要。
新穎的電子音樂與傳統原住民音樂相互碰撞出的火花有種特殊的美感,戴曉君渾厚的歌聲展現出了原始的力量,「月琴」與「部落合音」兩項最強而有力的元素更是讓這首歌曲被迷幻的氛圍給包裹。在台灣,許多原住民部落都有專屬自己的戰歌,而這首現代及傳統結合的戰歌,氣勢磅礡,就算你聽不懂歌詞,也能從樂器的編排及人聲的力量感受到「戰歌」的精神,彷彿是在幫所有漂泊在外的原住民青年鼓舞士氣,期待身處在異鄉的大家,心也能夠團結,不要忘本,榮耀自己,也榮耀部落。
我們現在所處的城市,曾經也是一片山林,MV將這樣物換星移的狀態透過大量視覺特效,將大自然山林景緻與現代城市的畫面交疊,貫穿整部MV的雜訊,更象徵了這個世代快速的資訊變化對環境所造成的超負荷。在觀賞這部MV時,我不禁反問自己:「在這時代裡,我們踩著快節奏生活,有多久沒有停下來思考自己的根深基在哪呢?」在戴曉君彈奏月琴的畫面中,背景閃爍著城市光景,一陣模糊之後,逐漸清晰的是站在草叢邊的戴曉君與幾位部落青年,這一幕彷彿是在表示離鄉追夢的人們面對快節奏社會的迷惘以及自我懷疑。而透過這MV與全新編曲的延伸,我認為戰歌也許不一定只受限於凝聚傳統部落青年,而是全地球村的朋友,因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都來自於地球之母所孕育的寶藏,希望這首戰歌可以讓大家有無盡的勇氣,無論身處在山海或是城市,在面對重重挑戰時,都能夠找回自己的根源。
相信這首森林狂想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金曲,對於2001年出生的我來說,這首歌更是我從小聽到大的經典之作!製作人吳金黛在樂曲中結合各種動物和昆蟲的自然聲響,讓多樣化的生物成為這首歌曲的主角,非常有趣,每次聽完這首歌曲都好似剛走進一座森林,沁涼感貫穿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心曠神怡。
就在這首歌曲風靡20年後,官方MV終於問世,不出所料,MV完全就是一本自然圖鑑!MV走進山林,跟著金黛一起探訪與收錄自然的美麗,運用到生態影像導演詹家龍所攝製的微距生態畫面,內容蘊含各式各樣的動物及昆蟲,有毛毛蟲、蝴蝶、獼猴、松鼠和樹蛙……等,幾乎你想得到的生物都在這部MV。最有趣的畫面是當金黛老師指揮著「大自然樂團」到了休止符時,所有聲音安靜只剩蛙聲,那感覺彷彿生物音樂家們真的在現場受指揮來進行演奏呢!不過此首歌曲的誕生背後可是勞師動眾、耗時耗力,在音樂出現前,僅是大自然聲響就由不同的工作者分別收錄了五年,才累積下來數十個小時的可用音源,然後製作人熟悉和分辨這些聲音是旋律性或節奏性、頻率,能否扣上任何調性等等之後,再根據這些分析,決定如何使用這些音源,最後才有如此傑作。
森林狂想曲,是來自台灣山林的萬賴和鳴,是自然瑰寶之作。
Cicada《棲居在溪源之上》
|https://lnk.to/TCD-5348
Deep Forest〈戰歌 cemavulid ft. 戴曉君《吼海》〉
吳金黛〈森林狂想曲〉
|https://lnk.to/TCD-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