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思維:美國經濟衰退成定局?新債王示警:要做好應對企業倒閉的準備!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新債王示警:美國經濟最快在今年出現衰退,要做好應對企業倒閉的準備!


被稱為「新債券天王」的雙線資本公司(DoubleLine)CEO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再次對美國經濟前景提出警告,隨著利率上升給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帶來壓力,預計美國經濟最快在今年出現衰退


他日前接受福克斯商業新聞網的採訪,重申「美國仍會出現經濟衰退」,由於最新數據顯示經濟持續惡化,他提醒人們要做好應對經濟衰退和企業倒閉的準備。


(See:工商時報,2024.05.23,美經濟衰退已成定局?新債王示警:做好企業倒閉的準備、財訊快報,2024.05.24,「新債王」岡拉克示警,美國經濟最快今年出現衰退)。


二、自2022年開始,美國媒體或經濟人士就持續示警:經濟將步入衰退!


事實上,全球經濟循環原本固有其週期(擴張與衰退二大循環)四階段:1.經濟復甦期、2.經濟繁榮期(以至高峰)、3.經濟衰退期(以至泡沫經濟)、4.經濟蕭條期(以至谷底)。全球經濟景氣18年一個大循環,自2008年後,下一波的景氣崩盤就在2026年?(See:《全球經濟18年大循環:順著景氣循環四大階段,投資獲利和避開風險》(真文化出版))。


同時,自2022年開始,美國媒體或經濟人士就持續發出警告,稱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潘興廣場 (Pershing Square) 創辦人艾克曼 (Bill Ackman) 並非唯一一個認為美國實際經濟狀況比官方數據還要更糟的華爾街人士,有「老債券天王」之稱的葛洛斯 (Bill Gross) 也認為,美國經濟有可能在2023年底前步入衰退。


葛洛斯便發文指出:「區域性銀行的慘況,加上車貸拖欠率在近期攀至歷史高點,反映美國經濟明顯反緩,第四季將步入衰退。」


(See:鉅亨網,2023.10.24,預估美國經濟年底前陷衰退 葛洛斯點出兩原因)。


三、美國經濟,現階段而言,究竟是"硬著陸"、"軟著陸",還是"不著陸"?


由於美國公布的連串經濟數據優於預期,令投資人更擔憂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年不會出手調降利率,甚至可能調升利率,美國股市22日應聲湧現賣壓,亞洲股市23日收盤跟進挫跌(See:中央社,2024.05.23,美經濟數據大好打擊降息希望 亞股挫跌)。


不過,在聯準會對通膨持續降溫無十足信心,甚至可能恢復升息之際,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示警,不排除美國經濟會「硬著陸(hard landing)」最壞的結果是陷入「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See:2024/05/23,工商時報,摩根大通CEO警告美國經濟恐「硬著陸」 最壞「停滯性通膨」、經濟日報,小摩CEO戴蒙:美經濟有可能硬著陸 最糟結局是陷入停滯性通膨)。


可是,另外還有一種預測會是「軟著陸」。甚至,也有另一種聲音,今年年初,華爾街幾乎一邊倒地預測美國經濟「硬著陸」,此刻多數經濟學家預測「軟著陸」。有沒有一種可能叫做「不著陸」?(See:202405/ 26,etnet經濟通,陶冬天下, 硬著陸、軟著陸,美國會不會是不著陸?)。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R. Krugman)在紐約時報專欄指出,他一向不認為股市是經濟健康的好指標,他強調,真正重要的是就業、通膨和實質所得


克魯曼指出,依照具體數據來衡量,美國經濟現況十分良好。失業率一連27個月低於4%,僅次於1960年代末至1970年2月那段時期締造的紀錄。通膨率已從2022年頂峰大幅降了下來,儘管多數指標顯示仍高於聯準會(Fed)的2%目標。過去四年來,美國經濟成長率也一直遙遙領先其他富國。


(See:2024-05-23,經濟日報,美國經濟「跌入糞坑」?克魯曼:道瓊4萬點打臉川普)


因此,從就業、通膨與實質所得的經濟數據實事求是來講,既然失業率尚低,而通膨率初判之下也尚未逾越不可控制範圍,聯準會不擬降息,現階段言,美國經濟應尚不至於「硬著陸」。

