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帶走的新莊 貳 - 遺留的後街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鯤橋故事站邀請你以文字做橋,從身處的臺灣走向充滿故事的鯤島,看見更多屬於我們的故事。

一個發展良好的聚落,會有一個甚至以上的主街,此外,也會有依附這些主街的附屬街區,這些區域常被稱為:後街。


上篇文章提到,富田芳郎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寫下了:

由於河道北遷,導致過去曾發展至淡水河河心的南部街區已消失。有人因此認為新莊一開始並非是街村,是因為河向北移動,導致村町南部潰滅。但如圖所示,河中喪失的其實僅有後街仔的一角,大致上與當初新莊發展的街村型聚落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河中喪失的其實僅有後街仔的一角。

後街仔?這是什麼地方?


其實後街仔這個稱呼,是有流傳到現在的,在新莊市志中有這樣的敘述:

後街仔是指新莊聚落東側的沿河道路的居住區,西起媽祖宮碼頭,東到思明街為止。後街仔地區是新莊路商業街的「服務區」,是為了因應新莊路貨品的進出口、工業產品的生產和街上人潮交通的便利而形成的地區。
這地區依機能分佈,可分為三部份:西邊是「九八船行」(九八指的是值百抽一,屬於小資本的貨物代理商),沿河而建;中段工業發達,製飴業和米業尤其盛行;思明街與坤元巷之間,有渡船頭及商店和倉庫,除此以外是貧民住家,居民主要的收入是渡船頭的擺渡,其間的建築雜亂分置,許多住屋為數家同住,生活空間擁擠不堪。

後街仔是因新莊街區的商業活動而誕生的「服務區」,由西至東存在著九八船行、製飴業、米業、渡船頭、商店、倉庫、貧民住家等等,這些場所基本上都是依附著新莊街上的商業活動,才有辦法生存,並不是獨立發展出來的行業。而上述這些是1998年出版的新莊市志所記錄下的後街。

站在今日的後街上,往文昌祠看過去的景色。

站在今日的後街上,往文昌祠看過去的景色。


然而,在小說家鄭清文的筆下,後街仔有著不太一樣的樣貌:


臭香姨家就在公會堂後面的後街,就是石世文以前住家的後面。
後街不長,整條街面對大水河,聽說很久以前,後街是兩排屋子相對,對面的一排被大水河的洪流刮走了。港坪就是為了防止洪水的沖刷建造的。
後街沒有商店,都是住家。


這是在新莊度過童年的鄭清文,所寫下的故鄉記憶,那大約是1940、1950年代的後街,當時的後街沒有店家。

隨著時代的改變,後街所扮演的角色也會隨之變化。

也許你會好奇,過去還是橫後街的時候,這裡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雖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還是有些紀錄能讓我們窺見,橫後街曾經的模樣。


新莊市志中有這樣的紀錄:

細姨街
新莊有條人人皆知的細姨街,但是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早在清朝時代,新莊後街就已有一條細姨街。那是一條名符其實的細姨街,街上住著有錢人家的小姨太太。此細姨街印象的形成,據說是從清代開始,新莊後街便存在著有藝旦間,即今日所謂的風化區,細姨街就位於此區。當時一些有錢人家來到後街做交際應酬,遇有喜歡的藝妓,又怕家中太太不准其入門的,便在藝旦間附近租下房子供姨太太居住,如此一來,慢慢地愈聚愈多,就形成了人們口中的細姨街。但是,大約在距今一百年前的一場颱風,引漲溪水,將新莊後街淹沒,藝旦間與細姨街也隨之沒入大漢溪中,現在只能從老人家的記憶裡想像往日光景。


摸乳巷
台灣的一些鄉下會有些小巷子叫摸乳巷,因為早期的街巷本來就不像現代一般寬,但是只要稱作摸乳巷的巷子,一定比一般巷子更為窄小,據說如果當兩個人在巷子相遇,要錯身而過時,一不小心便容易碰觸到胸部,因此人們才會戲稱該巷是摸乳巷。新莊從前也有一條摸乳巷,是一條在新莊發展時,早已存在的巷子,它和細姨街一樣,也是位在新莊後街上,就在藝旦間的後面。很可惜的是,此摸乳巷也隨颱風大水沒入大漢溪中,今人們已無法親自走一趟,體驗一下摸乳巷到底是多麼窄。