法學博士、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研究;歷任上市櫃企業法務主管、法律顧問、大學教師;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關於ETF申購,應該要注意的4個觀點,擺正風險思維比較重要近期即將推出的ETF實在太夯了, 新聞、網路社群、YOUTUBE、粉專… 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募集的資訊。   而我也被幾個朋友請教是否可以申購, 我通常不會直接跟他們說可以或不可以, 因為每個人的資金配置不一樣, 更不曉得他們對於「長期」投資的定義為何?   我用我的投資角度直接給
Thumbnail
avatar
懸緝
2024-03-16
思維槓桿|市場風險分散法則【思維槓桿】Podcast分享一本書『金融業者不能說的理財詭計』 主要講述了各種財務管理和投資的方法,包括存款、投資基金、股票、虛擬貨幣等。此外,還探討了非勞動力所得的重要性。幫助你在投資前建構清楚的觀念,避免走冤枉路,金錢失去可以賺、時間不再來。
Thumbnail
avatar
Yuuu
2024-01-16
【產業探討】聊一下 AI 供應鏈追蹤思維:先進封裝爽爽、ASML 或成最大輸家本週podcast聊到之前傳聞微軟砍單,後的一些想法: 整體脈絡: 1. 微軟砍單 大概在上週傳出微軟對輝達(NVIDIA)H100晶片訂單砍單的新聞,背景故事除了根據數據公司Similarweb資料,ChatGPT的全球流量在6月首次出現下滑跡象,至8月連3個月下降以外,微軟推出Micros
Thumbnail
avatar
摩股史塔克
2023-10-01
力成搭上 AI 與先進封裝順風車 本益比卻僅 10 倍 除息後大俠的布局思維是?|庫存對帳單 Day 23 更新力成搭上 AI 與先進封裝順風車,本益比卻僅 10 倍  受到整體大環境不景氣的影響,台積電在日前法說下修今年的營運展望,不僅澆熄大家對下半年需求回溫的期待,也讓半導體產業蒙上一片烏雲。雖然目前許多電子產品的需求確實不容樂觀,連往年最熱賣的 iPhone 也傳出今年備貨量比去年更保守的消息;
Thumbnail
avatar
大俠武林
2023-07-31
avatar
森森蒂蒂MSDD部落格
2023-05-07
永續數位化與數位永續化下的兩種思維:風險與機會思維。如何以ESG角度看待數位應用,是我這段時間相當好奇的主題。在「數位永續高峰會」中的多位講者分享後,也稍微釐清了二者間的關係。 「永續數位化」與「數位永續化」是未來發展的核心課題。 前者的邏輯是,探討大家熟熟悉的數位轉型,賦能員工的發展;小至無紙化,大致數位支付等等議題的涵括。 後者的邏輯,則是根據應
Thumbnail
avatar
蓋瑞Talks
2023-04-14
確定感與風險控管,產品經理必備的開發思維|EP11確定感、掌控感、風險控管,這幾項是產品經理在面對產品開發時需要具備的能力,不論是向上管理、跨部門協作、向下布達,都需要藉由「確定感」凝聚團隊信心,這篇想分享我目前正在學習的產品思維。
Thumbnail
avatar
張家惟 Evan Chang
2023-04-05
《商業思維構想》|從假設與驗證中,降低不確定的風險最近負責的專案還在發散摸索期,有很多待確認待驗證的題目,討論過程中不停來回。在跟其他 UX 設計師討論過後,推薦閱讀《商業思維構想》這本書,思考新創公司或 MVP 推出時的商業模式思考。 以下紀錄我在書中獲得的啟發。 跨職能的驗證團隊,讓實驗不只發生在某個部門 實驗與驗證,不只有在 UX 可以做
Thumbnail
avatar
Yuki
2022-09-24
思維:風險承受度非常重要,但經常被無視,而且最多人總是栽在這個點上:風險承受度。 我甚至可以說:認識並管理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就是能否在股市生存的關鍵。 很重要,如果沒有相關概念,請一定要看到最後。 同樣的,在市場也是一樣。你想賺錢、我想賺錢、誰不想賺錢呢? 「使用手段不能偏離目的」 而什麼叫風險承受度呢?
avatar
方小小
2022-09-08
破前高追高就是高風險?本益比太高就要注意?顛覆你投資思維的《超級績效1》這是一本很棒的書,看完就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多財經部落客會如此推薦這本書,就連我也很想推薦這本書給各位,還未看過的投資者,一定要去看看這本書。或許對有些人而言,裡面的概念很簡單,可是我認為要確實落實並不容易,且最重要的是,能利用一本書得到創造超級績效的投資者Mark的投資方法真傳,是很值得的。
Thumbnail
avatar
悅陽
2020-10-19