新莊後街上曾有藝旦間,也就是風化區;藝旦間後側有許多房子,是有錢人家租給姨太太居住的,這些房子多到被人戲稱為細姨街;同樣位於藝旦間後方的,還有一條狹窄的巷弄,被戲稱為摸乳巷。以上這些地點,都在一場大颱風影響下,成為了被大水帶走的新莊。新莊市志出版於1998年,往前推算一百年正好就是1898年那場將橫後街街屋整排沖走的大水災,也就是說,當年被沖走的部分很有可能就是藝旦間等風化區場所。


新莊市誌野軼篇所繪製的地圖,地圖中寫下許多舊地名。

新莊市誌野軼篇所繪製的地圖,地圖中寫下許多舊地名。


大水不斷侵蝕之後,「橫後街」便逐漸成為「後街仔」,「橫」消失了。

或許過去後街曾發展到更南側的地方,變成南北向,垂直於東西向新莊街的街區聚落。然而新莊作為侵蝕坡,會不斷遭到河水刮走土地,終於有一天,大水刮到了橫後街的聚落,「橫」的後街就這樣逐漸減少,最後只剩下了「後街」。


現在的後街有一個新名字:碧江街。碧江街從新莊文昌祠附近的思明街開始,經過新海橋下,延伸到新莊第一公有市場,中斷一小段之後,再從環漢路的一旁接續下去,直到武前街為止。一般正常的道路,中間不會中斷,而是完整的、順暢的通道,然而碧江街卻中斷了一、二百公尺。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這應該是兩條不同的路吧,怎麼會當成同一條呢?還是說,它曾經是一條完整的街,因為種種因素,中段消失了,才會變成中斷的街道呢?也許,這是一條古老街道的殘跡,存留至今也說不定。


中斷的碧江街,從這裡繼續延伸。

中斷的碧江街,從這裡繼續延伸。


回到新莊最一開始的起點:乾隆年間。當時繁華的新莊街旁,可能就有一個附屬的街區,負責為主街提供服務。那時候的交通要道是大河,大多數的人都從港口往來,靠河的附隨街區也許會被稱為「前街」或「橫前街」;後來港口淤積了,大部分的人都從陸路往來,靠河的它,便成了「橫後街」;再後來,大水沖走了它的一部分,沒有了「橫」,它變成為了「後街仔」,直到現在。


最後,我們以鄭清文的《水上組曲》片段,作為後街故事的結束:

舊鎮是一個長長的城鎮,沿著大水河延伸。聽說,古時候,有一條街,後來被水沖坍了,一條街,完整地,被割進水裏,慢慢地你可以感覺到,但卻不能避免。

橫後街就這麼浸到河水當中,不復存在。


究竟這場帶走橫後街的颱風,帶來了多少災害,又有多少的大水沖走新莊呢?就讓我們留到下一場故事再來聊吧。


鯤橋故事站,期待下次再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鯤橋故事站的沙龍
6會員
10內容數
每週六晚間更新,讓我們聊聊傳說、故事以及一些有趣的書 傳說,臺灣島是一隻大鯨魚, 在一片波濤中如如不動,孕育萬千生靈 現代,我們的生活中需要一些餘裕, 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地方,用新的視角認識土地,認識自己 鯤橋,是將鯤島上的故事,渡到更多人的心中的橋 讓我們的心中都能再重新見到,承載我們的大鯨魚。
2024/08/03
新莊曾有一條後街,後街上的家屋想也想不到,竟有一天會被大河吞沒。後來,大河旁蓋起了堤防,阻擋了天災,也阻擋了河與人之間的千絲萬縷。從那時起,滾滾大河水,成了夢中才見得到的景色。而河水帶走的事與物、街與人,亦成了在光陰中不斷被遺忘的,殘篇舊夢。
Thumbnail
2024/08/03
新莊曾有一條後街,後街上的家屋想也想不到,竟有一天會被大河吞沒。後來,大河旁蓋起了堤防,阻擋了天災,也阻擋了河與人之間的千絲萬縷。從那時起,滾滾大河水,成了夢中才見得到的景色。而河水帶走的事與物、街與人,亦成了在光陰中不斷被遺忘的,殘篇舊夢。
Thumbnail
2024/07/23
鯤橋故事站,讓我們來聊聊,關於新莊河畔被刮除的地景。 新莊河畔有一座市場,市場週遭的景物反覆變遷,卻又在每次變化後殘留下痕跡。這塊土地就有如一張羊皮紙,不斷刮除與覆寫,舊跡與新墨的總和,正是現在呈現的樣貌。 這張羊皮紙被反覆刮除過幾次呢?以下,就讓我們來重讀這片地景的歷程。
Thumbnail
2024/07/23
鯤橋故事站,讓我們來聊聊,關於新莊河畔被刮除的地景。 新莊河畔有一座市場,市場週遭的景物反覆變遷,卻又在每次變化後殘留下痕跡。這塊土地就有如一張羊皮紙,不斷刮除與覆寫,舊跡與新墨的總和,正是現在呈現的樣貌。 這張羊皮紙被反覆刮除過幾次呢?以下,就讓我們來重讀這片地景的歷程。
Thumbnail
2024/06/29
鯤橋故事站邀請你以文字做橋,從身處的臺灣走向充滿故事的鯤島,看見更多屬於我們的故事。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兩則新莊的傳說故事:石龜剋蛇穴與觀音撥炸彈。
Thumbnail
2024/06/29
鯤橋故事站邀請你以文字做橋,從身處的臺灣走向充滿故事的鯤島,看見更多屬於我們的故事。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兩則新莊的傳說故事:石龜剋蛇穴與觀音撥炸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講到苗栗的老街,南庄老街一定榜上有名,但你知道大家叫的「南庄老街」其實是統稱嗎?實際上南庄老街的街區是由十三間老街、南庄老街、南江老街混合起來的,下面就帶大家一起到南庄走走逛逛囉~
Thumbnail
講到苗栗的老街,南庄老街一定榜上有名,但你知道大家叫的「南庄老街」其實是統稱嗎?實際上南庄老街的街區是由十三間老街、南庄老街、南江老街混合起來的,下面就帶大家一起到南庄走走逛逛囉~
Thumbnail
鯤橋故事站邀請你以文字做橋,從身處的臺灣走向充滿故事的鯤島,看見更多屬於我們的故事。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兩則新莊的傳說故事:石龜剋蛇穴與觀音撥炸彈。
Thumbnail
鯤橋故事站邀請你以文字做橋,從身處的臺灣走向充滿故事的鯤島,看見更多屬於我們的故事。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兩則新莊的傳說故事:石龜剋蛇穴與觀音撥炸彈。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位於新海橋邊,位置相當隱密的土地公廟,祂被大水沖走兩次,又因為蓋新海橋徵收土地,而三度搬家。究竟這間神秘的土地公廟背後有什麼故事? 匾額題字人名為洪水塗,他有一幅作品,畫下後街河畔還沒有堤防的模樣,這幅畫是在何處取景?洪水塗又與厚德宮是什麼關係呢? 讓我們來聊聊,這間隱密的厚德宮吧!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位於新海橋邊,位置相當隱密的土地公廟,祂被大水沖走兩次,又因為蓋新海橋徵收土地,而三度搬家。究竟這間神秘的土地公廟背後有什麼故事? 匾額題字人名為洪水塗,他有一幅作品,畫下後街河畔還沒有堤防的模樣,這幅畫是在何處取景?洪水塗又與厚德宮是什麼關係呢? 讓我們來聊聊,這間隱密的厚德宮吧!
Thumbnail
新莊有一條被沖走的街道,名為橫後街。 據說橫後街沖失之後,遺留下的地方名為後街仔。 後街仔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曾有誰生活在橫後街上呢? 讓我們來尋找看看,後街有著什麼故事。
Thumbnail
新莊有一條被沖走的街道,名為橫後街。 據說橫後街沖失之後,遺留下的地方名為後街仔。 後街仔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曾有誰生活在橫後街上呢? 讓我們來尋找看看,後街有著什麼故事。
Thumbnail
在車輛大量往來的新海橋一旁,厚德宮正好被橋的擋牆遮住,且廟前的小路平時也沒有多少人會路過。然而這間僻靜的廟裡,卻記錄著一點也不平穩的歷史:大水沖走了新莊的一條街。自然災害能夠改變地景地貌,這條被沖走的街,究竟原本在哪裡呢?雖然沒有明確的紀錄,但還是有一些細微的線索,能讓我們試著找到這條街的故事。
Thumbnail
在車輛大量往來的新海橋一旁,厚德宮正好被橋的擋牆遮住,且廟前的小路平時也沒有多少人會路過。然而這間僻靜的廟裡,卻記錄著一點也不平穩的歷史:大水沖走了新莊的一條街。自然災害能夠改變地景地貌,這條被沖走的街,究竟原本在哪裡呢?雖然沒有明確的紀錄,但還是有一些細微的線索,能讓我們試著找到這條街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在三峽民族路的一棟民宅上畫的。畫中是三峽清水街上的建築,旁邊有一座紅色的拱橋,再過去就是通往李梅樹美術館的那座橋。這裡風景其實相當不錯,還有一些古時候巷弄的感覺。只是不知道現在這個咖啡廳是否還營業,可能已經不在了吧。看谷歌地圖上現在變成住家的樣子,很可惜。不過留下這個美景也是挺棒的。 三峽是位
Thumbnail
這是在三峽民族路的一棟民宅上畫的。畫中是三峽清水街上的建築,旁邊有一座紅色的拱橋,再過去就是通往李梅樹美術館的那座橋。這裡風景其實相當不錯,還有一些古時候巷弄的感覺。只是不知道現在這個咖啡廳是否還營業,可能已經不在了吧。看谷歌地圖上現在變成住家的樣子,很可惜。不過留下這個美景也是挺棒的。 三峽是位
Thumbnail
鄉下人進城都需要有正當理由,不然來回一趟車程花費的時間,倒不如用來閱讀和寫文章。若是朋友招喚自然欣然赴約,這趟聚會處正好在台北同安街尾端,趁此機會我能再度重遊這條富有人文風味、歷史典故的城南舊街。歷經清代、日治時期、民國迄今變化不大的街景風貌,由頭走到尾,彷彿感受一條歲月長河悠悠靜謐的時光之旅。
Thumbnail
鄉下人進城都需要有正當理由,不然來回一趟車程花費的時間,倒不如用來閱讀和寫文章。若是朋友招喚自然欣然赴約,這趟聚會處正好在台北同安街尾端,趁此機會我能再度重遊這條富有人文風味、歷史典故的城南舊街。歷經清代、日治時期、民國迄今變化不大的街景風貌,由頭走到尾,彷彿感受一條歲月長河悠悠靜謐的時光之旅。
Thumbnail
談起新的剎那,會不自覺聯想舊得不好。但事實是必需有舊的犧牲,才有新的到來。
Thumbnail
談起新的剎那,會不自覺聯想舊得不好。但事實是必需有舊的犧牲,才有新的到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北部濱海的頭城老街和周邊景點,包括文學巷,開蘭媽祖廟,康灩泉故居,盧纘祥居所和李榮春文學館。適合全家一起來,尤其是適合孩子的「戶外教學」,文學的、歷史的、書法的,真的太超值,來宜蘭(頭城)一定要來走上一遭啊!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北部濱海的頭城老街和周邊景點,包括文學巷,開蘭媽祖廟,康灩泉故居,盧纘祥居所和李榮春文學館。適合全家一起來,尤其是適合孩子的「戶外教學」,文學的、歷史的、書法的,真的太超值,來宜蘭(頭城)一定要來走上一遭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